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回忆冬日捻河泥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范洪祥

我出身虽不是农民,但从小生活在农村集镇,那拥有嫩嫩紫云英、绿油油麦苗的田野,是我们儿时游玩的好去处。我长期与农民打交道,也干过许多农活,繁重的捻河泥就是其中之一。

俗话说:人靠桂圆枣子,田靠河泥草子;庄稼是枝花,全靠肥当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化肥还十分紧缺,庄稼多是靠人畜粪尿等天然肥料,而河里的淤泥,也是种庄稼的好肥料。地表随雨水剥落的土壤,家畜家禽的排泄物,以及各种腐烂植物,在河底淤积、发酵,形成河泥。它含有氮、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能够改善土壤理化结构,肥力极高,会使庄稼根系发达,也是农作物加快吸收土壤中营养的媒介。从前,为了让粮食增产,生产队经常组织劳力捻河泥,勤劳的农民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打捞这些河底的宝。

每年寒风乍起的时候,地里的农活差不多都歇下来了,可村里的汉子们却闲不住。蛛网交织的河道上热闹起来,数十艘农船竞发,只为捻河泥。积肥高潮时,每个公社投入挖泥的劳力达数千人。河道里,田地边,处处可见盛大场面,可谓水乡平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现在五六十岁以上、当过农民的人,大都干过捻河泥的活,都能说出一番捻河泥的生动故事。

当时,每个生产队常年有两三条农船用于捻河泥。干这个活,不仅要技术,还得有胆量。因此,每条船必配两名壮劳力,一个在船头,一个在船尾,船尾者还得摇橹。捻河泥是件力气活,凡是有男劳力的人家,一般是不让女人和小孩沾边的。风平浪小的天气,船到河中,搁起撸,汉子们站立船头,脚踩跳板,压住船身,使尽全力,将捻泥夹子探到河底,用力将两根捻竿缓缓夹住,然后慢慢拖起沉重的捻头,捻头的河泥在船沿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把它提上船舱,松开夹子,便有河泥落下来,发出悦耳的声响。

捻河泥的劳动,虽然繁重,但也充满了愉悦。汉子们适时地吼上几句深沉的船号子,歌声婉转悠扬,在蓝天和白云间穿梭,就像翠鸟掠过水面,在阳光下放飞梦幻般的身姿。

长年累月地捻河泥,使一些河道里的淤泥甚少,往往要到较远的河中才能捻到肥泥。那肥沃的河泥,黑得发乌,油光闪亮。当船满载河泥靠近槽口时,捻泥人站在船沿上,使用调羹一样的木制河泥锨舀起河泥,用力铲入泥槽。泥坑边,一人操作竹竿连接的吊泥斗翻泥,二人动作上上下下,煞是好看。

一船河泥至少2000公斤,把这些河泥一铲铲翻入泥塘中,要使用多少力气,可想而知。泥渣上岸进塘后,常有鱼虾跳将出来,青虾、蚬子、河蚌都有。待泥浆稍淀,还会有螺蛳慢慢冒出,它们在乌金般的淤泥上爬行,痕迹形成十分美妙的图案,像水墨淋漓,淡雅清新,浑然天成,有着颇多意趣。

捻取的河泥,既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冬季捻上来的河泥,称为浇麦泥、浇根泥,主要用来浇灌大麦、小麦、油菜田。此时,幼苗还未蔓满田畈,将稀河泥泼浇覆盖于幼麦苗和油菜根上,还有防冻保暖、减少杂草、促进春花生长的作用。小麦在河泥的滋养下,不畏严寒地生长,焐热了庄稼,也焐热了农家人的希望。

春季(年后)捻上来的河泥,主要作两种用途,一谓白塘泥,二谓小潭泥。农民事先在需要河泥的田畈边搭建好两米来宽的进泥槽,挖好翻泥坑,置好吊泥竿,开好送泥沟,然后在田畈头筑个二三百平方米的河泥塘,将一船船河泥经进泥槽、吊泥竿,送至积泥塘。河泥沉淀至四月下旬,再用土箕一担担挑到花草田或白头田里,用钉耙撒开,翻耕入田。此谓白塘泥,作用为改良土壤、提高田力。

其次,在每块田的横头角,筑十来平方米大、深两米左右的小塘,一层猪羊灰(杂草),一层河泥,层层混合,最后封上一层厚厚的河泥,让猪羊灰与河泥一起腐烂发酵,沤制“草塘泥”。待到种早稻时,用土箕挑到已耙好的田里,均匀撒开,作为基肥。此谓小潭泥,作用主要是提高早稻田土杂肥的肥效及改良土壤。

夏秋季捻上来的河泥,主要为晚稻、冬种备肥料。以猪羊灰搞小潭泥积肥为主。用于桑地、竹园的,则边积边挑,一般每亩庄稼地的泥肥用量百担以上。

冬天,捻泥人冒着刺骨的寒风,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夏天则顶着烈日,戴着草帽,光着背,赤着脚。两只脚站在又窄又滑的船边,船儿又在不停晃动,往复着一推一提、一掷一拉的动作,必须胆大心细,双脚站稳,动作协调,否则,稍一不慎就有可能掉到河里。

由于捻河泥比较辛苦,一般评工分比较高,每次总是按高工分计算,有时也按船数来计量。两个壮劳力若配合得好,三吨的农船,一天可以捻到五至七船河泥。以每人每船5分计,一天可得30至35个工分,是普通劳力的两至五倍。在当时来说,收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另外,捻河泥也清理了河道,无形中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当年由于季季捻河泥、年年捻河泥,河网交叉的大小河道不但不会发生淤积,而且还逐年加深加宽。黑黝黝的河泥每年清除,起到了疏浚河道、防止河水富营养化的作用,被清理过的河流越发清澈。那时候,河湖港汊,水清鱼虾戏,老百姓淘米拎水、游泳浆洗,河埠热闹,呈现出一幅生动的水乡风情图。

不知从何时起,捻泥泥这一农事活动几乎绝迹。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用机械化挖泥船进行河道清淤。机械化虽使清淤速度快了许多,但是否清得干净、彻底,就很难说了。农家人捻河泥成了历史,也没人再用河泥猪羊灰做肥料,原来的农家一宝,现在变成让人头痛的污染物。然而,农家汉子捻河泥的情景,却如晨昏里的剪影,深深烙进了我的记忆里,久久挥之不去。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