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秀洲区空气自动监测站数据公布,1至6月空气质量优良率94.4%,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市本级排名第一,全市排名第二,达到近年来最佳水平。其中,臭氧浓度指标全市第一,PM10指标全市第二。
“今年能够看到蓝天白云的日子更多了,空气也更加通透了。朋友圈经常被蓝天白云、彩虹刷屏。经过我们这段时间的监测,空气质量优良率提升确实比较快,跟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近7个百分点。”秀洲区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今年初以来,秀洲区积极推进产业、能源、运输、用地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和秸秆禁烧等污染防控,扎实开展夏季臭氧阻击战和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战,蓝天保卫战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一些能耗和排污大户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为此,秀洲区以持续推进清新空气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不断强化污染管控,完善污染天气应对机制,落实源头替代、低效设施整治、工业炉窑整治、产业集群综合整治行动计划,建立健全臭氧污染综合防控体系,其中,在优化产业结构中,完成源头替代项目4个;开展低效设施提升整治28个,完成10个,4个完工待验收;产业集群综合整治涉及16家涂层企业,关停3家,剩余13家已完成整治设计方案编制。
为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秀洲区建设了餐饮油烟在线监管平台,通过安装油烟净化器、用电设备监控和排放口监测设备,实时监管餐饮油烟治理设施运行和排放情况。区生态环境分局还不定期联合其他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及时解决群众关注的油烟治理难点问题。
扬尘治理是控制PM2.5浓度的主要手段。秀洲区在施工工地扬尘治理上,严格落实“7个100%”;道路扬尘治理上,采用洒水与炮雾车相结合,抓好移动源污染治理,加快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车管控和老旧营运车淘汰。与此同时,秀洲区不断加强道路机械化作业车辆配置,提高机械化清扫率,提升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治理大气污染,需要精细化“对症下药”。针对大气污染的不同来源,秀洲区通过激光雷达、走航车、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对颗粒物进行实时监测,实现污染物快速溯源、精准分类治理。从源头替代、治气设施用电监控到末端焚烧高效治理,每个排污环节都不松懈,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结合风向、气象、污染物特征等,秀洲区及时确定重点区域、管控部位,分时分段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比如,夏季,针对臭氧等污染指标突出问题,结合工业企业所处区域和气象条件,5至10月根据实际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实施错峰生产,在臭氧污染易发时段采取错峰排放方式精细管理、精准治污;根据秋冬季大气环境特点,紧抓重点行业强化减排,实时监控机动车尾气排放,依靠科技实时溯源,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秀洲区不断推进精准化、系统化治气,全面推动科学专业化治理,提升项目措施的靶向性和成效。接下来,秀洲区将进一步加强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科学精准把脉,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治措施,切实有效提高空气质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