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嘉兴港区财政以“真金白银”助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022年0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本报讯

让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这是嘉兴港区一直努力的方向。记者日前从嘉兴港区财政分局获悉,2020年,嘉兴港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投资总额达4.9亿元,同比增长14.5%,投资强度列全市第一,与此同时,在财政支出中,港区将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全年财政投入逾1.2亿元。

良好生态环境,普惠民生福祉,而守护生态环境离不开资金支持,为此,嘉兴港区财政分局积极配合好港区“两无一化”、“五水共治”、固废整治等重点工作推进,为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提供资金保障。

水污染防治是嘉兴港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自去年以来,嘉兴港区财政分局继续将治水工作作为财政投入重点,着力于治水重点项目的协调推进,在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推动圩区自动化工程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并在资金政策、项目管理、预算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加强协调,全力推进各类重点事项。据统计,嘉兴港区财政共投入“五水共治”专项资金6566.78万元。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不断创新机制,使财政资金支出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到位。我们通过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职责,分项确定财政资金绩效目标,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事前、事中、事后’评价,并联合税务部门,梳理相关财税优惠政策,优化、整合、归并现有财政‘涉水’专项资金,采取财政拨一点、银行融一点、企业捐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等方式筹措建设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嘉兴港区财政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久前,国家第二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园区名单出炉,全国共有46家园区榜上有名,浙江省仅有两家入选,嘉兴港区名列其中。2020年,嘉兴港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3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1%,PM2.5浓度为27μg/m^3,同比下降15.6%。这些荣誉及一组组数据表明,嘉兴港区的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

据悉,为了给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财政支撑,去年,嘉兴港区共安排“五气共治”专项资金1230万元,在全国率先推出园区“两无”创建工作,创新组建“民间闻臭师”队伍,坚持“以百姓的鼻子为最高标准”,让“民间闻臭师”全程参与“无异味企业”的创建和验收。

嘉兴港区还建立财政激励机制,出台了《嘉兴港区创建“无异味企业”奖励办法(试行)》,对每家开展创建的企业,财政资金予以环保投入50%的奖励,奖励单家企业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为确保治理成效,奖励兑现分3年执行,同时对纳入创建计划未能按时成功创建“无异味企业”或“无异味企业”称号被取消的企业,各类财政奖励政策实行一票否决,引导企业实现经济和环境双重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为加强源头防治,进一步防控柴油货车尾气超标造成的大气污染,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去年,港区财政对柴油车补助资金达384万元。

“此外,我们还进一步推进部门间‘最多跑一次’改革,尤其是部门间高频办事事项,通过精简材料,简化和优化办事流程,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可预期性的办事指南等,让‘数据跑’代替‘人工跑’和‘来回跑’,让财政‘真金白银’更快、更高效地助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嘉兴港区财政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