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95后“戏痴”张艾嘉:用热爱成就戏剧人生

2022年01月10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张良娜

若是提起张艾嘉这个名字,相信一些“70后”“80后”并不会觉得陌生,有的人自然而然联想到的是她当年演唱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爱的代价》。而在嘉兴,也有一个张艾嘉,他既不是影星,更不是歌手,而是一名从小就酷爱中国戏曲的越剧演员。

张艾嘉出生于1997年,虽然年龄不大,但他拥有14年越剧学习和表演的经历。如今,张艾嘉已是上海越剧艺术讲习所(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同时,他还斩获过“白玉兰”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小就与越剧结缘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张艾嘉与越剧结缘,就是对这句话最好的印证。

张艾嘉是嘉善县天凝镇洪南村人,小时候,张艾嘉的奶奶经常带他去村里看戏,渐渐地,他就喜欢上了越剧。“那时候我还很小,根本不懂什么是越剧,只是觉得越剧这种表演形式很好玩,曲调也很好听。”张艾嘉表示,以至于那时村里只要有越剧表演,他就会逢演必到。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由于格外喜欢越剧,当时还在上幼儿园的张艾嘉经常会跟着模仿,每回台上的演员怎么唱,他也就跟着学,有时候还学得像模像样。

其实,张艾嘉对越剧的喜爱,并不是一时的兴致使然。比如说,小孩子大多数都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张艾嘉不一样,有一次,老师叫班里同学带上自己最喜爱的DVD碟片到幼儿园里播放,其他同学带来的基本上是动画片方面的碟片,唯独张艾嘉带来两张越剧碟片。

此后,张艾嘉上了小学,他也慢慢对越剧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不但琢磨越剧的唱腔,也探究越剧背后的历史,到了小学四年级时,还主动报考上海的戏曲学校,立志要当一名越剧演员。

但是,张艾嘉学唱越剧并不顺利,一开始甚至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平时我用课余时间学唱越剧,我父亲还不会说什么,可当他知道我有了报考戏曲学校的想法后,就一下不乐意了。”张艾嘉说,在父母眼里,他是家里的“乖乖男”,但为了报考戏曲学校,当时他竟然也叛逆了一把,和父亲怄起气来。

虽然张艾嘉的想法遭到了父亲的反对,但是家庭中大多数成员对此还是持“赞成票”。“我要报考的是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这是一所有名的学校,为此,母亲和舅舅都很支持我。”张艾嘉说,最终,他自己也很争气,通过努力如愿考上了这所学校。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集结了很多来自周边城市的优秀学生,进校以后,张艾嘉一边要学好文化课,一边还要坚持练功,这样才不会“掉队”。“练功很费力气,一般不到半个小时,全身就被汗水浸湿,就算天气再冷,我在练功时也只穿一件棉毛衫。”张艾嘉说,即便这么辛苦,他也从未想过要放弃。

同时,在文化课学习方面,张艾嘉也十分努力,文化课成绩从起初的班上倒数逐渐达到了中等偏上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艾嘉最终成为一名青年越剧演员。

越剧生涯迎来“高光时刻”

斩获“白玉兰”新人配角奖

自张艾嘉踏上戏曲求学之路后,他凭借对越剧的热爱,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勤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苦练内功,不断成长。

去年,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题之夜暨2020中秋戏曲晚会举行,这一天,可以说是张艾嘉的“高光时刻”。

原来,当天,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各大奖项揭晓,他凭借原创现代越剧《通达天下》喜获新人配角奖。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自1989年创设至今,已历经30届。30多年来,申报剧目2200余台,剧种89个,参评演员3700余名,获奖演员700余人次。“白玉兰”的影响力也从上海、长三角拓展到了全国、海外,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权威性的戏剧奖项。

对张艾嘉来说,“白玉兰”曾经是心中高不可攀的“灯塔”,为此,他克服各种困难,勇敢向前。

在张艾嘉看来,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身为越剧演员,就要演好每一个角色。

原创现代越剧《通达天下》创排的时候,张艾嘉还在校学习,他在剧中饰演的是男主角的弟弟钟志强一角,外在形象充满阳刚之气。这也是他舞台生涯的第一个大戏,虽为配角,但在剧中的戏份很重。

值得一提的是,评委会在给张艾嘉的颁奖词中写道:张艾嘉表演有激情,人物基调把握比较准确。从辅助哥哥创业到兄弟发生矛盾,最后和好合作,这一路的情感起伏表现得可信。在演出中还展现了高难度动作技巧,虽年轻,但不失为可造之才。

“获得这个奖项既意外又激动!”颁奖现场可谓众星云集,作为年轻的越剧演员,张艾嘉觉得获得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不是终点,而是自己更高的起点。

对家乡有着特殊的感情

他用越剧表演诠释思乡之情

家乡,是承载一个人美好回忆的地方,对于张艾嘉而言,他的家乡在嘉善,那里是养育他的成长之地,也是创作灵感的源泉之地,无论走到哪里,张艾嘉对家乡都有着深深的眷念。因此,这些年,张艾嘉也用他热爱的越剧表演传播乡风文明,架起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文化传承的桥梁。

“生于斯、长于斯,嘉善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如一幅幅画卷,镌刻在脑海。”在短视频《张艾嘉的“爱嘉”》中,张艾嘉如是说。

对家乡的至深情感,让张艾嘉不辞辛劳往返于上海、嘉善两地,而在县、镇、村和网络的各级各类表演中,也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如今的张艾嘉,已获得诸多荣誉,算是远近闻名的“红人”,但只要是到家乡演出,如文艺下乡表演、敬老院公益演出等,他都会倾情参与,从不计较经济利益,乐在其中。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张艾嘉平均一年参与的公益演出就有百余场,收获了良好的口碑,也赢得了父老乡亲的喜爱。

2019年10月,张艾嘉主演的《绿袍情》在嘉善影剧院精彩上演,获得了观众的高度好评。这场演出融合了越剧表演、嘉善宣卷和田歌等,演绎了一段从“接官亭”到“留衣亭”的故事。

去年,疫情席卷而来,张艾嘉仅用12小时,就以嘉善宣卷的形式创作,将防疫知识唱出来,起到了宣传防疫的良好效果。同年4月,张艾嘉参演的抗疫文艺节目——越剧开篇《英雄人物数今朝》在上海越剧院第三场抗疫直播公益演唱会现场亮相,当晚多家网站联合参与直播,点击率高达130.65万人次。

“嘉善有好故事,我要用宣卷、用越剧,歌唱原汁原味的乡愁佳话。”在张艾嘉的努力下,沪嘉两地的越剧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