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其
近年来,嘉兴港区乍浦镇聚焦聚力“五水共治”重点担当领域,全面推动河道生态保护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该镇先后获得省剿灭劣V类水突出贡献集体、省“五水共治”考核优秀乡镇、省生态建设集体三等功和市“五水共治”先进集体等荣誉,水质出入境考核连续三年保持优秀。今年,该镇农业农村办组织实施的河道清淤疏浚、生态护岸、生态排水沟、农田基础设施及圩区自动化运行等多项工作已全面启动,为加快建设“三港一城”贡献力量。
全面启动河道生态建设
今年,乍浦镇坚持早谋划、早落实,全面铺开河道生态建设项目。目前,八字村、长安桥村区块的河道清淤疏浚工作已开工,计划疏浚23条河道,长度15.436千米,清淤92982立方米。其中,12条河道的冲淤任务已经完成,3条河道正在实施,共计完成冲淤6.17公里、完成土方46000立方米。
同时,该镇在丰收河、卫国河、八字桥河实施生态护岸建设,计划新建生态护岸3.4公里。“我们通过建设生态护岸提高岸坡的抗刷能力,同时在河岸两侧因地制宜种植铜钱草,减少水土流失,对沿河38个河埠头进行翻建,形成滨水观赏景区,使河道水生态循环系统得以恢复。”乍浦镇农业农村办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项目进度较快,预计护岸建设部分将提前完工。
“乍浦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工作重点已从畜禽、水产养殖业向种植业转变。”该负责人介绍,针对种植业尾水治理,一方面减量投入、控制源头,一方面末端减排、控制污染。今年,将确保在农田灌溉期来临之前全部完成1.6公里生态排水沟建设,预计可减少800亩左右农田的氮、磷等污染物排放。
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
4月25日,乍浦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了市级评审,项目共涉及八字村、马家荡村、黄山村以及王家村4个行政村,项目建设总面积3015.62亩。
该项目中新建高效节水灌溉区250亩,将积极探索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及农田尾水循环利用新途径,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新建泵站5座,新建衬砌明渠960米,新建渠系建筑物52处,新建田间道路3.465千米,种植道路绿化580米,河道种植净水植物2000平方米。
该负责人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旨在逐步提升灌溉水利用率,切实保障农田灌溉排水,为乍浦镇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打好基础。900米生态沟渠项目建设将大大减少河道农田氮磷排放量;探索种植业尾水治理新方法,将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田尾水减排”治理模式,打造农田生态环境治理高地。
目前,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目已陆续开工。
抓圩区管理保汛期安全
乍浦镇马家荡河干桥区域地势较低,近年来,台汛期间周边农作物及农房水淹情况时有发生,对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响。为解决水淹问题,2018年,该镇组织实施了马家荡圩区工程,在2019年6月具备紧急运行条件。
“圩区在台汛期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减少了经济损失,也有效解决了群众在汛期出行难、农田受淹的问题,促进了农业稳产高产。”该负责人介绍,通过水闸与泵站工程的优化调度,加快了水体流动,增强了河网水体自净能力,有效改善了区域水环境。
按照“建管并重”的要求,在今年汛期到来前,乍浦镇农业农村办督促对圩区的闸门、水泵、钢丝绳索等进行了全方面保养,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检查及试运行,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同时,全面推行圩区工程规范化管理,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巡查,确保水闸、堤防、泵站在大汛期间安全可靠运行。
近日,乍浦镇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组织开展了2021年乍浦镇防汛防台应急演练,镇防指办、村(社区)应急抢险队、民兵应急抢险队、尖峰救援大队等50余人参加了演练。“通过防汛演练,各抢险队人员熟悉了各种应急设备的操作,提高了各单位对防汛防台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在汛期来临时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抢险救援工作。”该负责人表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