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度路径”折射秀洲生态文明建设崛起之路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姜晓丽 张丽娟

三年磨一剑,秀洲区交出了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答卷!近日,浙江省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市、区),秀洲区榜上有名!

荣誉背后,秀洲区呈上的一张张成绩单亮点历历可数:秀洲区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占比,从“十二五”末的12.5%,提升到100%,连续三年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三次被授予大禹鼎。2020年AQI优良率相比2018年提高10.5个百分点,PM2.5浓度由2018年3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0年的28微克/立方米。今年1~7月,秀洲区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优秀,全区9个市控及以上断面中Ⅱ类水1个、Ⅲ类水8个;AQI优良率为94.7%,同比上升7.4个百分点,在市本级4个国家站中位列第一。

过去三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秀洲区生态创建办充分发挥了“参谋部”、“协调部”和“指挥棒”作用,坚守初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念好“山水经”、打好“生态牌”,以钉钉子精神找差距抓落实,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这座嘉兴西部“秀美新区”的生态“蛙跳式”发展有目共睹。制度保障、生态改善、民生共享……一页页报表汇成的成绩单可圈可点。

制度保障彰显“秀洲力度”

举一纲而万目张。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在秀洲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上,加强总体谋划、搞好顶层设计是关键,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倒逼习惯养成,才能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

2019年初,秀洲区召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动员大会,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秀洲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这是秀洲区打响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枪”,为生态文明创建行动注入新动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生态文明制度的制定、执行,需要良好的组织基础、考核机制。

健全组织,执行制度。秀洲区整合原治水办、治气办并抽调精干人员成立区生态创建办,负责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各主体相应成立生态办,明确专人负责,全区上下形成一盘棋,全力保障创建工作。同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研判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

纳入考核,落实责任。在生态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区政府每年与各部门、各镇(街道)签订生态示范区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将其纳入年终社会经济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各级领导在秀洲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

会议研判,推进创建。2018年以来,秀洲区区委常委会17次、专题会议41次部署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和市委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会议精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推进。

翻开秀洲区那一沓厚厚的制度保障成绩单,一个个新制度、新举措,折射出了秀洲区抓转型升级、促生态创建的决心和力度。

在秀洲区和江苏苏州吴江区的省际界河麻溪港(清溪河),为使界河水质持续改善,两地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创新实施联合“河长”、联合监测、联合治理、联合执法、联合保洁“五位一体”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打造了长三角区域治水一体化基层样板。

以顶层设计健全制度体系、保障责任落实,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是秀洲区推进生态创建的制度法宝之一。

为切实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秀洲区先后出台《嘉兴市秀洲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十大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秀洲区2019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考核办法》《秀洲区2020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考核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和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积极出台《关于镇、街道落实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制度的通知》,截至2020年底,秀洲区各镇、街道已全部落实环境报告制度,并自觉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

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让秀洲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蹚出了一条新路。

生态改善展现“秀洲深度”

当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入生态文明创建新阶段,秀洲如何破题?且看这条新时代的生态改善新路径。

清澈的河水缓缓流过,鱼儿在水草间穿梭,隐约可见的“水下森林”与缓冲带上的植物景观交融成景……漫步在秀洲区王店镇的王店市河边,一幅水清岸绿的秀美画卷呈现眼前。

“别看眼前如此如诗如画,原先这里可是人见人嫌,杂草丛生、臭不可闻,天气一热大家都绕道走。”在王店市河边上住了多年的李大妈表示,前几年河里进行了清淤、污水零直排等治理,河道干净了不少,这两年又种了“水下森林”,河水透明度越来越高,真的变成“碧水”了。

从臭水到清水再到碧水,秀洲走出了一条依托制度创新改善水环境的新路子:在全市率先试点推出“互联网+”信息化河湖长制公示牌,创新开发使用河道“电子身份证”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化河湖长制公示牌全覆盖;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创建,累计创建24条市级“美丽河湖”、3条省级“美丽河湖”;全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20年改造生活小区80个、企业166家;秀洲国家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建立污水零直排监测与管理GIS平台;开展涉水“散乱污”整治淘汰,累计淘汰散户喷水织机38862台,削减化学需氧量3157.03吨、氨氮387.95吨……

