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秀水泱泱七月的光

2022年01月07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9月20日晚,中秋前夕,月华如镜,皓彩皆同普。

北京,国家大剧院,大型原创舞剧《秀水泱泱》首演。

那是一支舞,在水色氤氲的南湖,在碧波荡漾间翩然;

那是一曲歌,是中国革命的红船,扬帆起航的歌;

那是一首诗,是红船起航地的嘉兴儿女,致敬党的诗……

妙曲穿越时空,舞姿翩翩,江南女子王会悟,在低眉婉转间坚定信念,她柔中有刚,像如诗如画的江南,亲证百年前那波澜壮阔的诗篇——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秀水泱泱,七月的光,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嘉兴女儿,光明侍者,引来红日耀东方

我叫王会悟,嘉兴乌镇人。我这一生,因为心向光明,成为光明的侍者,成为一朵平凡的太阳花,永远向着太阳,永远跟着太阳走。

她是王会悟,嘉兴人,一百年前的夏天,用勇敢果决与细致周密,精心守护着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

她是孔德辛,嘉兴人,一百年后的夏天,用无言的艺术将守护光明的嘉兴故事、中国故事传播到最高的艺术殿堂,向建党百年致敬。

1921年,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王会悟的丈夫李达便是其中的先行者,他负责中共一大的筹备工作,王会悟作为他的助手,恰如其名,成了“会务总管”,承担了各地代表在上海的食宿、开会地点、安全警戒等工作。

出生在嘉兴乌镇的王会悟,有着一个开明的父亲,自幼得以在私塾中与男孩子一起念书,与维新人士一起谈论时事,她的同学中就有沈雁冰,也就是后来的一代文豪茅盾。

她如那个时代的新青年一般,接受新思想,与旧礼教抗争,心向光明,辗转乌镇、嘉兴、湖州、上海各地。她在上海寻求妇女独立解放的途径,也是在这里,她认识了李达,也认识了那群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新青年。

嘉兴英雄儿女王会悟的青春与朝气,对光明的向往与坚定,被另一个嘉兴女儿孔德辛在舞剧《秀水泱泱》中,一一表达,细腻而充满力量。

《秀水泱泱》是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政府、中国歌剧舞剧院、浙江传媒学院联合出品,桐乡市委、市政府共同参与的红色精品剧,8月3日嘉兴大剧院试演,9月20日国家大剧院首演,中国歌剧舞剧院嘉兴籍青年导演孔德辛担任总导演。

2019年,孔德辛执导舞剧《孔子》在嘉兴大剧院演出,于是,嘉兴人认识了这位孔子后裔,也知道了她是“嘉兴女儿”。

2020年,嘉兴和中国歌剧舞剧院一拍即合,也和孔德辛达成共识,为家乡创排一部红船题材的舞台剧。王会悟,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嘉兴女儿,被家乡人介绍给了孔德辛。

她的影像,她的手稿,她的声音……孔德辛一点点了解王会悟,追寻她的足迹,在王会悟故居,看见她的床,铺着蓝印花布床单,枕头用毛巾盖着,“她离我们很近。”孔德辛结识了王会悟孙女李典,“她说,奶奶就是很平凡的人。”

“一个平凡的女性,托起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孔德辛以此切题,去年8月,开始创作。

王会悟是串联历史的主线,乌镇、上海、嘉兴,三个地点,三个历史节点,王会悟在时代之下对“旧”的撕破反击,对“新”的初试探索,她是争取妇女解放的乌镇“小先生”,也是追求新思想的新青年,更是护卫中共一大的卫士。

她是温婉细腻的江南女子,她与至爱深情相伴,相依共舞,她也是果敢刚毅的青年卫士,有至诚的理想追求,她审慎周密地警戒,在会议中断时提出,“到我的家乡嘉兴去开会怎么样?嘉兴有个南湖,离火车站很近,湖上有船可以租……”买车票、租船、接代表,她细致周到地安排相关事宜。

