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长水街道:奋发有为绘就美好画卷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长水因水而生,以水为名。

十年前,长水街道伴随着嘉兴国际商务区开发区建设和沪杭高铁开通应运而生。

十载春华秋实,长水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猛,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项项民生工程有序铺开,一条条道路快速打通……经过十年的辛勤耕耘,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果,较好地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在国际商务区成立之初所提出的工作目标。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百姓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新城区,一座国际化品质新城在嘉兴城市东南崛起。

十年变迁

强筋壮骨提升城市品质

嘉兴万达广场、诺德安达国际学校、凯宜国际医院、百川路、槜李路……十年来,随着国际商务区“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长水街道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市筋骨日益强壮,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区域承载力和辐射力大幅提升。

交通路网是城市发展的主动脉,十年来,长水街道紧抓机遇,勠力同心,辖区新建道路42条,铁路下穿通道7个,桥梁70余座,已基本形成“六横九纵”的主干道路框架,为城市发展按下快进键。

不仅如此,道路的品质也在显著提升,一条条精品道路也成为了城市亮丽风景线。

去年6月份,投入近1亿元启动花园路改造提升工程,以“花开长水,香满禾城”为主题,打造“车在树中行、路在景中延、人在花中游”的花园道路。目前该道路主路已经通车,预计今年6月底前全部完工。在道路改造的同时,街道还投入1000万元进行立面改造,涉及商户100余家,投入近300万元补植改造空秃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目前整个道路改造形象初显,届时改造后的花园路将真正变身“花园路”。

生活在长水感受的不仅是澎湃的发展动力,也是更优质的生活环境。辖区内面积达3000余亩的由三大主题公园组成的城市“绿楔”,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品质新城”的形象日益凸显。

秦湖公园是高铁核心区的一个标志性城市景观,公园总面积225亩,并与早已开放的秦湖启动区块、西侧区块连成一体,成为一座融景观、休闲、游憩、人文、健身多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式生态公园,成了高铁嘉兴南站正前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位于花园路与珠庵路口的法治文化(府南)公园,不仅是全市首个专门以法治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更因其高标准的设施建设和融入嘉兴特色的法治宣传内容,成为居民最喜爱的法治文化宣传阵地。

十年追光

筑巢引凤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长水街道历经3轮区划调整,从成立之初的基础薄弱、财政收入不足3000万元,到如今财政收入超15亿元,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十年间,街道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百余亿,农房征迁2890户。

十年来,长水街道始终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基数平稳增长。2020年,街道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5.61亿元,同比增长15.78%,增收2.13亿元,街道级财政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27.41%,增收4731.59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合同外资1716万美元,市外内资10.5亿人民币。

为全面深化接轨上海,自2017年起,街道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在上海总部园区内设立长水街道接轨上海招商办公室,广泛宣传街道投资发展环境,成功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长水街道已成为市本级现代服务业全面接轨上海的主力军之一,也成为了众多外来投资客商了解嘉兴、生根嘉兴的首选地。

去年6月份,长水街道赴上海成功举行投资环境推介会暨双招双引系列活动。长水街道有关负责人从地理位置、商务成本、生态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向在场嘉宾展示了嘉兴国际商务区巨大的潜力和无限前景,并针对人才、楼宇等情况作了推介。

上海装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志军表示,装酷科技在与长水街道的合作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嘉兴国际商务区、长水街道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潜力。他还推荐在场客商前往嘉兴国际商务区参观考察、共谋发展。

正是由于优良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选择落户长水。去年,在全区召开第六届国际经贸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开元超高层酒店与嘉兴经开万朵城两个项目顺利签约,总投资达24亿元。

除了做好招商引资外,长水街道还苦练“内功”,发展特色产业。融通商务中心、华美达酒店、华隆广场、晶晖广场……驱车行驶在南湖大道上,道路两侧林立的高楼,见证着长水街道的发展。

楼宇经济是长水街道着重打造的一个特色板块,近年来,该街道以发展楼宇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培育新兴税源,发展特色产业,着力打造经济新增长点。

2016年底,长水商会正式成立。2017年7月,街道首个楼宇社区服务中心(楼宇e站)——融通驿站顺利运行,目前,街道已建成楼宇社区服务中心(楼宇e站)5个。2015年,街道拥有了首幢税收超千万楼宇大华商务楼。截至2020年底,街道已有税收千万楼宇5幢,其中4幢超亿元,楼宇税收总量和增量均实现大幅度增长。

