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湖区总工会党史学习教育润泽职工“心田”

2022年0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冯思家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作为南湖畔、红船旁的工会组织,南湖区总工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深化职工思政教育,让红船精神驶入职工心中,以自觉行动守护“红色根脉”,把对党史的学习落到实处,革命红船起航地的底色变得更加鲜红。

用活红色资源,突出工会特色

2019年9月,南湖·工会“龙庄润号”职工服务直通车从南湖启航,并于今年“七一”前夕胜利返航南湖。其间,途经上海、丹东等全国22个高铁车站,在22个月的时间里,每月1日的集中服务日从不间断,企业职工们身穿南湖工会“金锤服务队”蓝马甲,用微小的行动服务八方旅客,送上源自南湖的温暖,推动了一场“精神接力”。

“红船精神是力量之源,我们充分依托南湖特殊的政治资源,将推动红船精神进企业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南湖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让党史学习教育凸显“南湖味”“工会味”,区总工会采取巡讲和“菜单式”宣讲相结合的方式,紧贴职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忆党史、谈体会、讲奋斗,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近职工。自3月将思政课堂搬进敏华未来汽车智慧产业园“百亿项目”工地现场,启动首场宣讲活动以来,南湖区开展了劳模工匠讲党史等各类特色宣讲52场。

扎根基层一线,扎实服务为民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南湖区总工会以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与践行红船精神结合起来,截至今年6月底开展网格大走访3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768份,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推动解决缺阵地、缺资源等共性问题18个,推动工会工作的不断迭代升级。

“累了可以来这歇歇,渴了可以来这喝水,风里雨里,我们小站等你。”围绕户外劳动者吃饭难、喝水难、如厕难等实际问题,南湖区总工会推动“惠工小站”户外职工服务站点建设,首批100个站点的建成,覆盖全区11个镇街道,兼具普惠性和个性化,成为广大户外职工的“温馨港湾”。

除了固定的惠工小站,在南湖区还流动着一支支特色职工志愿服务队,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蓝马甲”。“我们依托企业工会优势,积极参与工会组织的福利院和孤儿院慰问、献血活动及社区困难户帮扶等公益活动。”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会相关负责人说。像德威这样的企业工会,在南湖区还有很多。据悉,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志愿服务月”活动中,南湖区共汇集服务项目184个,7100余名职工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环境美化等中心工作。

注重党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

“书记,这是我的入党申请书,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在浙江卫星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党工小组谈心谈话时,员工姚春慧表达了入党意愿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卫星石化,职工递交的入党申请书已有厚厚一沓,推优入党氛围尤其高涨。

“公司目前有党员270人,预备党员21人,入党积极分子31人,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进步青年已达103人。”该公司党委组织委员、工会副主席张瑜表示,企业职工红色信仰的树立,离不开“党工小组”对职工红色情怀的涵养,推动了党员、劳模工匠等先进的互为影响、双向培育。职工纷纷以党员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工作更有激情,劳动关系也更加和谐。

“打造‘党建高地’,就要抓实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真学,更要活学;不仅要走‘新’,更要走‘心’。”南湖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晓峰说,早在2019年5月南湖区总工会启动了团结引领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三年行动,号召全区各级工会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职工群众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今年以来,“职工心灵港湾”建设找准新时代职工的需求精准发力,嘉兴科技城(大桥镇)总工会、余新镇总工会等10余个示范点的建设,旨在用党史力量“浇灌”职工“心田”,助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