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晓丽
“这家企业的工况监控显示红色违停。”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收到桐乡市排污许可证证后执法监管系统的预警提醒后,立即通过企业工况监控界面进行核实。根据相关设施的监控记录,执法人员判断该企业存在违停废气治理设施的重大嫌疑。经过现场查看核实后,执法人员对该企业进行了处罚。这是去年桐乡以“数字环保”实现生态环境“智理”的一个生动实践。
去年,桐乡以科技赋能生态环境治理,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桐乡市地表水水质持续改善,10个市控以上监测断面全部达到Ⅲ类水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0.4%,达到一、二级天数330天,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PM2.5浓度均值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7.1%;公众生态满意度总得分85.92分,全省排名较上年提升12位。
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去年桐乡市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打好“治水巩固战”“蓝天保卫战”“清废攻坚战”等战役,全速提升当地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努力。去年,桐乡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全面部署各镇(街道)“嘉兴市生态示范镇(街道)”工作。根据各镇(街道)自身创建条件,分期、分批启动“市创”工作。目前,桐乡还在努力申报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一泓碧水绕桐城是市民对生活的美好期待。近日,桐乡市梧桐街道桃园村桃园浜正在建设桐乡市首个“水下森林”,建成后水质将更加稳定,并常年保持清澈透底。在成功打造一条生态河道样板后,桐乡将按照碧水绕千村要求在桐乡全市范围内推广。此外,桐乡还全力抓好“五水共治”工作,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新增了2条省级美丽河湖、4条嘉兴市级美丽河湖。依托新的河(湖)长制信息平台和“掌上基层”App切实抓好市镇村三级河(湖)长的电子化履职考核,强化河(湖)长管理制度。同时,与杭州余杭区、湖州市南浔区治水办(河长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河长办共同签订跨界河湖联合治理协议,促进上下游(左右岸)机制联动、资源共享、水质提升。
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是每一位市民都渴望拥有的生态环境。近日,桐乡雅道餐饮经营单位(户)基本实现了全覆盖餐饮油烟在线监控,中山路、兴安路和体育路餐饮集中街也已经完成实地在线监控安装踏勘。目前,桐乡正在大力推进集中餐饮街和重点餐饮经营单位(户)的在线监控系统平台建设。除这项智慧化举措外,去年,桐乡高要求推进“五气共治”工作,出台了《桐乡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工作计划》等举措,明确全年治气工作主要目标、任务,统筹协调部门、镇(街道)按时完成各项重点任务。严格按照《桐乡市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持续推进各类工地扬尘防治工作,加强各类扬尘污染督查检查。做好镇(街道)环境空气质量排名工作,分析空气质量数据,并督促落实改善措施。
桐乡还致力于提升固废治理能力,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桐乡市污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入运行、浙江新都绿色能源有限公司提级改造项目顺利投入生产……去年桐乡建成多个固废处置项目,补齐短板优保障,大力提升固废处置能力。同时,桐乡按照“无废城市”建设要求,高质量推进“五废共治”工作,聚焦各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区域、全行业、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开展固废大排查,进一步加强基层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能力建设,联合多部门开展桐乡市塑料污染治理督促检查联合专项行动,督促落实塑料污染治理责任。
为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去年,桐乡还印发多个工作方案,多渠道开展督查考核工作,实现重点督查与常规督查、联合督查与专项督查、智能化督查与常规手段督查有效结合,全年实施综合督查5次,共排查上报生态环境问题6196个,整改率100%。
2021年,桐乡市将以“坚定1个目标、强化2个建设、深化3大攻坚、突出4项重点”的“1234”工程为抓手,着力提升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和“五水共治”工作群众幸福感,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擦亮绿色桐乡新名片,为嘉兴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作出新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