在历史的天空下,透过舞剧透过她,我们看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也看到了那带领中国走向光明的力量,“一群有担当有信念的人,他们志同道合。所以,我们希望这种正能量,引领、带动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给祖国奉献力量。”这是孔德辛希望通过这部舞剧传递的信念,舞剧除简短旁白外未言一句,一把红折扇、一柄红油纸伞、一艘红船都蕴含着力量。

在每一幕的最后,舞台上的王会悟都笼罩在光芒之下,寓意着“心向光明”,追着光明前行。

秀水湖光,碧波荡漾,大美嘉兴扬帆起航

秀水,湖光,碧波,荡漾,船儿,轻桨。

片片青瓦层层叠叠,格子花窗光影错落。水波氤氲间的烟雨楼台,天青色的少女婆娑弄影,红色的油纸伞朵朵绽放。雨润天青,他们顺水而来,山色湖光,他们指引方向。

舞剧《秀水泱泱》,乘着历史的风烟,带着南湖的烟雨,跨越时空,起舞。

从儿时记忆中浓郁的“乌镇蓝”,到上海新青年充满生机的“青春绿”,再到南湖畔热血与激情的“中国红”,这是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服装设计师阳东霖为《秀水泱泱》设计服装的“三原色”,其中最具有江南韵的就是乌镇蓝了。阳东霖在王会悟成长的乌镇,吹着江南的风,闻着泥土的芬芳,蓝印花布惊艳了他,“一定要用到这个剧里。”深蓝、天蓝、纯蓝、湖蓝……他没有照搬到舞台上,用艺术的手段做了概念和升华,在他的设计中,小脚女人是纯蓝搭配绣花;女学生是天蓝,代表希望和生命力;三姑六婆搭配大面积的黑色,“蓝色的不同用法体现不同人物的气质。”

乌镇、博文女校、上海望志路106号、嘉兴火车站、南湖红船……王会悟人生中一个个重要点位,被《秀水泱泱》的舞美设计秦立运搬上舞台。此次国家大剧院首演的《秀水泱泱》,与嘉兴大剧院试演不同,增加了鸳湖旅馆和烟雨楼的场景,这些场景或具体或意象地被搬上舞台,特别是南湖红船的舞台呈现,与试演相比,做了比较大的调整,以投影的形式,意象地展示。

秦立运曾多次踏访嘉兴,细细捕捉当地特色,他特别喜欢乌镇的格子花窗,“古镇上二楼那一排一排的小窗,很有江南水乡的感觉。”如何在舞台上呈现这些场景,又不妨碍不停流动的舞台,他创造性地以线条勾勒形态,在光影错落间,屋内屋外,同时呈现。

嘉兴的美是水乡之美,南湖的美是烟雨之美,婉约的江南女子,撑着红色的油纸伞,沉浸在舞台灯光营造的碧波荡漾、烟雨氤氲中,这是《秀水泱泱》在国家大剧院首演中不同的韵味。

船儿,轻桨

碧波,荡漾

山色,湖光

说着,梦想

天地,悠悠

山高,水长

征途,漫漫

扬帆,起航

……

一曲清丽空灵、悠扬渺远的《七月的光》,在嘉兴南湖荡出一道道涟漪,如涓涓细流,慢慢沁入观众的心灵,浪漫、唯美,带着梦里水乡的味道,那正是扬帆起航的秀美嘉兴。

七月的光,照亮理想,伴着红船航远方

南湖之畔看秀水,起航之地忆红船。

舞剧最后一幕在南湖。当王会悟撑着一把红伞在“中国红”背景中舞动,守护、见证了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我们相信那时候的她,尤其在听到《国际歌》响起的时候,内心一定是欣慰而澎湃的。”无论是台前幕后的演职人员还是看演出的观众,都被深深地带入到那段峥嵘的革命起航岁月,被七月的理想和信仰之光照亮。

“舞剧非常震撼、非常感人。”王会悟孙女李典在接受采访时说,无数像她祖母一样的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将个人的微薄之力汇聚到一起,形成了最强大的力量。

