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生忽如寄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全陈蓉

去年这个时节,母亲开刀住院20多天。每到周日,医院附近的教堂里不时传来赞美诗的歌唱声。特别是平安夜,音乐更是不绝于耳。在沉稳、平和的歌声里,我总是会想到玉观。一晃,她已离开很多年了,不知她现在是否安好?

玉观是我们村里最标致的女子,俊俏的瓜子脸,大而妩媚的眼睛,闪出一骨子的灵秀。玉观总把一头长发盘得一丝不苟,给人一种精神气爽的模样。

玉观人美手也巧,会打一手好毛衣,还会做衣服。我高中毕业后,闲来无事,就跟玉观学打毛衣。她一针一针地教我打平针、罗纹、元宝针,还有各式花样。

玉观比我大几岁,很早就结婚生子了,一家人住在娘家旁边的老仓库,不大的几间平房,收拾得井井有条。虽然过去的日子家家户户的生活都逼仄而清寒的,可玉观一家过得清浅而平静。

后来,我离家到城里打工,听说玉观随丈夫回了老家,在那里造了楼房。老家就在镇的西面,丈夫去县城搞装修,玉观就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镇上开了家做衣服店。一家人总算苦尽甘来,生活开始滋润起来,日子也过得和和美美。

可是生活总是在不经意间拐弯,丈夫在城里与娱乐场所的女子打得火热,最终难以自拔。夫妻两人离了婚,新房归了玉观与儿子。

玉观依旧在镇上开店,她的漂亮和贤惠吸引了一个比她年长的男子,玉观与他结婚,并开始了新的生活。

可是结了婚的玉观并不觉得幸福,男人没有追求她时那样体贴,经常沉迷于牌局当中,在她生病时也不闻不问。玉观对这段婚姻深深地失望。

有次回家碰到玉观,她告诉我她皈依了基督教,每周去教堂做礼拜,在那里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人,在赞美和祈祷中内心渐渐平衡,也减轻了不少痛楚。

可生活并不善待已历尽磨难的人,不久竟意外地听说玉观得了癌症,动了大手术。

再见玉观时,她依然像平时那样精神,只是剪短了那一头长发,难以想象她刚刚久病初愈。她说手术后需要定期去医院化疗,希望能早点康复。

那段日子她一直呆在娘家,闲来与我母亲晒晒太阳说说话。原以为对于玉观来说生活能这样继续下去,可是病魔最终没有放过如此热爱生活的女子。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生命的短暂和命运的无情有时总让人猝不及防。

法国电影《心之静寂》,讲述爱莉丝与弟弟纳森手足情深,弟弟突遭车祸去世给她沉重的打击。纳森年轻时游手好闲,却在日本遇到一个叫大介的男人而找到生命的意义。大介是一名警员,花十一年守护滨海边的悬崖,阻止五百个来此寻短见的人。

爱莉丝决定远赴日本,跟随着纳森的脚步来到这个风景幽美又因悬崖旁自杀闻名的村庄。在那里,她遇到不同的陌生人,有幼女突然去世的女子,因家庭矛盾杀害父母的女孩,女友离世的男子,还有无法理解父亲而与大介隔阂的女儿。好像每个人都有创伤,只是创伤的切面不同而已。“心的寂静,像海一样广阔。人生哪有什么意义,就是活着,呼气,吸气。”每天面向大海,在大介的劝解下,爱莉丝渐渐舒缓了自己的情绪,得以治愈内心的伤口。

鲁豫在《偶遇》中说:“无论是谁,我们都曾经或正在经历各自人生的至暗时刻,那是一条漫长、黝黑、阴冷、令人绝望的隧道。”而在穿越隧道的过程中,更要经受着种种痛苦的折磨和考验。

玉观在情感的折磨中,似乎寻找到灵魂的安稳之处,但最终无法逃脱生活的厄运。而更多人与爱丽丝一样,不断地与生活抗争,在寻寻觅觅中找到生命的一个又一个出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