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明丽、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师资保障……上个月,全市教育系统垃圾分类交流会在嘉兴市第三幼儿园南湖新区园举行,在老师带领下,小朋友们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小动物音乐会”,展示着这所新园的教育成果。
幼有所育是老百姓最关切的民生问题之一。随着二孩政策落地实施,南湖辖区内学前教育资源愈发紧张,适龄儿童入园需求不断增加,回应这一民生所盼,“学前教育扩容”项目应声落地。该项目包含嘉兴市第三幼儿园南湖新区园、嘉兴市艺术幼儿园(中心园)、余新一幼金星园区三所幼儿园,均按照省一级幼儿园标准建造,于去年8月全部完工,新增学位1350个,并于2020学年投入使用。项目的实施,有效缓解了南湖新区、嘉兴科技城、余新镇区域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
着力加码民生事业,“学前教育扩容”是过去一年南湖区“大手笔”落实惠民实事的一个实例。一直以来,南湖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2020年,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着力巩固主题教育经验成果,更好地坚持民生导向,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区政府部署实施了“百项实事惠民”行动。
往年区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一般在10个左右,2020年南湖区前所未有地实施101项实事惠民项目,这既是响应“十百迎百年”行动号角,在建党百年之际交出一份温暖民生答卷,又是南湖铁军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努力擘画红船旁幸福图景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一个个贴着“暖心”“放心”“舒心”“贴心”标签的“民生礼包”接连送到群众身边:52个规范化避灾安置场所全域覆盖;为老助餐累计服务8万余人次;3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标准化提升;“新时尚研学之窗”美丽乡村精品线“颜值”在线;南湖工业污水处理厂新建项目顺利开工;百姓健身房、文创公园、“残疾人之家”等一一亮相……截至2020年12月底,“百项实事惠民”行动已高质量“兑现”101个民生愿景,释放普惠民生“红利”。
高质量“兑现”过程中,南湖铁军始终着眼“以民为本”,切实将惠民实事落到群众心坎上。行动启动之初,区政府首先畅通渠道倾听民声、广集民意,向各镇、街道和区级机关发布征集通知,同时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开展实事惠民项目征集工作。各单位聚焦群众关注度高、民生关联度大、百姓受益面广的重点领域开展申报工作。随后,区政府对征集到的174个项目进行仔细筛选,形成了涉及社会服务、教育体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助残助困、城市提升、公共安全、“两美”建设、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10个方面的101个项目,列为“百项实事惠民”项目。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扎实推进实事惠民项目,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改善社会消费预期,是扩大内需、有效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高建强介绍,“提振‘早一天也好’的精气神,项目清单出炉后,我们立即下发《南湖区百项实事惠民行动方案》通知,将101项实事惠民项目分解落实给33个责任单位。要求各单位制定一项目一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和标准、实施步骤、责任分解等,将项目推进责任落实到个人,紧扣时间节点。”
项目实施中,区政府先后多次组织相关部门、镇、街道召开项目推进会,打通“堵点”、保障进度。同时,区政府联合区纪委区监委,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全流程督查督促,护航实事惠民项目落地见效。
为了让这些项目持续为南湖百姓服务,区政府还积极探索建立实事惠民项目建后管养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把实事惠民项目由“注重建设”向“建管并举”转变,保障项目长久运行、长期发挥惠民利民效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