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嘉兴市生态创建办对南湖区新丰镇开展市级生态示范镇创建工作验收。验收组充分肯定了新丰镇探索生态文明创建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的总体布局、具体措施、经验做法,并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业固废管理、“无废城市”创建等方面对新丰镇提出进一步工作要求。
这些年来,新丰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经过生猪养殖业减量转型、“五水共治”、“三改一拆”、退散进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建设等数场硬仗,以优良的生态基底绘就高质量发展新丰画卷。
推进三大保卫战
“生态屏障”岿然屹立
生态环境日益佳,离不开南湖区新丰镇做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文章。
都说城镇美不美,关键要看水。新丰镇着眼生态利民,以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入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去年,新丰镇攻坚“五水共治”的顽固点,启动断头浜治理,通过河道清淤、沉船打捞、护岸建设、生态修复等措施,科学高效开展断头浜“复活”工程,全力改善浜底水质。
这两年,新丰镇通过“污水零直排”、“美丽河湖”、河长制等工作,让一河清水流进城镇,淌进百姓心窝。三年来,累计投入3400余万元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水系连通、河道清淤等水利项目,主要地表水出入境交接断面平均水质持续稳定在Ⅲ类,拥有区级“美丽河道”10条、市级“美丽河湖”4条,创建数量居全区第一。2020年,新丰镇地表水环境状况位列全区各镇(街道)第一,全市第十一,荣获年度省级“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称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努力提升水环境质量的同时,新丰镇亦紧盯空气质量,狠抓细颗粒物和臭氧“双控双减”、推进行业整治、落实施工场地扬尘治理、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等工作,协同治气守护蓝天白云。2020年PM2.5平均浓度在全区各镇(街道)排名第一,全市排名第十五,成为全区唯一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镇(街道)。
推动生态新丰建设,固废污染防治也是关键所在。新丰镇严守耕地红线,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防“非粮化”,2020年完成土地复垦430亩、开发30亩,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契机盘活土地存量。
着眼生态与发展
将生态优势转换成发展优势
发展与生态如同一条扁担两头挑,一头挑着金山银山,一头挑着绿水青山,如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发展与生态“鱼与熊掌兼得”?新丰镇以生态示范镇创建为统领,将生态优势转换成发展优势,撬动绿色转型发展。
为了让乡村颜值靓起来,新丰镇创新保洁机制,使农村保洁常态化、专业化;紧盯农村全域秀美弱项,开展全域垃圾无死角专项整治;聚焦长效管理难题,打造“三小园”,有效消除村内小块闲散空地……
农村环境美起来,城镇服务水平跟上来。通过完善镇域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全域整治、实施整组搬迁、完善公共服务等方式,让新丰的百姓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生活便利度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新丰镇致力于生态富民,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相得益彰、融合共生的有效途径。以乡村旅游为例,新丰镇推动文旅融合,精心打造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个、市级精品村6个;继2019年竹林村3A级景区村庄对外亮相后,2020年民丰村3A级景区村庄也成功挂牌,运营至今分别接待游客42.6万人次和10万余人次,乡村旅游正促进农村增收致富。生态农业方面,通过升级种植模式、扩大农业发展载体,进一步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加速推进工业园区全域治理,整出产业发展新活力。新丰镇从去年开始累计已实施工业全域治理项目15个,计划总投资2.8亿元,将新增高标准厂房11.5万平方米,目前新恒泰等3个项目主体厂房已完工,等待竣工验收,通过改造,消灭了一批“乱搭建”,淘汰了一批“散乱污”。
另外,新丰镇还不断加快调整工业产业布局,强势推进“三改一拆”,全力做好产业转型文章。着力推进瑞美时装、全友五金等企业智能化改造,使传统产业更赋“科技味”和“时代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