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谋划“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
不平凡之年的不平凡担当。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南湖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助推“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之“首善之区”建设。
数据显示,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共举行常委会会议10次,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44项,组织常委会视察3次,依法作出决议决定18个,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批26人次;召开主任会议25次,听取和讨论专题工作汇报53项,顺利完成了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疫情面前显担当
学出坚定信念、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命担当,南湖是红船起航地,南湖区人大坚持党的全面领导,2020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最高政治领导毫不动摇,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引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始终坚持贯彻区委决策部署毫不动摇。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区委部署要求,早在1月28日,就向南湖区的各级人大代表发出了倡议书,号召大家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区人大常委会带领全区人大干部,号召全区54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身影出现在村、社区、企业、车站、街头,汇聚成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人大力量。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疫情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专门听取区政府关于南湖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报告,常委会领导牵头组建组团式“三服务”工作组,先后走访全区各类企业、单位近千家,全力助推“两战硬、两战赢”。紧紧围绕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制定年度监督计划、依法履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通过法定程序把区委的主张转变为全区人民的自觉行动。
聚焦发展第一要务
创新“钱袋子”监督
上月中旬,南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健、副主任许翔赴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专题汇报南湖基层联系点建设工作情况,南湖区也是全国人大设在浙江的唯一“窗口”。
强化经济发展监督,是区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点工作。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认真听取和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首位战略实施情况、“十四五”规划编制情况等报告后,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重大产业项目进展直接关系到南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更是南湖区“1341”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区政府2017年以来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并指出了意见建议,有力加速了主导产业的发展。上月底发布的《2020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报告》显示,南湖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总指数为98.6,位列全省第九位,较去年提升1个位次,保持嘉兴市首位。
如何发挥国有资产的重要作用?落实贯彻区委《关于建立区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了政府每年提交“1个综合报告+3个专项报告”的南湖模式。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开展特定问题调查、专题审议,并作出《关于对南湖区教体文卫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特定问题调查的决定》,助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为进一步提升对政府“钱袋子”的监管,区人大常委会完善财政闭环监督。创新打造精细化预算审查、常态化财经联网、规范化审计跟踪、特色化决算公开、系统化政策绩效等五大监督体系,更细更实管好政府钱袋子。完善财经联网监督系统,设置财经监督日,组织代表开展常态化查询监督工作。新制定出台了有关财政决算审查、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等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财政监督体系并汇编成册。
加强民生监督
温暖回应民生关切
民生是区人大常委会关注的焦点。
贯彻教育强国理念,2020年,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南湖区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建设情况、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针对南湖区老年人比例达到26.2%的现状,区人大常委会继续关注老年人群体,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机构养老服务工作的报告并实地视察,主任会议听取和讨论区政府关于残疾人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情况等汇报,努力回应民生关切。作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南湖区老年大学上月正式揭牌。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常委会全面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工作的报告,针对项目建设进展不快、现场管理存有隐忧、保障支撑还需加强等问题,提出主动向上反映民意、加速凸显建设成效、强化工作协调管理等意见。
民生无小事,去年,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还听取和讨论了区政府关于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情况的报告、全区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美丽河湖建设情况等汇报。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服务选民“不见不散”
“每月20日不见不散”,自2014年启动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以来,这已成为南湖区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的一句“广告词”。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尤其深化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去年南湖区人大常态化开展市、区两级代表每月20日进站接待活动,通过市、区两级人大联动,将南湖区涉及市级事权的意见建议向市级相关部门反映,拓宽“下情上达”途径。
其中,关于解决湘南社区房产证办理问题、贯通双溪路和茶园路、调整湘家荡区域公交线路等3个建议得到了市委张兵书记的批示,目前都已有效落实。全年,全区市、区、镇三级代表进站开展接待193次,接待选民群众850人次,反映问题460个,解决322个,67个正在办理中。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还高度重视区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票决产生的8件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落实情况,首次以常委会交办的形式将人大街道工委纳入到督查小组中,并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询问会,督促项目落地落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