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嘉因水兴,九水连心

2022年0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嘉兴因水而生,因水而兴,以水为魂。

这里水网纵横,土膏沃饶,是鱼米之乡,“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

这里的人爱水,亲水,傍水而居,人亦如水,“士美民秀”。

这里的水文化传承千年,滋养着生生不息、水汽芬芳的江南文脉。

正在进行的“品质嘉兴”大会战,匠心打造“九水连心”。

这既是嘉兴的城市肌理和空间形态,也是一种自然和生态景观,缓缓流过这座江南水乡,润泽每一片土地。

这又是嘉兴文化复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缓缓流过城市的千年岁月,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往事和记忆,也是群众生活的空间和城乡融合的纽带。

这座与水共生的城市,因水而美。

今天,“九水故事会”带你走进水的故事,听听这座城市将用水谱出怎样的新乐章?

两岸花堤,一路亭台,感知嘉兴人文记忆

嘉兴,东临大海,南倚钱塘,北负太湖,西接天目之水,辖城内更是水网纵横,古有“八水绕禾城”之说。

以嘉兴城为中心的八条河流是“四进四出”,海盐塘、长水塘、杭州塘、新塍塘是来水,苏州塘、长纤塘、平湖塘、嘉善塘是去水,嘉兴城有四座城门,春波、通越、澄海、望吴,城门又分水门和旱门,水从澄海水门和通越水门进城,从望吴水门和春波水门出城,嘉兴因而成为杭嘉湖平原中心的水上枢纽,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格局。

这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故事。

“两岸朦胧桃李花,一天风露属渔家。小船卧听棹歌去,行到鸳湖月未斜。”这是清初诗人查慎行笔下的长水塘。长水塘,本名长水。传说,秦始皇巡游途经吴越相交之地,听到当地童谣,“水市出天子”,又见到果真有人“乘船交易”,形成了“水市”,正应了童谣,就令囚徒掘地成河,断其龙气,这便是长水。

杭州塘也是人文荟萃。这里有赫赫有名的三过堂、东坡煮茶亭。三过堂,得名自“东坡三过本觉寺”,苏东坡在江南为官期间,多次到访嘉兴,三次造访郊外本觉寺的文长老,作诗三首。这里还有乾隆南巡的驻跸大营,乾隆在《舟过嘉兴》中说“漫陟高楼传八咏,独欣旧馆号三过”,每次经过嘉兴他都要到三塔景德寺巡游,对寺中东坡煮茶亭自然是欢喜无限,后来索性将景德寺改名为茶禅寺,于是便有了嘉兴人心心念念的“南湖八景”之一的茶禅夕照。

说起“南湖八景”,除茶禅夕照外,南湖烟雨、杉闸风帆、汉塘春桑,禾墩秋稼等都在“九水连心”之畔。

所谓“九水连心”,是指由南湖区域和老城区构成的城市核心,以及杭州塘、苏州塘、新塍塘、长水塘、海盐塘、平湖塘、嘉善塘、长纤塘、长中港等九条放射状水系,构成的中心城市空间结构。

4月23日,“九水连心

家的方向——一封嘉(家)书星空朗诵会”在“九水连心”景观提升工程示范段——长纤塘样板段举行,嘉兴市城市总规划师沈磊在致辞时说,嘉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江南水城。在规划设计前期,他们曾研究过世界著名的因水而生的城市,威尼斯称水城,也不过是180多条水,嘉兴却有1400多条水,嘉兴令人震撼的不单是水的数量,更在于水的独特形式。九条大型水系汇聚在以南湖为中心的心脏,“九水连心”由此产生。

“九水连心”项目,围绕“一年成形、三年成景、五年成势”的总体目标,做绿化、亮化、文化、活化、净化五篇文章,包括九水景观工程、水环境修复工程、水上巴士(水乡碧道)、运河文化长廊三塔片区开发建设、滨水休闲运动项目、水上旅游项目,以及真如塔恢复工程、东塔景区建设项目、文杉大运河文化活力区建设三个储备项目共九大类项目。

两岸花堤,一路亭台。

这里有长虹帆影,百花映秀,桑竹硕果,鸟语蛙声,也有吴越烟雨、吴侬船歌,浪漫诗意、家国情怀。

未来当你行走在九水畔,不仅能与花径绿道相伴同行,还能通过水岸码头、驿站,与水嬉戏,乘坐水上巴士,人在水中行,“移步观景”,你更能感知嘉兴的人文和历史。

九水连心景观工程,将促进“九水连心”的蝶变跃升,在历史的基础上,创造更多承载嘉兴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的公共文化空间。“九水连心”希望综合打造嘉兴这张创新驱动的名片,吸引创优创新的空间,汇聚在九水两岸,成为嘉兴发展的动力空间。“九水连心”将是以秀水泱泱、文风雅韵、国泰民安来体现嘉兴独特的城市名片。

