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小镇成功命名浙江省第四批特色小镇;深化与中核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产业链的产业集聚;聚力打造核技术应用产业基地……2020年,由“核”而生、因“核”而盛的海盐秦山,紧扣“融核发展”的关键词,蹄疾步稳,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迈出铿锵步伐。
2021年,“十四五”开局,是秦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秦山全面融入长三角,实现产业腾飞、城镇提档的最佳时机,秦山奋进的号角已再度吹响。
瞄准经济赛道
融核发展迈向新高度
核电是秦山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特有属性之一,近年来,秦山一直积极打好“核电关联”这张牌,在项目招引和产业链完善方面做足文章。
前不久,浙江汉虹精密材料有限公司年产80万支电子半导体精密不锈钢件及2000套管道集成系统模块建设项目和浙江融汇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核级阀门控制设备建设项目均开工建设,这两个亿元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1个多月,实力见证了“秦山速度”。浙江融汇能源技术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小丽说:“一般来说从签约到开工,短则3个月,长则1年,秦山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确实非常高效。”
项目负责人的点赞背后,离不开秦山街道的高质量服务。去年,秦山街道狠抓项目引进推进、投产达产,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5个,建成投运重大项目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7亿元,同比增长105%。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完成内资9.8亿元。
作为海盐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产业链的主战场,秦山狠抓产业链提升,落实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810”行动各项任务,深化与中核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高端紧固件两大产业链产业集聚,完成核技术应用产业园规划。
去年,核电小镇成功命名浙江省第四批特色小镇,核电小镇完成了从粗放到集约、从单一到复合、从美图到美丽的华丽转变。截至2019年底,核电小镇已完成创建期6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和40.58亿元特色产业投资,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成为浙江省特色最鲜明、产业最突出、品质最高端的特色小镇之一。
除此之外,秦山街道狠抓农业增效,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机械化水平,成功创建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街道,推动农村经济发展,11个村(社区)经常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0万元和20万元以上。
统筹城乡建设
提档升级加码新速度
工业园区整齐划一,大气有范;生态公园错落排布,鸟语花香;美丽乡村各有韵味,筑梦田园……一年来,秦山街道着眼全局,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完善新区、工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有序推进废旧物资回收中心、庆丰公园、四期公寓房、核电产业大楼等政府投资重点项目。围绕通苏嘉甬高铁站点建设,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完成三联桥、中木桥桥梁改造,维修道路1300平方米,整治各类道路隐患321处。
过去这一年,百姓明显地感受到,秦山街道的城镇框架在不断拉大,完成相关征迁之外,不少地块还实现了有机更新,新联、许油车全域土地整治项目完成整体验收。
青山绿水红瓦白墙间,再搭配各类文旅开发建设,游客络绎不绝,为乡村振兴注入勃勃生机和发展动力。2020年,秦山街道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开展美丽城镇创建工作,完成乡村振兴示范区工程建设,积极谋划北团、丰山、永兴党建美丽乡村精品线,加快美丽经济转化,引进农业创意孵化园、文溪坞能量彩虹谷、万奥锦鲤园等农旅项目,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0万人次。永兴村成功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丰山村获评省3A级景区村庄。
秦山街道丰山村村民黄国英已70多岁,沿着黄家山浜河道走上一圈是她每天必做的一件事。“今年河道清淤,河道的水变得更清澈了,而且河道边上还种植了景观,把河道装饰得更漂亮了。”黄国英笑着说,她口中的黄家山浜前不久还被评为市级美丽河湖。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去年,秦山街道开展全域环境治理,全力攻坚水环境,完成长山河引水工程,实施河湖轮疏11公里,对宋塘桥港等监测断面开展生态治理,全面排查整改工业园区、生活小区雨污管网,成功创建“污水零直排区”。
促进民生改善
优化服务传递新温度
2020年12月30日,秦山街道庆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正式开业,这也是秦山街道当年建成的首家5A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
笔者了解到,新改造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投入了80余万元,面积约500平方米,新增了活动室(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室、多媒体室、电子阅览室、洗衣房、茶水室(理发室)等功能区域。社区老人张雪明开心地说:“新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里,样样齐全,我们老人都喜欢来这里活动聊天。”
一年来,秦山街道贴近民生,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落实暖心扶企21条、助企惠民49条、支持小微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等政策,全年累计兑现各项减免惠企政策资金2000万元。扎实推进教育、社保、养老、医疗等体系建设,户籍人员养老保险参保率、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6.9%、99.9%。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去年,秦山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聚焦企业需求,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改革创新,实施政务服务大厅改造,优化办事流程,办事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充分激发现有生产经营主体的活力,并吸引更多优质的资金和项目流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同时,秦山街道还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北团、永兴、丰山分别获评全国、省级、市级文明村,1人获评浙江好人,3人获评省、市最美志愿者。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成投用,北团村文化礼堂获评四星级文化礼堂,规上文化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文化事业、产业实现双提升。并深入推进平安秦山建设,开展交通、消防、安全生产、电信诈骗等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和信访积案清零行动,深入推进“三微”闭环治理、“三源”溯源治理、“三治”融合治理。
聚焦产业提升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的一年,秦山将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新机制,推进秦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精耕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着力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推进农业创意孵化园建设,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引导现有农业项目向产业化发展。做强工业,提振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加快提升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网以及公共服务等基础配套设施,实现工业集聚与城镇发展相统一。壮大服务业,提升三产综合发展水平,积极融入与核电的战略合作,加大旗下子公司的招引力度,继续做大做强核电生产性服务业,高标准建设核电关联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聚焦平台建设
实现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秦山将围绕“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的产城融合思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增强平台承载能力和集聚功能。推动平台整体发力,积极融入“湾北新区”、“高铁新城”战略平台建设,充分整合中国核电城、省级特色小镇、省级高新园区等平台,围绕战略定位,优化主体功能,强化协同创新、产业链整合、集群化发展、数字化改造,推动平台相辅相融、整体发力,着力构建功能明确、特色鲜明、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新型高能级平台体系。拓展城镇发展框架,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小时经济圈”为目标,打造内畅外联的道路交通体系。完善城乡基础配套。进一步完善交通、绿化、亮化、美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丰富群众性休闲文化设施和内容,提升宜居程度,打造“湾区南岸后花园”。
聚焦生态宜居
践行乡村振兴示范发展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发展环境的重要目标。创建乡村振兴示范街道。秦山将围绕“产业强、环境美、乡风淳、社会稳、生活富”,加快农业接二连三,不断提高农业增加值增长率,以及农业服务业、加工业、休闲农业的产值,大力开展优美庭院创建,加快景区村庄提级,高品质完成党建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争当乡村振兴领跑者。推动农旅一体化发展,充分挖掘乡村游乐元素,加大对环山、傍水片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全面推进旅游驿站、农家乐等观光旅游项目建设,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整体运营,打造乡村旅游的“农家乐升级版”,开创乡村旅游的“游食宿+”新模式。全面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效机制,持续整治农村全域环境,打造卫生、整洁、规范、美观、便利的生态人居环境。
聚焦民生福祉
护航平安和谐发展
新的一年,秦山将继续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城乡居民教育、医疗、养老、体育、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完善社会保障,优化民生供给,提高医疗卫生和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扎实开展新一轮文明村、文明单位创建,巩固和发展文化阵地,推进村级文化礼堂提档升级,提升文化惠民实效。创新“三源共治”“四微治理”“五治融合”载体,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