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腊八的粥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张进喜

喝腊八粥是江南水乡的一个古老习俗。人们喜欢喝腊八粥,不仅因为腊八节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由于腊八粥是一种美味。以前,年关将近,无论贫穷富裕,还是繁忙休闲,也不管食材好差多寡,家家户户都会熬上一锅粥,这就是腊八粥。

童年的记忆里,腊八粥是母爱的味道。以前寒冬腊月常常下雪,没过鞋面的雪,将街道变成白茫茫一片。长长的冰凌像一把把水晶短剑挂在屋檐下,门前的小河结了厚厚的冰。腊八到了,母亲往往会用大米加浸泡过的赤豆、红枣,再抓一把糯米来熬粥。她说,赤豆、红枣补血的,腊月烧粥吃最有营养了。腊八这天大清早,母亲就用柴火点起锅灶,往铁锅里加好水,倒入准备好的食材,开始烧粥。随着灶堂内噼里啪啦的响声,锅烧开了,母亲不时掀开锅盖,用勺子轻轻搅动,防止锅底起糊。枣子赤豆的甜香钻过门缝飘进了房间。

我还蜷缩在被窝里,但早已闻到粥香了。虽然屋外北风呼啸,寒风刺骨,我再也抵挡不住香气四溢的枣子赤豆粥的诱惑,肚子饿得不行,于是拖起小弟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家人围着八仙桌,端起已放入白糖的枣子赤豆粥,“呼呼”地吃起来,平常过粥的咸菜都不用,满满一锅粥就被我们一家五口吃了个净光。一碗热粥下肚,整个人都暖暖的,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现在想起来,当年母亲煮的枣子赤豆粥或许就是腊八粥,只不过放的杂粮干果没如今的多。

其实,我国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得道成佛,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直至今日。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莲子、红枣、桂圆、果仁等食材煮成粥,散发给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苦人家。据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保佑,也有穷人把它称做“佛粥”。嘉兴老底子也烧腊八粥,清代嘉兴人项映薇所著《古禾杂识》里就有记载:“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以蔬果诸物煮粥,曰腊八粥。”

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文革”开始了,全国掀起了“破四旧立四新”运动,大批寺庙被砸,从孔林文庙到各地的佛寺道观、历代帝王将相留下的文物古迹,直到“精忠报国”的岳飞、西汉名将霍去病、清末名臣张之洞的坟墓,几乎都被打打砸砸闹了个遍。嘉兴城里也不例外,历经战火、劫后余生的“七塔八寺”等众多名胜古迹再一次遭受拆毁,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我在勤俭路上看到,精严讲寺内的匾额、泥菩萨、木棺材,还有许多经书都被堆在马路上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庙里的和尚全被赶了出来,分配到制本厂做活去了,哪里还有腊八粥可施。

直到改革开放后,宗教活动逐渐恢复,“七塔八寺”有的已被重建和修复。而衣食无忧的人们,却忽然一窝蜂地去烧香、拜菩萨。也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庙里又送起了腊八粥。

如今,每年的腊月初八,觉海寺山门前早上6点多开始派粥,但4点多的时候就有人冒着严寒开始排队了,那是一份虔诚之心。我在政协工作期间,常在会议活动中与觉海寺方丈释性空大师相遇。我曾请教他,每年这么多人排队,这要熬多少粥?他告诉我,从腊月初一就开始准备相关事宜了,主要是精选腊八粥的食材,原先2万份就绰绰有余了,现在完全不够。腊八这天,觉海寺秉承传统,效法牧女献供,在法师带领下,近200名义工火力全开,老灶柴火,不分昼夜连续熬制腊八粥4万多份,于清晨在山门前奉粥,广积善缘,与禾城人民一起分享佛陀悟道的喜悦。除了在寺院山门前奉粥之外,觉海寺还将爱心福慧粥送到市福利中心、养老院等公益机构。

有年腊月初八,我从斜西街经过,只见觉海寺山门前来领粥的人超多。雨雪中,人们打着雨伞,拿着广口杯、保温瓶、搪瓷面盆,很有规矩地排着队,一队排到了安乐路口,一队快要到砖桥弄了。我想,现在人们不愁吃不愁穿,这么个大冷天,绝不会仅为这一碗香味四溢的粥吧,更多的是祈愿能同沾佛陀成道法喜,身体康健,增福添寿。新年快到了,这也是一种良好的祝愿吧!

嘉兴人乐善好施,不仅各个寺庙送腊八粥,就连大型超市、食品商场和条件稍好的住宅小区物业也送。我住在金都景苑,腊月初八凌晨4点,小区物业的任主任与其他人员便里里外外跑出跑进忙碌起来,他们把前一天浸好的红枣、赤豆、莲子、花生米、白扁豆,还有血糯、小米再清洗一下,然后一起下锅用温火慢慢熬。不一会儿,居家养老的食堂里飘溢出黏稠香甜的腊八粥味道。随着这香味不断弥漫,年味也就不断发酵变得更加浓烈和醇香。手机微信上,业主群里有人已经提醒大家,可以到广场上领腊八粥了。我们小区老年人居多,这香喷喷的腊八粥很是方便了退休在家的老人。大家拿着小面盆,舀一碗热乎乎的暖心粥回家,品尝着甜蜜的滋味,吃出了温馨和关爱。

身处江南,水乡人家总喜欢在北风呼啸的寒冬熬上一锅滚烫的热粥。当我端起蓝边大碗,望着碗里饱满红亮的大枣、黏软黄白的莲子、圆润甘甜的桂圆、玲珑缠绵的赤豆,不觉感慨万千。这碗粥,不仅散发着传统文化的味道,还散发着浓浓的邻里温情。喝过腊八粥,嘴里还留有余香,身上慢慢暖和起来,我的心也是暖暖的。

等腊八粥吃过了,人们要开始忙年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