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宇坤
“垃圾分一分,生活美十分。”如今,随着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习惯,逐渐成为城市的绿色新风尚。
风尚引领下,地处城区北部的南湖区新嘉街道突出因地制宜、聚焦亮点重点、抓好全民参与、着力全域覆盖,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助力“和美新嘉”建设展现新风貌。
因地制宜
推进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
8月4日傍晚5点,位于电子社区邻里中心西南角的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亭准时“营业”,上方屏幕上,显示着今天投放时段内,居民来投放的总次数和垃圾投放总重量。
炎炎夏日,这座分类投放亭整洁清爽,闻不到一丝异味。居民可以通过刷卡识别等方式进行分类投放,自动称重、拍照识别,数据上传后台,实现追根溯源。
新嘉街道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选址建造这座分类投放亭时,我们充分做到尊重民意、因地制宜。”
得益于中心城市品质提升,电子社区洪三苑成为南湖区老旧住宅改造的样板之一。选点建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亭、提升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质效被纳入“蝶变”清单。考虑到洪三苑12幢楼房间空间不大,分类投放亭建设要尽可能少占用公共场地,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经过多次实地勘察和讨论后,最终决定将洪三苑弃用已久的自行车停车场“变废为宝”,建成多功能的社区邻里中心,并在西南角留出空间“嵌入”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亭。这一举措得到居民们的赞许。
随着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亭“上岗”,原先楼幢口的垃圾桶都被撤走,居民每天早上6点到9点、傍晚5点到8点两个时段可以来这里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习惯了,蛮好的,很干净。”对于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住在洪三苑121幢的宋爷爷很是肯定,他觉得小区改造得很漂亮,作为居民要用实际行动长久维护这份美丽。
尽管89岁高龄,但宋爷爷对准确分类“门清”,上周四傍晚,他拿着空啤酒瓶和垃圾袋前来投放,只见他把啤酒瓶递给分类劝导员,口中说着“这是可回收的”;转头又在剩饭剩菜的垃圾袋上贴上绿色的厨余垃圾标签,对准投放口扫扫手中的“嘉兴生活垃圾分类积分卡”,将垃圾袋投放进绿色垃圾桶。
该小区分类劝导员张秀芬介绍,这里的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非常支持,参与率达到100%,分类准确率达到95%。
去年,洪三苑获评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今年,整个电子社区正努力争创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
在因地制宜创典型的基础上,新嘉街道扎实推进“撤桶并点”“撤桶建箱”工作。街道辖区内11个社区、123个小区,原有垃圾投放点位3039个,“撤桶并点”后有投放点位425个,撤桶率为86.02%,小区撤桶覆盖率为100%。“撤桶建箱”方面,该街道已完成5个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另有22个小区实施定时定点投放,今年10月底前,再创建3个南湖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建设83个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小区。
亮点纷呈
努力实现垃圾分类全域覆盖
除了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到实处,着眼绿色风尚全域覆盖的目标,新嘉辖区内还有不少分类亮点值得一提。
比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广之初,为提高居民们正确投放有害垃圾的积极性,竹桥社区党员与社区“红色四方联盟”——嘉兴市汇丰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结对合作,在社区办公大厅进门处,设置了全区首个有毒有害垃圾收集兑换点。
这个收集退还点共有三层“货架”,上面两层是不同积分可兑换的商品展示,4个积分兑换一块百洁布、5个积分兑换一袋钢丝球、8个积分兑换一块肥皂;下面一层则放置了四个红色垃圾桶,分别标注了废旧灯管、废旧充电电池(废旧温度计)、过期化妆品、过期药品四类有害垃圾。
竹桥社区党委书记陈燕介绍,“兑换点开放3年多来,已累计兑换商品7600余件,这提高了有害垃圾收集率,也提升了居民们的准确分类意识。”
不光在居民小区,作为中心城区的街道,针对辖区内商业街多、沿街商铺多、商务楼宇多的特点,新嘉街道还着力推进商业街定时定点垃圾清运工作及商务楼宇垃圾分类工作。
如今,建国北路沿街的商户早已习惯了会“说话”的智能垃圾分类收集车早晚两趟定时上门来收垃圾。除了会“说话”,它还更“聪明”,车上载着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4个分类桶,车身一侧安装着一套垃圾分类数据采集系统。
智能垃圾分类收集车“上岗”后,原先建国北路沿街商户门口配备的垃圾桶全部撤除,收集车每天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商户可通过手机登录相应系统,了解自己分得准不准、积了多少分。借助南湖区创新尝试的政银合作模式,与银行联合开发的垃圾分类数据采集系统,从上门回收、评价打分、数据分析、积分奖励4个环节提高源头分类质量,实现分类管理的数据收集和传输,为科学制定“一路一策”制定收运方案,为提升垃圾分类管理质效提供有力支持。
据悉,目前新嘉街道已有7条定时定点垃圾清运试点商业街,分别是建国北路、同乐路、越秀北路、洪波路、洪堰路、洪贸路、邮电路。月河历史街区则是全区垃圾分类智慧管理示范街之一。
此外,新嘉辖区内禾兴大厦、中瑞大厦等9幢商务楼宇也均已践行垃圾分类。
扩面宣传
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入脑入心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场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大变革,涉及每个家庭和个人生活习惯的改变。为了激发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热情,让绿色文明意识转换为日常自觉行为,新嘉街道多措并举抓宣传,推进分类知识、分类意识入脑入心。
新嘉街道分类办组建了专门的宣讲队伍,每年在11个社区开展两轮巡回宣讲,不定期进入辖区单位举办公益讲座。各社区也时常组织相关活动,在寓教于乐中向居民宣传分类知识。
抓住《浙江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契机,开年以来,新嘉街道分类办更积极做好入户宣传工作,累计发放宣传册23000余份,在电子社区邻里中心集中举办宣贯活动16场。
另外,根据《关于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限制使用和宾馆酒店餐饮业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新嘉街道分类办还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机关单位、窗口单位及宾馆酒店等三十大类共300余家单位做到入门宣传,并对辖区宾馆酒店签署不主动提供一次性用品协议。
践行分类一直在路上。接下来,新嘉街道将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努力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为南湖区打造文明高地贡献新嘉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