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因为有爱,世界静好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我害怕封闭。”“我现在已经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中,主人公小姑娘的变化,让我深深震撼,深深地折服于小姑娘这种“因为有爱,世界静好”的博大胸襟。

小姑娘是一名年轻的地航员,因为“落日六号”飞船误入地核区域,发动机与主舱结合部断裂,失去发动机的飞船在地层中失去了动力。同行的两名地航员在事故中受伤,之后相继去世,只剩下她一个人,被困在活动范围不到10立方米的闷热的控制舱里。控制舱周围,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有的是高达5000摄氏度的温度,以及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

由于“落日六号”的中子材料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压力,而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至80年,女孩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余生。读到这里,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身处这样的环境,足以让一个普通人恐惧、绝望以至发疯,更不要说还有心情去开展研究工作。可她,一个小姑娘,去做了。

小姑娘说,她害怕封闭,但是在飞船中微子通信设备能量耗尽的前夕,通信录音留下了她与地面联系的时断时续的声音,声音非常平静。她说:“今后,我会按照研究计划努力工作的……但愿那时我留下的资料会有用。请你们放心,我现在已经适应这里,不再觉得狭窄和封闭了,整个世界都围着我呀,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上面的大草原,还可以清楚地看见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每每读到这里,我的心里就五味杂陈:我心疼她身处困境无法得救,我惊叹她小小年纪竟能为人类科研事业奉献自己,我更钦佩她孤身一人,深陷绝境,却能如此平静。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着她战胜这一切困难,还能有如此平和的心态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我想,一定是因为她满怀对生活的热爱,对科研的执着,她眼前的世界才会如此美好。

因为爱,她渴望看到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希望闻一闻星星点点的小花的香气。因为爱,她渴望把手伸进小溪,感受一下来自溪水的温柔。因为爱,一阵不期而至的微风,也会令她激动不已。因为爱,她渴望看到草原的日出,听到雨中的鸟鸣。因为爱,她愿在狭窄而闷热的空间里继续她一个人的科研,渴望有一天她的资料为地面上的人服务……

我想,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即使身处逆境甚至险境,依然一腔热血,执着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如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即使屡遭贬谪,依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怀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面对反动派暗杀的危险,依然走在革命队伍前面,大声疾呼:“我们要准备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还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们……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自己所热爱的事业,所热爱的人民,才甘愿做“落红”去“护花”,不计个人得失和安危,勇于担当,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作为学生,我常常会为学习中的难题而烦恼,也常常因为考“砸”而痛苦,甚至承受不了父母和老师的批评而“小宇宙爆发”,一度厌学,叛逆,但是读完《带上她的眼睛》,我释怀了。原来,灰色只是色彩斑斓的世界当中极其微小的存在,只要带上自己的眼睛,用自己敏感的心灵,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我的世界同样也会精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