辖区内楼宇林立,形成了以建筑业及相关行业为特色的晶晖广场、隆兴商厦;以中介咨询为特色的融通商务中心;以青创中心、网创中心为特色的华隆广场等一大批特色楼宇。2020年,长水街道创新性开展“九个一”专项行动,通过九大举措做优楼宇服务,进一步推动楼宇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辖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辖区楼宇已入驻面积14.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90家,入驻率为82.92%,同比上一年提高2.29个百分点。楼宇总税收7.82亿元,每平方米税收4547元。

十年惠民

“幸福长水”深入人心

长水街道自成立以来,不断坚持把建设“幸福长水”作为民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民生保障力度。尤其是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始终保持高基数高增长,2018年,在民生投入方面的财政支出已达9225万元,占财政支出的84.6%。

民生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居民获得感。“这次管网改造好后,这个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车库倒灌问题彻底解决了,街道真的为我们老百姓干了一件大好事。”家住大华城市花园居民李先生,说起小区去年实施的管网改造连连夸赞。

去年12月29日,面积约1500平米的长水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启用。据了解,该项目是2020年省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是街道致力于解决养老这一社会性问题的一次实践性探索。长水街道突出“高质量、高标准”目标全力推进建设,让“居家养老胜过在家养老”这一现代养老理念融入千家万户。接下来,长水街道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将街道民生事业、为老事业做得更好。

2020年,长水街道秉持为民初心,不断拓展为民服务领域,在民生方面投入达2.1亿元,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南江公寓未来邻里中心于11月完成建设,街道微型消防站、消防车实现全覆盖,小区环境“微整治”获得居民好评。与此同时,该街道在“稳就业”“保就业”上下功夫,进一步夯实民生根基,2020年新增就业岗位500余个,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0余人。

在推动民生项目建设中,长水街道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今年,长水街道将继续做好“民生”这篇文章,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票荐选出街道2021年十个民生实事项目。

去年12月,长水街道首个百姓健身房正式推出,因其优质的运动环境、便捷的运动方式、低廉的运动成本以及专业的运动指导,深受居民喜爱。今年长水街道还将继续推进全民健身提升工程,在现有“社区运动家”的基础上,再新增2个“社区运动家”,并安装智慧管理系统,纳入“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统一管理。同时,制作街道范围内全域健身图册,采用民营公助模式,探索建立与社会健身场所的合作,为百姓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

据悉,目前街道辖区内社区5星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十分钟健身圈”不断优化,日趋完善的配套设施保障了辖区居民“衣、食、住、行”获得最大便利。另外,长水辖区内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服务站5处,在建三甲医院1个;学校4所,幼儿园8所;农贸市场4个,在提升百姓生活品质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为提升区域环境品质,长水街道将开展红圈绿带3.0工程,包括开展“邮票绿地”行动,盘活辖区闲置零星地块不少于2处,通过建设小广场、增设观景台、游憩点等举措,提高辖区零星闲置土地利用率。

接下来,长水街道将注重实效,拉高标杆,高质量完成民生实事项目,真正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

十年耕耘

惬意生活有所依

生活在长水更安心。

近年来,长水街道深入推进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该街道通过组建“领导联社、干部联网、党员联户”的“三联”机制,因地制宜,划分63个网格,搭建1255个微网格全方位搜集网格内各类社会治理信息,并通过常态化的观摩学习、现场比武、暗访抽查、互评互议等形式,在网格内形成“比”、“学”、“赶”、“超”的热潮。同时,街道也注重实绩引导力,逐项梳理,进一步量化月度目标;严格督查,进一步督促责任落实,切实做到了“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的工作目标。

例如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长水街道依托“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工作网络构建“五级防控体系”,严密部署各项防控措施,实现辖区内无确诊病例,隔离人员无失管、漏管,医护及工作人员无感染。

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畅通各类信息上报、汇总、分析渠道,并稳步健全部门共商、事项流转、责任落实、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做到了网格信息“排摸、研判、处置”三到位。

不仅如此,长水街道还在锤炼过硬党员干部队伍上频频亮剑。该街道连续五年开展“长水赛马”活动,通过这一街道自主“研发”的干部队伍培养新方式,锤炼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长水铁军”队伍。

长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长水赛马”活动,以知行合一为主线,以创新破难为关键,以实干争先为动力,以努力锻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先锋营”“王牌军”为目标,通过丰富的学习实践平台,进一步深化拓展品牌内涵,提升特色性和影响力。

另外,去年6月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式运营使用,9个社区4家文明单位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试点挂牌,街道还立足辖区群众需求,组建并启动“志愿长水”红色品牌志愿服务活动,植物园、高铁南站及9个社区共11处设置了固定服务驿站,组建了以党员为主、群众为辅的1700余名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我志愿、我服务,扮靓长水风景线”的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连点成线扩面”,实现“一处美”到“处处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