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0年11月,“健心客厅——‘嘉心在线’线下服务站”落户运河公园智慧书房,为婴幼儿、学生、老年人及重点人群提供服务。在书房的亲子阅读区,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或阅读或游戏,其乐融融,而心理顾问则在一旁观察,或倾听家长的心声,适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进行指导。
据介绍,健心客厅每日开放,有心理顾问值守,定期开展线下活动招募、线上实时解疑,逐步建立起以心理知识宣传普及调研预防为前端、心理问题监测预警为中端、高危人群精准干预为末端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为周边社区居民提供更贴心的心理健康服务。
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是践行全民健康行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全民小康的前提。2020年以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起点、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巩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医疗项目建设,补齐短板,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优化各项健康服务,加快实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加快建设,医疗卫生体系更加完善
近日,位于嘉兴国际商务区的嘉兴凯宜国际医院完成了内部装修,正在为试营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是嘉兴经开区引进的首个外资三级综合医院。“未来医院将融合行为医学、功能医学、运动医学,创建全方位、多维度健康管理新模式,为市民提供与公立医院差异化的医疗服务。”经开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凯宜国际医院的建成和投入使用,将有力提升经开区乃至嘉兴市的医疗卫生国际化水平以及百姓医疗保健方面的获得感。
2020年,经开区不断加快基层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嘉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期于2020年8月开工,塘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项目修改方案完成论证,城南、嘉北、长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此外,圣托妇儿医院建设也在按时序推进,富群和思国际医学科技园区项目已达成协议。
与此同时,经开区不断完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级医院医联体建设,推动区域内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例如,该区进一步加强慢病管理,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在提高签约服务质量上持续发力,全区签约服务率达到35%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病人等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5%以上。
2020年,经开区还大力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巩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提供支撑。该区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两卡融合、一网通办”实现辖区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完成电子票据、智慧结算等十余个子项目建设,实现“卫生专网和政务外网”两网融合。
补齐短板,健康经开建设巩固提升
2020年,经开区继续发挥“健康嘉兴”建设牵引作用,补齐短板。该区全面开展“我爱我嘉、清洁家园”爱国卫生运动,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暗访,先后完成辖区嘉北、塘汇街道病媒生物防治B级街道验收,在全市率先实现病媒生物防治B级街道全覆盖。
自2019年6月嘉兴被列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来,经开区积极响应,全力深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除了在运河公园智慧书房建成“健心客厅——‘嘉心在线’线下服务站”外,经开区进一步完善覆盖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医疗机构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建立平台运行机制和工作规范,探索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培育、行业服务规范和评价、技术劳务价值、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制度和心理服务专业人员培养长效机制,力争走出一条有经开特色的“健心之路”。
突出重点,人口家庭工作不断深化
健康家庭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围绕深化人口家庭工作,2020年,经开区不断提升计生便民惠民力度。该区全面应用生育登记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实现生育登记群众“零跑路”;新建公共场所母婴设施3个,累计建成27个,覆盖率100%。
深化开展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经开区完成了2家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项目试点。在城南街道金穗社区,开展了全国第一批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对19名有高危倾向的老年人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联合区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筛检、转诊。
做细做实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经开区享受奖扶人数376人,特扶补助人数224人,累计发放奖特扶资金292万元。该区继续实施计生特殊家庭暖心行动,实现走访慰问、计生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就医绿色通道、计生特殊家庭保险和体检6个全覆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