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索拉里斯星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靖振忠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关于本书】

波兰科幻大师斯坦尼斯瓦夫·莱姆代表作,以诗意笔触和深邃哲思触探人类认知边界。人类追寻着地外文明的蛛丝马迹,遇见了索拉里斯星的蓝色大洋。它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类的忧伤与迷惘、恐惧与执念。而它本身是什么,人类却永远也无法知道。

【精彩文摘】

索拉里斯

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天体

索拉里斯被人类发现是在我出生前将近一百年的时候。这颗行星围绕着两颗恒星运行,一颗是红色的,另一颗是蓝色的。在它被发现后最初的四十多年里,没有一艘飞船靠近过它。当时,加莫夫—沙普利假说被认为是毋庸置疑的,它断言围绕双星运行的行星上是不可能有生命产生的。由于围绕彼此旋转的两颗恒星引力场之间的互相作用,这些行星的轨道总是在不停地改变。由此而产生的摄动将会使行星的轨道交替收缩扩张,如果真有初始生命出现,它们将被辐射的酷热或冰冻的严寒无情消灭。在索拉里斯,这些变化的周期是数百万年,从天文学或生物学的尺度上讲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因为进化需要数亿年,甚至数十亿年)。

根据最初的计算,在五十万年间,索拉里斯将逐渐移到距离它的红色太阳不到半个天文单位的地方,然后再过一百万年,它便会落入那个炽热的无底深渊。

但仅仅过了十几年,人们就发现,索拉里斯的轨道并没有显示出预期的变化,而是好像恒定不变,就像我们太阳系中行星的轨道一样稳定。

于是人们重新观测和计算,这一次做得极为精确,而其结果只证实了人们已知的事实:索拉里斯的轨道的确应该是不稳定的。

人类每年都会新发现数百颗行星,它们会被添加到一个巨大的数据库里,附带上几行描述它们基本运动特性的注解。索拉里斯本是这些行星中不起眼的一员,现在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天体。

于是,在这一发现的四年后,奥滕舍尔德考察队进入了它的环绕轨道,并从“拉奥孔号”和两艘陪同的辅助飞船上对它进行了仔细的勘察研究。这次考察算是临时侦察,特别是由于他们缺乏着陆能力。他们在行星的赤道和极地轨道上发射了数颗无人观测卫星,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引力势。此外,他们还研究了几乎完全被海洋覆盖的行星表面,以及从海洋中伸出的少数几片高地。尽管索拉里斯的直径比地球大20%,这些高地的总面积却还不及欧洲。这些小片陆地上多是岩石,形似沙漠,不规则地分布在整个星球表面,大部分是在南半球上。同时他们也对大气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里面不含氧气,而且还对行星的密度以及反照率等其他天文指标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测量。正如所料,在陆地上和海洋里都没有发现任何生命的迹象。

现在索拉里斯成了该区域所有观测活动的焦点,而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它显示出一种惊人的趋向:尽管它的轨道从引力上来讲无疑是不稳定的,但它仍然能够使其保持不变。有那么一阵,这件事还几乎变成了一件丑闻,因为有人(为了科学的利益)试图将这些观察结果归咎于某些人的过失,或是归咎于他们所使用的计算机。

由于资金短缺,向索拉里斯派遣正式考察队的计划又被推迟了三年。直到尚纳汉组织了一队船员,并设法从研究所获得了三艘C吨位的科斯莫德罗姆级飞船。考察队从宝瓶座阿尔法星区域出发,在他们到达的一年半之前,另一支考察舰队为研究所将一颗自动卫星体,月神247号,送入了索拉里斯星的环绕轨道。这颗卫星体经历了三次改造,每次间隔数十年,并且至今仍在运行。它收集的数据明确证实了奥滕舍尔德考察队的观测结果:索拉里斯星上的海洋活动非常活跃。

(节选,标题为编辑自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