重现水清岸绿、碧水绕城的嘉兴风貌

垂柳飘荡,晴云轻漾,白鹭低飞,水草摆动,缓步于南湖之畔的绿道,可见水中倒映着天光云影、河畔亭台。不知从何时起,南湖的水变清了,南湖的水体提升显著。

南湖南北长、东西狭,水面面积为0.58平方公里(约860亩),是嘉兴市区主要河流蓄泄的枢纽。

如何改善南湖水质?这是摆在嘉兴面前的一道难题。

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湖保护,2017年施行《嘉兴市南湖保护条例》,对南湖从水域到陆域,从环境到资源,从预防到管控,规定了相应的保护条例,并建立专门执法机构落实长效管理。

南湖治理是“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纳入“十三五”水专项——嘉兴市水污染协调控制与水源地质量改善。

中国环科院、同济大学、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嘉兴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研究院历时三年(2018-2020),形成了《嘉兴市南湖水质提升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并通过了国内领军院校专家的咨询论证。

南湖生态治理工程作为庆祝建党百年、提升南湖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市组成专班,全力推进项目的实施,同时也得到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厅的大力支持。

……

治南湖水,嘉兴坚持三个指导思想:“自然优先”,注重沉水植物恢复与重建;“因势利导”,即限入湖流量,引清降浊;“和谐协调”,确保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点面结合,远近兼顾。

嘉兴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查人光说:“我们通过生态补水,实现水量优化调控,清淤15.32万立方米,水下微地形改造1.98万平方米,沉水植物修复14.81万平方米。”如今的南湖水底俨然一个“水下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水体透明度也随之提升。

回望南湖治水之初立下的目标:近期(至2021年7月):透明度100厘米,沉水植物覆盖率25%,水质主要指标达到三类;远期(至2025年):透明度大于100厘米,沉水植物覆盖率大于30%,水质指标达到三类,湖区实现生态自然良性循环,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

目前,近期目标已然实现,其中南湖水域整体透明度更是达到了120厘米以上。

水是“九水连心”的灵魂。南湖治水初战告捷,其经验如何延伸至“九水”?

嘉兴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萍说:“目前,南湖治水的部分技术正在中央公园、外月河、竹桥港、放鹤洲公园4个示范区进行试水检验,这将为接下来‘九水’治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近期,嘉兴市出台《夯实生态绿色基底建设碧水嘉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计划用5年时间,全面开启嘉兴市域水系重构,重现江南水乡原生态水系景观与风貌,其中提及“到2023年底,嘉兴市本级‘九水连心’河道初见碧水成效。”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肯定包括了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土壤贫瘠、水体浑浊不是我们的追求,高水平的小康一定是土壤肥沃、水清岸绿的,这是我们不断努力、继续前进的方向。”查人光说。

水上巴士:让嘉兴水文化活泛起来

“鸳鸯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溪烟……”这是清朝诗人吴梅村的《鸳湖曲》,写的恰是春天放船游南湖的场景。

嘉兴是江南水乡,曾经乘船出行、游玩是水乡人的生活常态。嘉兴先贤不乏相关诗词,朱彝尊有《鸳鸯湖棹歌》百首,何为棹歌,就是船歌。

近几十年来,陆路交通高速发展,水路交通的功能逐渐减弱。如今,“九水连心”工程的实施,让乘船出行的水乡风景再一次回归市民视野。

“品质嘉兴”大会战提出“九水连心”的城市格局规划,如何做好“九水”活化这篇文章,让嘉兴水文化活泛起来?水上巴士不失为一个好的切入口。

嘉兴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河道纵横。

河道总长1.25万余公里,骨干河流57条,有定级航道224条,航道里程1973.74公里,航道沿线历史文化资源、自然景观资源丰富。

其中,“九水连心”项目以南湖及内环城河为核心,放射状向外连通,北郊河范围内共有9条航道,长度56.2公里。

在学习借鉴杭州、苏州水上巴士营运经验的基础上,去年9月29日,嘉兴市区开通了环城河和杭州塘两条九水巴士体验试运行航线。

环城河线的营运时间是7点30分到17点30分,途经七一广场码头、南门头码头、船文化码头、月河码头,再返程至七一广场码头,全程约70分钟,全日运营12个班次;杭州塘线的营运时间是7点35分到17点35分,途经七一广场码头、梅湾街码头、三塔码头、金都景苑码头,全程约35分钟,全日运营16个班次。

九水巴士采用时刻表的营运方式,准点运行。时刻表会通过嘉通行App等信息系统进行发布,乘客能够获得准确的船只到码头时间,方便市民乘坐。九水巴士营运至今,已有15万人次的客流量。

去年11月,为了更好地开展九水巴士的投资、建设、管理和经营等工作,嘉兴市九水巴士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隶属于嘉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相较于陆上交通,水上巴士给市民带来不一样的交通出行体验,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城市拥堵现象。嘉兴市九水巴士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青松说:“九水巴士目的是让市民真正受益,对乘客来说,他们可以从船上看岸上的风景,沿河有绿道,有不一样视角下的城市风景。同时,水上巴士本身也是岸上市民眼中的一道风景,有一种‘你在船上看风景,我在岸上看你’的感觉,这样的出行体验是令人舒适和享受的。”

