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农村去!”现在,越来越多在外拼搏的年轻人回到家乡、来到桐乡,掀起了在农村创业创新的热潮。他们把在外学到的技术、理念带回农村,想在希望的田野上闯出一番事业。
“小虫草堂”刘国明、“祯辰花卉”项智能、“米食米客”谢跃平、“桑在云间”张静慧……作为国家级星创天地,近年来,坐落于桐乡市崇福镇城郊村的崇福农创园吸引了不少农创客前来创业。“来这里创业,就是看中这里的好平台、好环境和好政策!”这是不少农创客发自内心的赞叹。
截至目前,崇福农创园已累计引进农业特色项目34个,大学生从业人数达到130余人,带动周边劳动力200余人。
崇福农创园的蓬勃发展之势,正是桐乡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三治融合”发源地、城乡一体化先行地,桐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好乌镇、发展好桐乡”的殷切嘱托,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紧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坚持将农业农村创业创新作为打通“内循环”、链接“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双创持续走在前列。
就在不久前举办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工作现场交流会上,桐乡作为3个交流发言的县(市、区)之一,作了题为《汇聚创业精英赋能创业生态
桐乡全力打造农业农村双创典范地》的典型交流发言,这也是桐乡连续两年在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工作会议上分享农业双创“桐乡经验”。
“这份‘桐乡经验’的炼成,离不开‘平台、融合、要素’这三个关键词。”桐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平台赋能打造“双创”新摇篮
日前,桐乡市运河现代农业园区以嘉兴第一的高分通过了省级验收。这个涉及濮院镇和乌镇镇共计14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达6.75万亩的园区,以休闲观光旅游带,现代农业核心区、粮菜轮作示范区、美丽乡村示范区“一带三区”为总体布局,实现了一二三产集聚融合。
“这里风景优美,基础设施完善,5G技术遍布,每天都有一群农创客聚在一起聊种植技术、聊新型栽培模式,田园客厅也因此应运而生。”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9年,园区实现总产值13.45亿元,农业产值达到5.1亿元,培育农创客55人,带动经营主体166家。
园区无疑是农村双创的重要平台,也是一个引才载体。位于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的桐乡市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中心内,专门开辟了1000多平方米的区域,为农创客提供创业平台,并通过创客沙龙、电商直播培训、专家技术指导等服务,推动农创客扎根桐乡土地。
值得一提的是,桐乡创新“全域农创”发展理念,根据各镇(街道)产业特色搭建特色孵化平台,制定农村双创发展方案,形成了“一镇一平台一方案”孵化体系,促进产业上下游进行有效联结,共享优质客源和物流产业关联。
平台优势显著,好项目纷至沓来。桐乡连续三年举办农业经济洽谈会,签约项目112个,投资额超100亿元;建立浙江省首个农业领域博士后工作站,设立乌克兰院士专家工作站;引入技术团队2个,高端技术人才12人。
以融合赋能拓宽“双创”新路径
时进隆冬,寒意渐浓。但在乌镇国际互联农业博览园内,映入眼帘的是成片青绿色的水培蔬菜,以及顺势上攀的番茄藤蔓。
该农博园是浙江省首个5G农场创业创新项目。通过5G网络,园内农作物信息和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土壤湿度等都会上传到云端。综合分析后,系统会自动对农作物的营养进行调控,保证它们营养均衡,提高成果率。
“以我们目前培育的番茄来说,通过全流程精准控制,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提升了2倍左右。”农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近年来,桐乡聚焦“高精尖”引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全链路数字化迭代升级。依托农业创业创新领军主体,联合中国农科院、浙大、哈工大等专家智库,构建了“产学研用”融合创业创新联盟,推动“校政企”创业孵化体共建共享。
有了这些载体,桐乡全力推动前沿科技和先进制造在农业生产上的成果转化,先后研发了全国首台茭白智能分拣机、食用菌自动采摘机、果蔬靶向给药机等一系列主导产业机器人。
此外,桐乡还“接二连三”推进农业产供销、农工贸、农文旅融合发展,通过深挖乡村文化内涵,引育更多创业青年回村创业,加速乡村“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化。桃园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近年来,桃园村立足“千年名果”槜李的产业优势,招引槜李文化有限公司,通过举办槜李文化节、开发槜李衍生产品,槜李亩均产值增加了3倍,户均增收3.7万元。
以要素赋能激发“双创”新动能
刚刚获得“助理农艺师”职称的桐乡市濮院蕾蕾家庭农场负责人谢云蕾,最近心情格外愉悦。作为一个“农二代”,这些年,谢云蕾将父辈的家庭农场经营得有声有色,并借助互联网进一步拓宽了自家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评上职称是对我业务能力的肯定,现在的我干劲更足了。”谢云蕾欣喜地说。
为进一步激励农业科技人才、农技推广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各类人才在农村大施所能,这两年,桐乡陆续推出了“人才新政20条”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1条”,对创业主体予以优先立项、孵化性租金扶持、项目补贴、低利率农信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吹响了乡村人才振兴的“集结号”。
当然,桐乡有的,不仅仅是优惠的政策,还有贴心的服务。为破解乡村要素制约,加速资源要素流向农村,桐乡还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打通农创客拎包入桐、拎包入农“绿色通道”,所有事项开通网上办、掌上办、跑零次,实现即办事项、承诺时限压缩为100%。此外,创新推出现代农业组合保险“农创宝”,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等11个险种实现菜单式定制。据悉,截至目前,已完成参保主体56家,保险保障1.9亿元,有214名从业人员获得意外险或雇主责任险保障。
走,上农村创业去!前有帮扶政策,后有硬核保障,桐乡农村的广阔天地,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一片热土。
如今的桐乡,已成功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范例名单、创建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1家,引育创业创新基地优质新型主体470余家,培育创业创新人才520余名,实现产值超5亿元。接下来,桐乡将乘势而上,举全市之力、聚全民智慧,聚焦全域农创、聚力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农业农村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推进,全力打造农业农村双创升级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