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塍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高照街道秀清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入选全省首批“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区、镇(街道)创建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满堂红”,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实现全覆盖……作为加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新载体,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是秀洲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近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日前传来的一系列好消息,标志着全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秀洲区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高标准全面落实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五有要求”,以打造“服务不缺位、保障全覆盖、尊崇有氛围、引领建新功”的“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为目标,建立健全全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着力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
服务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为了给全区退役军人提供开展各项服务活动的载体,搭建起政府与退役军人沟通交流的平台,2019年5月,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启动运行。中心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场地设有办事服务、谈心接待、荣誉展示等功能区。在日常中,中心能够为全区退役军人提供事务办理、政策咨询、帮扶援助、沟通联系、学习交流等服务,并开展就业创业、走访慰问、信访接待、权益保障等各类精细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工作。
除了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外,各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是联系和服务退役军人的第一线,硬件建设水平、服务软实力都关系着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的速度、质量和效果。为此,2019年以来,秀洲区还相继建成7个镇(街道)、137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不断建立健全全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全覆盖。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秀洲区还在全市率先出台《秀洲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站星级评定办法》,对各村、社区服务站开展星级评定,并落实区、镇(街道)两级服务保障资金,进一步提升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的服务保障水平和能力,努力实现“服务不缺位、保障全覆盖、尊崇有氛围、引领建新功”的目标。
队伍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随着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投入使用,秀洲区对退役军人尤其是退役军人党员的管理服务水平也得到相应提升。
近年来,秀洲区深入贯彻省市各级工作精神,加强衔接联动,积极推进落实退役军人党员管理机制。自去年起,秀洲区设立退役军人专门窗口,为退役军人提供返乡报到“一站式”服务,并将每年退役返乡的军人党员组织关系纳入“一件事”办理流程中,便于退役军人党员组织关系顺利快捷流转。
同时,依托全区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站,秀洲区在去年对辖区3978名退役军人党员完成了信息摸排、完善、登记等工作,并一一建立台账,确保退役军人党员信息全覆盖、无遗漏。在此过程中,秀洲区还着力加强对“三自一失”退役军人党员进行分类转接,通过组织协调,去年共为4名“三自一失”退役军人党员转接组织关系,杜绝了退役军人党员长期失联、失控等情况发生。
全区各退役军人服务站还激发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的优良传统,在全区现已组建的145支志愿者队伍中,共有1500余名退役军人的身影。针对退役军人党员,秀洲区还鼓励他们融入“网格连心、组团服务”助力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并引导在职退役军人党员遵循“三编一定”制度,前往所在村、社区认领岗位,深入网格开展服务。
服务保障形式日益多元
近年来,秀洲区还不断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退役军人服务活动,树立退役军人典型、展现退役军人风采,让退役军人感受到全社会尊崇的氛围。例如,去年秀洲区开展了首届全区“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优秀退役军人典型;举办退役军人秀湖跑、老兵故事会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退役军人的日常生活;举办拥军农民画大赛,反映了秀洲拥军优属的具体举措、广大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创业故事,在全区营造起浓厚的拥军崇军爱军氛围。
同时,秀洲区还广泛开展帮扶慰问活动,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实际困难。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秀洲区还为20户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家庭提供了适老化改造项目,降低了老人们居家发生意外的风险。
帮助退役军人再就业也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一项重点任务。秀洲区不断落实就业政策,开展退役军人就业帮扶工作。去年,秀洲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率先成立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打造全区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库,全面挖掘全区就业资源和就业机会,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服务。同时,还通过落实就业培训、贴息贷款、协调推荐、搭建创业就业平台等措施手段,帮助一批有需求和能力的退役军人实现了就业创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