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湖区首夺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

2022年0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本报讯

昨天下午,在全省建设新时代美丽浙江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推进大会上,南湖区获得“2020年度美丽浙江建设优秀区”荣誉称号。南湖区领导朱苗、张培新、俞海福、沈金华、孙卫斌在南湖区分会场参加会议。

生态环境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份优异“成绩单”的背后,是多年来南湖区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的执着探索,全力以赴开展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打好“碧水提升战”“蓝天保卫战”“清废攻坚战”三大战役,让生态绿色画卷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精准施策

“三五共治”撬动绿色崛起

大地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5月的南湖绿色不断延伸,生态文明底色更加鲜亮厚重,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几天,走进大桥镇胥山遗址公园,可以看到这里的山浜水生态修复项目正在进行中,通过明渠改建引流、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等工程,系统提升河道“颜值”。去年,南湖区以成为全省13个水生态环境示范试点区为契机,全域构建水生态试点格局,积极打造示范项目,创新开展“四塘”整治专项行动、“美丽河湖”资源库扩容升级、加速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一套“五水共治”组合拳加速刷新南湖区水环境“颜值”。去年,南湖区市控以上断面Ⅲ类水比例从2018年9.1%跃升至90.9%,创历史新高,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

蓝天白云的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今年2月,南湖区全面完成工业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全区37台需要实施低氮改造的燃气锅炉已全部完成改造,为蓝天“减负”。去年以来,南湖区通过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等“四大结构”调整,开展锅炉综合改造、全面落实施工场地扬尘治理“七个100%”等工作,实现精准治气。去年,南湖区AQI优良天数提升率和PM2.5改善率居全市第一。

打造“无废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更优良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1月,南湖区已实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100%,工业固废利用处置率100%,“无废城市”建设在全市领先。这离不开南湖区加大对危险废物归集中心、工业垃圾收集转运中心等一批固废项目的建设和使用,并通过进一步强化监管手段、拓展平台功能、加强固体废物监管,健全了工业危险废物环境监管体系。

改革创新

生态屏障越筑越牢

5月17日,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分局创新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互看互学互促”活动,由企业代表、民间闻臭师、环保专家、执法人员等组成的督查团,以不打招呼的形式开展督查,企业从督查中互相汲取“营养”,从存在的问题中发现不足,全面提升企业环保主动性。

嘉兴是红船起航地,作为主城区的南湖从来不缺创新精神。去年,区生态环境分局与海盐、嘉善签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至此,南湖区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全覆盖,上下游两地政府通过协议的方式,共同维护流域生态环境安全。

为做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相协调相促进这篇大文章,2008年,南湖区创全国先例,举行首次排污权指标拍卖会;2012年,南湖区首次举办排污权网络电子拍卖会,开创排污权“网拍”先河;2018年,南湖区进一步优化排污权拍卖流程……为优化排污权交易制度大胆尝试,构建具有南湖特色的环境制度体系。

在探索的道路上,创新举措还有很多。为了破解环保督察工作中的盲点、堵点,南湖区创新运用科技力量,将无人机、无人船、自动站等智能设备和平台嵌入智慧化协作管理新模式,遥感监测抓拍尾气超标车辆只需1秒、无人机实现云上盯“污”、无人船排查水下问题和隐患……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加入到环保力量中来,发挥着它们的独特作用,使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和治理更具“科技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