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现在疫情防控提出了新要求,春节就尽量不要返回老家了,留在这里过年也挺好的!”近日,洪合镇横泾桥社区党总支委员车建国在日常工作之余,通过微信、电话等多种方式跟老乡们讲解最新的疫情防控情况,发动他们留“秀”过年。
发挥“以新管新”优势加强基层社会治理!这是2020年秀洲区推出的创新举措。两名新居民被选进社区党组织班子,车建国便是其中之一,这在秀洲区也是首次。
秀洲区现有户籍人口39.6万人,新居民登记人口34.8万人,人口倒挂村(社区)占该区村(社区)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7个村(社区)集聚人数超过1万人。近年来,在新居民管理上,秀洲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并书写了丰富的样本。
2019年,针对新居民党员融入组织不够主动、党员作用发挥不够到位等问题,秀洲区创新探索流入地党组织与流出地党组织跨省“双联共管”模式,并与“八省一市”15个县(市、区)组建新居民党员教育管理“省际联盟”。
“组建‘省际联盟’、实施‘双联共管’旨在通过改革新举措回应百姓新期盼,真正做到以新居民党建凝聚新居民群体,以新居民党员引领新居民治理。自运行以来,新居民党员归属感明显增强、获得感明显提升、先锋感开始凸显。”秀洲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区新居民党员数量现已增加至936名,并建立了云南省(嘉兴秀洲)、贵州省(嘉兴秀洲)等27个新居民党支部,32名流动党员成为村(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
在获得感上,贵州省仁怀市、云南省丘北县等地先后派出干部前来秀洲区挂职交流,让流出地新居民党员感受到“第一家乡”和“第二故乡”的组织关怀。在秀洲区工作生活的8名新居民党员先后受到省市各类表彰。在先锋感上,乡音调解队、志愿服务队等近30支队伍,积极引导新居民参加社会治理工作,成为党委政府的政策宣讲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和工作联络员。
管理创新,让新居民党员有所属、有规范;制度创新,让新居民党员有所为、有贡献。《全面加强新居民集聚地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出台,调动着新居民参与“第二故乡”建设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秀洲区秉持“党建引领、凝聚力量、服务需求、和谐发展”的工作理念,切实推动党的建设走出机关、走向社区、走向基层,并以切实解决问题为切入点,探索出了一套契合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用党建“一根针”串起了治理“千条线”。
组织联管、管理联合、网格联心、阵地联用、活动联办、激励联动、平台联建、以新联新、群团联姻、信息联通的新居民管理“十法”成效显著——
在新塍镇,新居民党员纳入党员连片责任区工作体系,以“就近、就亲、就熟”为原则,每户新居民党员联系至少10户新居民家庭,经常性开展走访宣讲、民情收集等工作。
在高照街道,“1+9+N”新居民流动党员党建阵地,是党员学习的加油站、社情民意的收集点、意见建议的反馈点、志愿服务的集合地、政策宣传的服务岗、法律服务的前哨所、居民群众的临时休憩室。
在新城街道,“幸福来敲门”邻里帮困团服务队伍不断壮大,为聚集区老人代购商品或上门服务,形成了一道新居民服务的亮丽风景线……
开放包容的秀洲区,在以“新”连“心”中推动着这片土地的健康稳健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