“我第一次看舞剧,被震撼到了。不说话,用音乐和舞蹈把红船故事讲得那么生动,我被先辈们的信仰深深感染了,热泪盈眶。”一位观看演出的北京在读研究生激动不已。

“这部剧向我们后人完美呈现了红船精神践行者的应有模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标杆。在整个舞剧的排练过程中,我一步一步地向她靠近,一次一次地向她致敬。”9月20日下午,《秀水泱泱》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王会悟的扮演者、90后舞剧演员杨峥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时很动情,“作为当今社会最具年轻力量的一分子,更应该去学习了解我们的先辈曾走过的道路,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秀水泱泱》让这些革命人物重新走进当代人的视野,从一个弱女子、一艘小客船、一群真男儿的视角审视和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和中国革命精神的赓续传承,生生不息。”中国文化报驻浙江记者站站长徐继宏评价说。

而此次剧中的主演很多是青年党员和预备党员,也是和当时红船上一大代表们相仿的年龄,他们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这也预示着中国年轻一代有同样的精神和力量,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托起。”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望历史、展望来路,这是一次极为生动的可视化党史教育课。正如市委书记张兵所说,这部舞剧是嘉兴致敬建党百年的优秀作品,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这部剧让观众领略到嘉兴光荣的革命传统,进而读懂中共一大转移到嘉兴南湖续会的历史必然性;这部剧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鼓舞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嘉兴将以此次首演为契机,更大力度支持鼓励文艺创作,生动讲好红船故事,传承革命精神,用更多文艺精品鼓舞人心、浸润人心、感召人心。”

“这部剧极具时代价值,我们对它寄予厚望,希望以王会悟的革命情怀和红船精神引导激励当代国人,特别是青年一代。”嘉兴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嘉兴以文艺匠心致敬红船初心,在建党百年之际制作推出了一大批文艺精品,作为弘扬红船精神的生动载体。“这次《秀水泱泱》成功首演,把嘉兴致敬建党百年的群众文化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红船依旧,梦想起航。舞剧最后,周迅念白:“我叫王会悟,嘉兴乌镇人。我这一生,因为心向光明,成为光明的侍者,成为一朵平凡的太阳花,永远向着太阳,永远跟着太阳走。”

曲终人不散。秀水,泱泱,主题曲《七月的光》在耳旁久久回荡:“七月的光,像花儿绽放,一瓣一瓣,盛开希望,沐浴风雨,一路芬芳,伴着红船去远方……”

【声音】

“永远向你们致敬!”

在舞剧《秀水泱泱》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峥(王会悟扮演者)

很荣幸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意义重大的一年,以艺术的方式来呈现革命先辈的革命初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

在舞剧《秀水泱泱》中,我非常荣幸地饰演了王会悟先生这位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舞剧《秀水泱泱》以“王会悟”为主线展开,讲述了她作为革命之路上的一分子,用她微小的身躯、庞大的力量,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用她不忘初心的信念、勇往直前的魄力、默默付出的奉献和放在心底的责任感,向我们后人完美呈现了红船精神践行者的应有模样,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标杆。

在整个舞剧的排练过程中,我一步一步地向她靠近,一次一次地向她致敬。就像是一千个读者眼中会出现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相信每个人对王会悟先生都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在我心里,她是一位有思想、有胆识、有魄力的革命者。同时,她也是一个十分平凡的人。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她冲破当时社会思想的束缚,主动站出来争取女性的权益。在中共一大相关筹备、会务工作交与她手上时,她无所畏惧地克服一切困难并且完美地完成任务;在会议地址暴露后,她也坚定地站出来提出了她的想法。也许,当时她并不知道这项保护任务有多么艰巨、多么危险,但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默默守护与付出。她或许不知道当时的决定与守护,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打下了多么牢固的基础,但她奋不顾身、一心为国的精神与内心坚定的信念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我们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们不曾拥有的,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1921年的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充满热血的年轻人,他们坚定地选择了为当时动荡不安的祖国献出他们的力量,哪怕只是一份微薄之力,也能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伟力。

