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6年以来,嘉兴经开区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圆满完成了“十三五”生态环境各项考核指标任务。全区生态示范创建实现重大突破,顺利完成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迎检任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辖区的生态“颜值”和环境“气质”双双得到提升。
水、气环境质量
实现“满堂红”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十三五”期间,嘉兴经开区大力开展“污水零直排”创建、河道水质提升工程,实现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连续3年保持优秀,全区3个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年均达到Ⅲ类水。Ⅲ类水以上地表水断面占比从2017年的33%提升至2020年的100%,贯泾港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从2016年的25.5%提升至2020年的100%,并全年保持。
与此同时,2020年,全区实施监测的97条河道(湖泊)达到Ⅲ类水的河道占比65%,河道平均水质达到Ⅲ类水;出境断面平均水质达到Ⅲ类水,高锰酸盐、氨氮、总磷3项指标分别为4.1mg/L、0.59mg/L、0.185mg/L,同比改善6.1%、9.7%、21.2%。
在大气治理方面,“十三五”期间,嘉兴经开区基本消灭了“黑烟囱”问题,并大力推进工业废气整治,全面深化VOCs治理,全面清零黄标车,加大老旧运营货车淘汰力度。2020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7.2%,PM_2.5浓度达到2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较2015年提升了23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示范创建
实现“零”的突破
“十三五”期间,嘉兴经开区坚持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美丽经开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改善城乡人居生活环境。
2019年,该区积极部署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顺利通过国家级、省级专家论证,出台《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十大攻坚行动”方案》,落实项目85项。
同时,该区又以“美丽河湖”创建为基础,完成辖区内4大主河道疏浚工作,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完成茶园港片区、新“七一”港和长纤塘的市级“美丽河湖”创建;严格实施战略和规划环评,率先实现“区域规划+环境标准”环评审批全覆盖,减少项目落地时限;深化落实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倒逼企业走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之路,着力推动生态示范建设跃上新台阶,打造一批美丽经开的“先行者”。
圆满完成两轮中央、省级
环保督察迎检任务
“十三五”期间,经开区顺利完成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省级环保督察迎检任务。其中,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期间,经开区共收到26件信访件,其中重点件2件、重复件4件;2019年,省生态环保督察期间,经开区共收到信访件21件,其中重点件4件、重复件6件。这些信访件全部完成整改,办结率100%。
为建立起长效生态保护机制,嘉兴经开区紧盯弱项补短板,通过以“河长制”促河长治、以“公示牌”下军令状、以守夜人护“平安夜”三大举措,确保生态环境优化提升。2020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启动以来,该区收到的信访件数量较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下降71.8%,较省级生态环保督察下降65.1%,群众生态满意度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蝶变跃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