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澜
近日,嘉兴市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通报了2020年度优秀集体和个人名单,南湖区新丰镇荣获嘉兴市2020年度生活垃圾分类先进工作集体,成为南湖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垃圾分类关系着千家万户,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去年,新丰镇从垃圾分类设施设备提档升级、线上线下齐宣传等方面着手,“软硬兼施”逐步提高辖区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水平,全力抓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
面对镇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和问题,去年新丰镇对农村范围内的1.1万套垃圾桶进行更新换代。新“上岗”的垃圾桶不仅容量是以前的2倍,底部还用水泥浇筑了一整块基石,而且还在四周安装了不锈钢支架,遇到刮风天气也不怕刮得到处飞,颜值也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新丰镇还结合“垃非”大数据平台,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量的精准把控。
农户家门口的垃圾桶实现了更新换代,城镇居民小区同样也实现了“智”的飞跃。去年,新丰镇共有10个居民小区实现垃圾智能收集,大大提升了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准确率。智能定时定点回收房配备红外线、24小时监控、洗手台、自动贩售机等,与“垃非”系统紧密相连。同时,智能定时定点回收房还安装了一套特殊的“除气”管道,能有效去除密闭垃圾屋内的恶臭气体,并添置了紫外灯、灭蚊灯等。此外,每个智能定时定点回收房还配备专业劝导员,清洁好内部设施。回收房早晚各开放三个小时,实现居民日常生活垃圾投放定时定点,便于集中收集处置。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目前这10个居民小区现已形成稳固的投放习惯,借“智”提升垃圾分类准确率。
新丰镇不仅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下功夫,而且在餐厨垃圾处理上动脑筋。在丰北菜场旁,该镇设置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神器”,扔进去的餐厨垃圾,通过生物分解可变成达到可排放标准的水,路过的老百姓表示,这在从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目前,该处理站日处理易腐垃圾量可达2.5吨,能满足新丰镇丰南、丰北社区两大农贸市场和镇区全部饭店以及菜场北侧20余户农户所产生的易腐垃圾处理,有效扩大了新丰镇易腐垃圾就地处理的覆盖面积和处理量。
除了提升垃圾处理的设备,新丰镇还采用“撤桶进箱+定时定点”的方式,探索解决“居民投放准确率”问题。在居民日常生活垃圾分类方面,新丰镇已完成建设丰南街垃圾分类商业示范街,将镇区范围内24条定时定点道路上的200个沿街垃圾桶全部撤除,同时与沿街商户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每天上午、下午固定时间段内,垃圾清运车上门收集垃圾。“以前垃圾桶沿街设置,天一热腐烂的臭味就很重,既影响环境也影响路人,现在垃圾桶撤掉了,垃圾也是准点有人来收,我很支持这一做法。”沿街商户李先生由衷地说。
针对镇区范围内无物业开放式老旧小区各类桶多的问题,新丰镇前期与社区及第三方进行了实地踏勘确定点位,在镇区范围内设置了55个撤桶进箱点。“撤桶一开始居民肯定不适应。后来,我们每天进小区宣传,现在居民逐渐养成习惯,有了定点投放的概念,只需要上午上班时随手带出来,晚上出门散步顺手带出来,扔到集中投放点,垃圾乱扔的现象就减少了很多。”丰南社区劝导员表示。通过全面撤桶进箱,新丰镇形成了垃圾桶港湾式分布的独特风景。
为全力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逐步提升辖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新丰镇除了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以外,还在“软件”上下足了功夫。日常宣传主要以公示栏、讲座、电子海报(宣传屏)、微嘉园、抖音等形式为基点,对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实施对象等项目进公布,同时在浙江在线、嘉兴日报、读嘉App、禾点点等主流媒体上报道垃圾分类先进事迹;线下则全面落实专业垃圾分类劝导员专职队伍,借《嘉兴市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宣传,督促居民知法、懂法、守法,提升新丰镇居民垃圾分类法律意识,让居民更快地适应分类模式的转变。
经过前期一系列努力,新丰镇已成功创建镇北村、竹林村2个省级垃圾分类高标准分类示范村,净相村、永丰村等5个区级示范村;御翠花苑、东方润园2个省级示范小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