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气污染防治智慧化管控平台建设在秀洲的探索浅析

2022年0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钱蓓莉

环境空气质量事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秀洲区积极探索大气污染防治智慧化管控平台建设,大力推进科技治气、精准治气,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

秀洲区建设现状

推进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布局全域大气污染防治监控网络。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1个;对8主体分别建成PM2.5、PM10等自动监测点;完成油车港植绒行业和王江泾中区等2个重点区域大气特征污染因子监测站建设;建设空气边界站1个。

推进排污企业监控管理,强化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强化工业污染源监管,重点关注区域内污染较重的工业企业,加大监控力度。开展大气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安装和臭氧排放严抓严管,实时调度各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数据,一旦发现污染超标,从严从快处理。

建设餐饮油烟在线监控系统,推进城市烟尘治理。为促进餐饮行业油烟达标排放,确保净化装置高效稳定运行,提升餐饮油烟废气污染物监管和监测水平,建设餐饮服务业油烟净化设施实时在线监控平台。

建设秸秆禁烧智慧管控平台,深化农村废气污染治理。依托秀洲区五镇两街道所覆盖的基站铁塔资源,开展区域农田秸秆焚烧实时监控,真正实现从“人防”向“人防+技防”的跨越。日常可依托平台开展台账记录、执法和秸秆焚烧处置,在重要峰会和夏秋收时节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协作,全天候监督管控,确保秸秆焚烧零发生率。

尽管各项建设不断推进,但秀洲区仍存在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点位布置不多,宏观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不准;重点防治领域实时监控设置较少,微观领域污染情况掌握不清;各大气污染防治监测平台各自为政,综合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对策和建议

加快推进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选取更多有代表性的点位,科学增加监测覆盖面,尤其是要增加对重点工业园区和重点污染领域的空气质量情况实时监控点位设置,实现空气质量宏观和重点微观领域实时监控全覆盖,实现从村、镇、街道空气质量监测“神经末梢”到区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大脑”的连接贯通,切实提高区域空气质量监测准确率。依托监控网络,开发城市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发布系统,将实时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使公众及时了解居住地环境空气质量,实现大气污染智慧化防治服务民生。同时,探索预报功能,实现在区域性污染天气出现前向社会预警功能,为相关部门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赢得主动权。

加快重点领域监测扩容提质。工业、移动源、城市扬尘烟尘等重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既要在引进先进治气设备和在线监测设备、增加在线监控点位设置上下功夫,也要提升监测设备质量上下功夫。还未设置科技化手段的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引进专业监控平台和治污设备,加强对个别污染事件的专业分析。已建立专业化监测平台的污染防治重点领域,要进一步扩容监测点位,加大监测覆盖面,尽可能多地将区域内污染源纳入监控范围,以最大程度发挥监控平台作用。对于各领域在线监测设备和前置污染物净化设备,根据对基层企业的调研反馈,建议由市级以上层面统一操作,通过组织相关环保专家评审,选取较好的设备生产厂家,建立“建议采购目录”,供企业在安装在线监测设备或空气净化设备时从目录中选择,以确保设备质量的稳定性,且采购厂家目录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每年进行更新。

加快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智慧管控一体化平台。通过技术攻关,攻克各治气平台间的技术壁垒,实现互联互通,整合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和各重点领域监测平台资源,实现整体空气质量和个体污染情况的联动分析,提升区域整体大气污染防治水平和突发性污染事件分析应对能力。同时可考虑整体接入城市监控网络,以便现有平台有效运用于环保、公安、司法、城市综合管理、农业水利、自然资源规划等领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