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名片】
凯乐士科技创始人谷春光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在麦肯锡从事管理咨询行业。2009年以来,谷春光先后获得“中国十大物流杰出人物”“中国十大信息化风云人物”“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十大优秀领军人才”等一系列荣誉,是国家高层次人才。世界名校毕业的谷春光与其团队从创立凯乐士时就志存高远,致力于为改变世界而存在,为了追求卓越科学、科技进步而奋斗不息。2016年底,谷春光带领团队在嘉兴成立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为打造世界前十的物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而不懈奋斗。
【代言话语】
在这里,点燃科技兴业的动力引擎,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8月18日,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物流机器人和智能物流装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在嘉兴科技城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这个消息在“凯乐士科技”微信公众号上发出后,一名读者在留言区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凯乐士者,春光无限!”
这句话一语双关,既写出了凯乐士科技落户嘉兴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又道出了创始人谷春光带领凯乐士科技,未来拥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
回顾凯乐士科技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会发现此言不虚。2014年,谷春光秉持“以场景为王,以技术为本”的理念,进军物流行业,开始了创业之旅。短短几年,凯乐士科技便从100人左右迅速发展至600多人,至今已建成物流项目500多个,产品成功进入医药、电商、汽车、智能制造等20多个领域,并在全国各地以及欧洲多个国家与地区设有分公司和工厂。
特别是2016年底落户嘉兴科技城后,凯乐士科技发展进入快车道,已成长为“具备核心装备能力”的物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目前,正在建设的物流机器人和智能物流装备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占地40亩,总投资3.5亿元,计划建设厂房、研发楼等5万多平方米。该项目2022年建成后,将成为凯乐士科技的全球总部基地。
学成归来
创业逐梦
1993年,谷春光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并顺利拿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谷春光进入一家著名的美国软件公司,从事供应链管理咨询等工作。5年后,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谷春光被公司派到北京。至此,谷春光结束了在美国的求学工作时光,回到了祖国大地。
两年后,谷春光前往上海,转投国际知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在麦肯锡,谷春光为大型龙头企业提供战略、金融、营销等咨询服务,出入高档酒店、写字楼,成为大家眼中的高级“金领”。
然而,在麦肯锡工作3年后,谷春光却辞去了这份高薪工作,进入了一家民营企业——九州通医药集团。从跨国公司到民营企业,各方面的落差是显而易见的。
“民营企业对成本的管控是很严格的,不可能像麦肯锡一样,出差都是五星级酒店、飞机商务舱。”谷春光的夫人、如今也任职于凯乐士科技的杨艳说,谷春光多年以来的梦想就是做实业,进入九州通集团,让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当时,九州通医药集团正在各地建设医药仓库,搭建智能物流体系,这正好与谷春光的想法契合。2008年,谷春光出任九州通医药集团技术总裁,帮助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智能仓储。
在医药仓储物流上取得初步成功后,谷春光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任职九州通期间,谷春光牵头成立了九州通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专注于医药智能物流体系建设。这家创业公司既为九州通集团服务,也从事市场化竞争,为成立凯乐士科技打下了基础。
此后,九州通医药集团战略调整,谷春光离开了公司,计划再次创业。2014年,擅长软件技术的谷春光找到了熟悉硬件的合伙人,“软硬结合”后,几位合伙人共同成立了一家科技企业,专注于物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制造和一站式技术服务。
落户嘉兴
快速成长
2016年底,浙江凯乐士科技有限公司在嘉兴成立,谷春光和他的创业团队为什么会选择嘉兴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基地?
杨艳说,凯乐士科技和嘉兴是互相选择,未来也将相互成就。在公司融资过程中,红船产业基金通过武岳峰资本对公司进行了战略投资。循着资本的路径,凯乐士科技跟嘉兴的产业平台有了深入的对接,开始有了落户嘉兴的意愿。
在对接的过程中,同是清华大学毕业的谷春光和杨艳发现了位于嘉兴科技城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浓郁的清华情结和未来产学研合作的广阔空间,让谷春光对企业落户嘉兴的想法更加坚定。
为了引入像谷春光这样的高端人才,嘉兴各级政府也给出了足够的诚意:嘉兴科技城不仅提供厂房设施,还给出了租金减免的优惠政策。最终,双方一拍即合,凯乐士科技成功落户嘉兴科技城。
来到嘉兴后,凯乐士科技进入了发展快车道。这一点,从公司每年扩大的厂房面积就可见一斑。
凯乐士科技刚到嘉兴时,总的生产办公面积只有1000多平方米。2017年之后,几乎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扩大空间规模。今年,凯乐士科技摘下嘉兴科技城40亩土地,开始建造总部基地,目的就是要让生产与技术实现无缝对接,向世界领先的物流科技企业看齐。
凯乐士科技在嘉兴的快速成长,究其内在原因,首先是方向的正确。创业之初谷春光分析过当前的中国物流市场:一方面,传统的物流行业市场规模达15万亿,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拐点,“科技赋能,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需求更明确,即以客户为中心,以供应链为视角。
“稍显遗憾的是,在物流业的拐点和巨大的市场下,世界TOP级的供应商中没有中国企业的一席之地。”谷春光说,这是国内创业公司的一大挑战,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其次是创始人谷春光的个人综合能力。谷春光本身就是技术大牛,再加上多年来在跨国咨询公司积累的商业运作能力,这让他成了难得的技术和商业兼顾的综合性人才。在他的带领下,凯乐士科技已拥有超170多项专利以及130多项软件著作权。近年来,凯乐士科技先后在国内外布局装备研发中心,在武汉建立软件研发中心。
当然,嘉兴这方水土的倾情培育也不容忽视。对凯乐士科技的发展,嘉兴不仅给予了资本、土地的支持,还提供贴心的政府服务。创新项目评审时,政府派出专人陪同;拿地审批时,政府开辟绿色通道……这些都让凯乐士科技在嘉兴的发展如鱼得水。
立足中国
放眼全球
凯乐士科技有一句口号——“Based
in
China,global
best”。遵循这句口号,凯乐士科技的目标是努力成为世界前十的物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
近年来,凯乐士科技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迈进。
2014年,公司研发出四向穿梭车。次年,产品投入市场,开创了智能密集箱式存取新变革。目前,单台四向穿梭车可实现高达120箱每小时的存取效率,而多台穿梭车的组合使用可实现处理能力的叠加,为客户提供高柔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中国制造的物流装备是否能够在世界市场有卓越表现,关键在于中国企业能否在各个方面坚持顶尖企业的标准。”谷春光说。
在做四向穿梭车夹抱测试时,国际领先企业每次测试以100万次作为标准,凯乐士科技坚持测试100万次以上,并通过分析测试中磨损的零部件,在设计上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除了车辆本身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存取环境下的需求,如箱型大小、存储密集程度、车辆调度与维修等,培养了从软件、电控、项目实施、售后一整套的能力,最终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此外,方案规划和软件系统方面的完整交付能力,是凯乐士科技迅速打开市场的底气。谷春光曾“三顾茅庐”邀请清华大学和国内外行业专家加入公司,精心建设规划设计和软件开发人才梯队。多重驱动下,凯乐士已为医药、电商等20多个行业的知名客户交付了多个大型系统项目。
谈及更长远的目标,谷春光信心满满地说,凯乐士科技将继续坚持“场景为王,技术为本”,打造集技术研发、解决方案、咨询规划、系统软件、实施交付和售后服务六大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前十的物流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