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乍浦镇召开了三社工作年度总结会议,回顾总结了2020年三社工作,并对2021年的三社工作进行了部署。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乍浦镇按照“城乡社区为平台、政府扶持监督、社会组织承接、项目化管理运作、专业社工引领、志愿者参与”的思路,创新“三社联动”工作机制、深化“三社联动”品牌建设、夯实“三社联动”基层基础,切实增强社工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实现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走出了一条管理规范有序、服务优质高效、居民幸福感增强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创新“三社联动”工作机制
据了解,目前,嘉兴港区共有注册社会组织17家,备案社会组织269家,共有持证社工82人;挂牌成立乍浦镇社会工作站,并实体运作。“长期以来,我们都注重把社会组织与社区、社工联动起来,加快培育和引导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搭建更多的载体和平台。”乍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乍浦镇发挥区、镇社工委统筹协调和成员单位协同作用,将“三社”列为社区工作目标绩效考评项目,定期召开全镇性“三社”工作会议,推进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推动建立起“议事联席、信息联通、组织联进、服务联办、活动联合”的运作机制。
同时,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该镇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积极与所在社区结对合作,形成伙伴关系,根据社区需求,实行项目联营、活动联办。去年6月开始,尖峰救援与港区110联勤指挥中心签订非警务出警合作协议,全体队员实行昼夜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联络通畅,随时待命。至去年10月,共完成非警务出警72次,初步解决了港区警力不足和应急救援专业不足的问题。
通过“社工组织策划+志愿者广泛参与”模式,乍浦镇引导和鼓励社工、志愿者到村、社区经过调研,立足需求,开展专业服务,并鼓励推动村、社区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通过参与共融互助等模式,提升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服务联合、协同发展。
为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促进财政资金有效配置,乍浦镇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用好“市场之手”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创新。去年,该镇共向6家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项目资金为339万元。
为夯实“三社联动”基层基础,乍浦镇注重培养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和挖掘公益领军人才,定期组织社会组织负责人开展职业管理能力培训。
深化“三社联动”品牌建设
乍浦镇建立了区、镇—村、社区—社工三级联动、覆盖全域的社会组织孵化平台,大力培育具有承接政府公共职能转移能力的社会组织。在区、镇层面,以乍浦镇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为依托,采取“政府资金支持、专业团队管理、多方协同参与、社会民众受益”的运作模式,大力培育发展公益服务类等专业社工组织。
去年,该镇全力打造“新居民馨故乡”“社区儿童梦想中心”两个社会组织品牌。“新居民馨故乡”中的“半小时”志愿服务队在抗疫期间连续两个多月实现小区卡点值守自主排班,各文艺团队自编自导自演开展社区文化活动,“馨邻家园”阵地打造成新居民在“馨故乡”的温暖港湾。“社区儿童梦想中心”成功打造少年儿童多点位交流平台,全镇化开展服务,实现儿梦中心志愿者自主招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有效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疫情期间,中心开展居家植树节、线上图书馆、春蚕养殖等云服务,舒缓少年儿童居家焦虑情绪。
在村、社层面,乍浦镇激活社区社会组织活力,重在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策划组织社区活动、挖掘“公益领袖”。青年徐妤婷在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社工的责任与担当;新居民杨万晶热心社区服务,因疫情防控表现突出成为第一名新居民网格员;尖峰应急救援大队连续52天坚守在抗疫一线,对港区人员密集区域进行免费消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