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蓝水碧,民之所盼;环境优良,民之所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初以来,秀洲区新城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主动作为,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把环保之责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在实处,围绕生态环境治水、治气、治废等各项工作,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努力为居民打造舒适整洁的“宜居新城”,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治旧控新
常抓不懈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餐饮油烟问题,事关大气环境质量和城市人居环境,而餐饮油烟扰民长期以来是新城街道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8月4日晚,新城街道生态环境办联同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前往辖区新平路开展餐饮油烟检查。
检查过程中,工作人员重点抽查了沿街餐饮点油烟净化装置的安装、运行情况及日常清洗维护记录等,对未按照标准使用油烟净化装置和排放不达标的餐饮单位现场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同时,工作人员还向餐饮经营者讲解油烟净化装置维护注意事项以及油烟检查标准等知识,全方位对辖区餐饮服务业进行油烟治理宣传。
“前年起,我们不断强化检查力度,定期前往群众意见反映较多、餐饮点较为集中的路段场所,全程掌握各餐饮点的油烟净化与管理情况。”新城街道生态环境办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为弥补环保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和环保专业不精的短板,街道还引进“环保管家”第三方服务项目,由“环保管家”结合专业特长,协助对沿街餐饮油烟商户开展巡查管理,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
在做好现有餐饮点油烟治理的同时,新城街道还严格控制计划入驻辖区的新餐饮点。早在2019年,街道出台《秀洲区新城街道餐饮行业准入暂行办法》,对餐饮业准入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我们始终严格执行准入暂行办法,餐饮业经营申请人认为符合条件的,街道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核查符合准入条件的,申请人方可进行办理,并颁发营业执照;现场核实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则不予受理。”该负责人说。截至8月,今年街道已踏勘191家餐饮店,审批通过新餐饮店107家,均安装餐饮油烟净化装置并定期开展维护,从源头上有效控制了餐饮油烟投诉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速度加快,扬尘治理也成为日常大气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排6辆洒水车,每天对辖区主要道路洒水不少于8次;新投入2辆雾炮车,每天在车流量高峰期以外不间断喷雾;安排12辆冲洗车,每天按区域循环冲洗……今年初以来,新城街道一方面提升了日常洒水频次和洒水强度,另一方面对辖区重点工地、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实行精准监管,督促在建工地施工方落实喷淋装置、定时开启作业,以此持续强化扬尘源管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
生态修复
景观提升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这段时间,小区旁河道的水体质量与河岸整体颜值有了明显改善,我们吃完晚饭经常会在河边走走逛逛。”看着小区外焕然一新的横港,家住优优秀湖小区的张女士感慨道。
在过去,横港长期存在水体透明度低、水位调节不便捷、生态功能缺失等情况。今年4月,新城街道对横港以及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附近的介村桥南港两处河道启动水生态修复工程,以此恢复河道自身的洁净功能。
在治理区与非治理区之间设置生态坝,保障治理区水体的稳定;安装备用水泵调节治理区水位;在岸边种植景观绿化、建造亲水平台,提升河道景观……新城街道因地制宜,不仅对两处河道水体进行生态修复,还对河岸两侧的绿化景观进行提升,在确保水体清澈、水位稳定的基础上,打造“碧水绕城”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景观。截至目前,工程总体进度已超过95%,预计将在本月内完工。
水环境质量,与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密切相关。新城街道高度重视辖区水体治理工作,自2018年启动“美丽河湖”建设以来,已完成范家浜等5条河道的水生态修复。据统计,街道现有除北郊河外的大小河道15条,“十四五”期间,街道将努力实现河道水生态修复全覆盖,全面提升辖区河湖水生态环境。此外,今年7月起,新城街道还对长住桥港、朱家桥港及和睦桥港启动清淤治理,进一步提升相关河道水质。
除了开展河道整治,为推动治水工作从治标向治本、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新城街道还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据介绍,今年街道“污水零直排区”项目涉及6个生活住宅小区、64个六小行业、5个机关事业单位、6座商务楼宇、1个农贸市场。目前,名都绿洲等6个生活住宅小区正在平稳有序推进项目施工建设,秀嘉农贸市场及区交警大队等区块也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预计将在11月底完成全年“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
专业服务
常态运维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只要扫描一下隔油池旁的二维码,就可以清楚了解到小区隔油池的油污清理处置情况,非常智能。”近日,在大树花园一期小区,居民张阿姨连声为新启用的隔油池智慧监管系统点赞。
今年6月,新城街道积极创新智能化长效运维机制,引进第三方专业运维服务公司对六小行业的隔油池、沉砂池、毛发收集井定期清掏运维,并开发启用隔油池智慧监管系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对隔油池的全方位实时云监管,大大提高固废管理效率。
“以往我们需要定期带队巡查隔油池的处理情况,如今,所有信息都能通过监管系统一键查询,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新城街道生态环境办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隔油池智慧监管系统有着一套完整的监管运营体系,由街道、餐饮商户、运维服务公司实时互通。周边商户、住户通过扫描隔油池二维码,即可及时了解隔油池日常清理状况。“我们还要求运维服务方对接好专业油污处置单位,做好隔油池油污的后期处置问题,从而实现油污全程无害化处理。”该负责人说。
六小行业中,汽修(洗车)行业也是污染防治监管的重点。今年初以来,新城街道对辖区57家汽修行业的单位统一建立调查表,通过跟踪寻访等形式,共开展危废检查70余次,并对各家单位就每次检查情况建立台账,做到“一企一档”,治废台账清晰明了。
围绕垃圾分类工作,今年新城街道重点以“清运”为落脚点,在辖区39个居民小区全面实行“一日两清”模式。“我们在小区之间设置了11条垃圾车清运线路,在每天早上8点、下午6点两个时段沿着线路在各小区间进行清运,做到垃圾不过夜,一日两清。”该负责人说。相较以往,推行“一日两清”模式后垃圾车带来的噪声、环境污染等问题有效缓解,小区也变得更加整洁。预计今年年内,新城街道将完成辖区居民小区“一日两清”全覆盖。
此外,今年新城街道还将永泰广场、殷秀花园、秀湖花苑三个小区纳入省级垃圾分类标准小区申报评比名单,将在下半年加快三个小区各项创建工作步伐;下半年还将在辖区居民社区外的商务楼宇、六小行业等各大领域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全覆盖。
留住蓝天碧水,建设“宜居新城”。接下来,新城街道将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为导向,在巩固前期各项工作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污染防治工作与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使街道成为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宜居福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