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的《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一文中,首次将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作为当代的年轻人,我们必须牢记并且践行红船精神,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进。作为当今社会最具年轻力量的一分子,更应该去学习了解我们的先辈曾走过的道路,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同样也没有我们现在安定的生活。

也许,在当时动荡的年代,有着无数个像王会悟先生这样默默付出的革命者,他们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一生,铺筑了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为他们心中的理想点亮了一盏明灯。

永远向你们致敬!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秀水泱泱》自8月3日在嘉兴试演以来,特别是此次国家大剧院首演之后,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业界专家学者纷纷点赞。

央视《新闻联播》:该剧以“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王会悟的成长经历和跌宕起伏的人生为主线,以“水”“嘉兴”“红船”等意象的舞剧化解构、舞蹈化呈现,展现王会悟独立、勇敢、好学、担当的形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舞剧《秀水泱泱》以王会悟的独特视角,舞蹈化呈现,带领观众重温红色历史,传承红船精神,在结构、音乐、舞美、服装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

央视《新闻直播间》:舞剧《秀水泱泱》从王会悟的视角出发,讲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步女性追求革命信仰的成长历程,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一批热血青年积极投身共产主义事业,为理想信念、为信仰初心,矢志不渝奋斗到底的豪迈气概和爱国情怀。

CCTV3《文化十分》:《秀水泱泱》通过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成长经历,再现百年前那段开天辟地的红色历史。中国歌剧舞剧院年轻的舞者,用青春热烈的舞蹈语汇,完成了一场与百年前开天辟地的热血青年的隔空对话。

光明网:整部舞剧讲述了中共一大卫士王会悟护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以及她积极投身革命、争取妇女解放的故事,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步女性的成长历程和精神世界。

北京卫视:整部剧的音乐风格以浪漫主义色彩为基调,通过配器、乐器与和声的巧妙设计,让观众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叠,以及革命道路上进步女青年王会悟的平凡与伟大。

《中国文化报》:以重大事件中相对边缘的人物为主角创作的主旋律文艺作品比较少,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些看似边缘的人物身上,可能蕴含着更加丰富的历史内容与戏剧性,因为他们既是历史的“当事人”,又在一定程度上是“旁观者”……以他们为主角进行创作也许能够得到双重收获:历史的与美学的。当然,这样的作品对主创团队的考验也是双重的:历史的与美学的。舞剧《秀水泱泱》就是接受双重考验、追求双重收获的作品。

文旅中国:全剧以“主旋律”贯穿始终,但让“主旋律”活化了。观众站在“她”的视角,见识到各色的“人”……一个我们不曾留意甚至没有过多了解的角色担任本剧的主要人物,折射出来一个时代的一批人……除简短旁白外未言一句,这种“不赘述、不多述”反而能让人在观看的过程中去带入那段历史,在片刻灯光的渐暗下去思考一把红折扇、一柄红油纸伞、一艘红船究竟蕴含的是怎样一种力量。

王会悟孙女李典:舞剧非常震撼、非常感人。虽然舞剧讲述了祖母的个人经历,实际上反映了千千万万个像祖母一样的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个人微薄之力的大场面、大格局。也正是这些力量汇聚到一起,才形成了最强大的力量。

原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于平:看完《秀水泱泱》有三个感受,王会悟是一位见证建党的时代新女性,舞剧是一堂形象生动的党史课,一部创新转化的舞剧攀峰之作。在场景转换上一气呵成,王会悟的性格成长一脉相传,整部剧的形象构成一语中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秀水泱泱》编剧韩子勇:王会悟这个人有戏,值得写,在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一个女性的形象,非常有价值。作品达到了这个目的,结构、情节、叙事非常果断,紧紧围绕王会悟,把她人生最重要的巅峰时刻写出来,这很难,舞剧呈现超出我的想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