硬核举措成效显,三年间,秀洲区画出了一道水质改善的“美丽曲线”:2020年全区9个市控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比例达100%,其中2个达到Ⅱ类,相比2018年提高66.7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明显。

在秀洲水质治理“高歌猛进”的同时,气、废治理也迈出了“高速”提升新路子。

在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一堆秸秆正在被送进燃烧炉作为燃料,用来发电和供汽。“燃烧1千克绝干基秸秆约产生3500大卡热量,相当于0.5千克标准煤。”新嘉爱斯的安环部主任助理王怡弘介绍,秸秆直接燃烧产生不少污染,他们公司燃烧秸秆后的尾气都是经过尾部烟气环保治理设施处理后达标排放的,不仅减少了大气污染,还给农民增加了一些收入。

新嘉爱斯公司在“变废为宝”的同时,也减少了秸秆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节约了燃煤量。这是秀洲区打赢蓝天保卫战、清废攻坚战的一个实例。

铁腕治气,保卫蓝天。近年来,秀洲区围绕重点区域臭气废气整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VOCs错峰生产、秋冬季攻坚、餐饮环境整治等措施,合力打好“蓝天保卫战”。2020年,完成油车港镇植绒园区和王江泾镇工业园区中区重点区域臭气废气整治工作,完成1504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摸底调查及登记上牌工作。深化扬尘源管控,截至2020年末,秀洲区5000平方米以上建筑工地在线监控安装率达到100%,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6%,渣土车密闭化改造率达到100%。

重拳清废,守护净土。除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工业废弃物清洁化处置技改项目外,秀洲区还建成油车港镇、秀洲国家高新区等6个一般工业固废堆场和王江泾镇1个工业固废分拣场,基本满足全区可焚烧一般工业固废“日产日清”的要求,2020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此外,近年来,秀洲还加强危废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启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去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9.86%,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一张张“环境报表”,让“蓝天常在、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繁星闪烁”的美好愿景成为风景。

民生共享凸显“秀洲温度”

天蓝、地绿、水净、鱼游的生态家园是最普惠的民生。秀洲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近日,秀洲区生态创建办组织20多名市民来到新塍镇,进行了一场生态探访之旅,市民们来到桃园污水处理站,参观了解了污水从进站到处理,再到达标排放的处理全过程。

“原来污水处理要经过这么多道程序,这么不容易,今后我一定节约用水。”参与生态探访的市民徐张瑛感慨道,生态探访的形式很好,让她了解了更多生态环境知识。之前她还去过嘉兴市绿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美观基本无异味的厂区改变了她原来垃圾处理设施“脏、乱、差、臭”的传统观念。

生态公众探访是引导群众参与生态创建的一个生动实践,秀洲区还组建了144名“民间河长”队伍日常到河道巡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这样的方式让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基层生态治理,并亲眼见证家乡河道的蜕变。

每个月至少巡查一次的王店镇“民间河长”蔡洪涛就深有感触,他坦言:“当‘民间河长’的五六年间,我眼看着镇上的石桥港河从一条黑臭河变成了现在的美丽生态河,梅溪河的水质从劣Ⅴ类变成了Ⅲ类,河面上还种了很多生态景观,河岸上也建起了凉亭等设施。”

环保做得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今年,秀洲区还多次组织“民间闻臭师”到高排放企业进行巡查。“巡查结束后,我们会组织企业与‘闻臭师’们举办面对面座谈会。这样的方式不仅让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亲身去感受空气质量的好坏,同时也督促企业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秀洲区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厚植根基方能枝繁叶茂。秀洲区的生态公众探访、“民间河长”和“民间闻臭师”巡查活动都是秀洲引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公众获得感的一个侧面。

秀洲还主动搭建桥梁,畅通群众参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渠道。依托“三大十招”智慧平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累计排查整改问题8692个。集中力量解决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反映的问题,推行“问题整改公示牌”制度,将解决过程充分向公众展示,增强透明度。

越来越多的市民成为了生态环境的参与者、宣传者、推动者,公众满意度也连年提升。据统计,秀洲区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度从2016年的70.53分提升到2020年的82.9分,提升了17.5%。

“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成功创建是秀洲生态环境治理的阶段性成效。”秀洲区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秀洲将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筑牢生态屏障,推动生态向“更高颜值”跨越,率先成为全域秀美生态画卷的区域范例,努力打造均衡富庶发展、共同富裕典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