7月1日之前,水上巴士苏州塘线也将正式运行。接下来,更多的水上巴士将出现在“九水”之上。嘉兴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罗谈到,实际上水上巴士不仅仅存在通勤的功能,作为一种载体、一种交通工具,它在日常休闲、旅游观光等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今后,我们将探索提供会务、船宴等主题式航线,逐步实现多元化的运营项目,力争与‘九水’景观体系形成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的局面。”

除了已开通的环城河线、杭州塘线以及即将开通的苏州塘线外,“九水”的其他航线也将陆续铺开。王罗觉得未来眼光可能走出三环,在缀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基础上,致力于形成水路公共交通的综合网络,比如可以探索经嘉善塘到西塘的航线,经杭州塘去桐乡乌镇的航线,以及发展水上的士等,这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行船于水,水波荡漾,“卧柳虽多不碍船”,“两岸新苗才过雨”,或将成为禾城常态化的城市风景。

水上体育:运动健儿击水逐梦

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嘉兴如是,嘉兴体育也如是。

步入嘉兴市体育局,你会发现一面名为“嘉兴冠军榜”的荣誉墙,细细看来,水上运动的冠军占据了大多数,以率领国家队队员摘得中国赛艇首枚奥运金牌的教练员曹棉英领衔。

如果说荣誉墙上闪耀的是嘉兴体育已有的光辉成绩,那有一条塘河上的运动风景则蕴含着嘉兴体育的未来。那条塘河的名字叫“杭州塘”,那运动的风景便是六七十名嘉兴市少体校的运动健儿。

杭州塘,嘉兴“九水”之一,亦称“嘉杭运河”,以嘉兴市区环城河西丽桥为起点,经桐乡石门、崇福到杭州市余杭区,河面开阔,航道畅通。

旧时这里就有“三塔踏白船”竞渡的习俗,踏白船也称摇快船,是一项盛行于江南水乡的民间水上竞技,起源于祭祀蚕神。据说其名与岳飞有关,宋代抗金名将宗泽因赞赏岳飞的才能与忠勇,任其为“踏白使”,为鼓励赛船者以岳飞的无畏气概参加竞渡,故得名。每年三月十六蚕神生日,四乡八里的蚕民便摇船云集三塔塘,逐水竞渡,结乡情,备春耕。

“杭州塘是天然的训练场,它的河面有80到120米宽,又有很长的直道,很适合我们的皮划艇、赛艇运动员作基础性训练。”嘉兴市体育总会秘书处处长朱惠明说,但是杭州塘并不是一直以来都如此,有一阵子部分水域淤泥堆积,运动员在划桨时会触碰到淤泥,也发生过桨断裂的情况,好在前几年政府大力开展治水工作,对河道开展了清淤疏浚,这种情况也就没有再发生过了。

运动健儿击水逐梦固然重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也非常重要。因此,嘉兴市体育局很早就提出了要发展滨水和水上休闲健身项目,近年来,以西南湖水域为主,组织开展水上运动项目的普及推广和举办群众性水上项目比赛。

西南湖位于嘉兴中心城区西南,呈东北—西南走向,水面长度560米,水面最宽处400米、最窄处230米,水体质量较好,水位稳定,水面视野开阔。

目前,端午文化节龙舟竞渡、踏白船表演赛、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等项目都在此举行。这两年,嘉兴船艇类运动项目基本技术、技能的培训,桨板救生等水上公益培训也汇聚于此。西南湖俨然已成为嘉兴“水上体育”的热点区域。

朱惠明说,为了保证市民的观湖视野更开阔,能够更好地欣赏龙舟赛、踏白船表演以及日常的水上体育运动,园林部门对沿湖绿化进行了整理,降低了灌木绿植的密度,保留大型乔木、低矮灌木和草坪。

“九水”是嘉兴人民的“九水”,如何做好“九水”文章,更好地福泽于民,需要大家集思广益。

“根据‘九水’水域沿线实际,因地制宜,点睛补缺,健全和完善全民健身设施,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朱惠明希望在“九水”沿线区域选择水面开阔、视野好,水体质量相对较好、水位稳定的地方,建设岸上配套设施场地,比如完善群众水上健身所需的更衣冲洗、卫生设施、停车场等;扩大“九水”滨水区的空间,确保该空间内能够建设游步道或骑行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笼式足球、篮球、气排球、网球等滨水室外运动场地;“九水”沿线区域的公园内精选几个点建设下水河埠,供水上船艇类、游泳、桨板救生训练等项目需要时使用。

不久的将来,随着“九水连心”项目的推进落实,一幅幅水上体育的运动画卷将亮丽铺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