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玩转“非遗+旅游”这里风光别样好

2022年0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最近,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布第一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名单,南湖区的胥山村、三星村、凌公塘主题公园、湘南社区赫然在列。

或置身历史场景解怀古之幽情,或于村居生活中感受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抑或在全区非遗集中展示窗口“一次性”领略众多优秀非遗风采……在4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经过精心设置场景,精心打造节目,非遗的体验性、文化内涵与旅游体验产生了密切联系,不仅增强了游客文化体验,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让参观者在深度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找到了理解南湖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精神文化的密码。

胥山村:与历史相逢

古诗词中留下了许多怀古名篇,读起来总能让人心怀激荡,置身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尤其能激发人们心中的感怀,胥山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宝藏村”。

胥山曾是嘉禾平原上唯一的山丘,相传吴国大夫伍子胥曾在此山练兵磨剑,穿越历史的风烟,这座曾经松涛阵阵的小山已不复存在,但胥山仍然固守着自己的文脉与血统。去年4月,以赓续历史文脉、再现胥山风情为理念,胥山遗址公园一期经过2年的打造惊艳亮相。

漫步该村庄内,随处可与历史相逢。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不仅可以了解伍子胥传说和胥山草堂、檇李之战等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能读到《游胥山赋》、《胥山题壁》等诗词史料,另外当地特色端午活动、民俗庙会活动、历史遗迹点、非遗手工艺也有展示。

在室外空间,磨剑石、吴越清泉、松涛阁、胥山草堂、曲桥流水、拥涛亭等历史景点再现,让整个遗址公园拥有了更厚重的历史感,当然也融入了众多当下文化元素。龙湾码头是端午节龙舟表演、龙舟竞渡的起始点,松涛阁内以元代画家吴镇的《嘉禾八景图》及相关山水、梅花、竹石等作品的展览为主,胥山草堂引进了“蒲华美术馆”,是发展乡村研学游的重要载体。

非遗活态呈现是胥山遗址公园一大亮点,引入了掼牛表演,作为弘扬和传承嘉兴端午民俗文化的主要阵地。山浜龙舟迎端午、特色掼牛闹端午,五彩香囊秀端午、粽情绵绵忆端午……人们在端午节来到这里,可以全景式感受嘉兴端午的浓郁氛围。

“旅居融合乡俗,乡俗传承历史”,未来的胥山还准备了更大的惊喜,目前景区二期建设加快,5年内还要建胥山遗址人文纪念区、文化主题村落群、吴越风情湿地、生态农耕保留区四大区域,推出博物展览、文创基地、文化演出、休闲互动、农业观光五大旅游产品。相信通过玩转农旅融合、“非遗+旅游”,该景区将成为南湖区旅游又一张金字招牌。

三星村:生活着的文化古村

以出产凤桥水蜜桃闻名的三星村,其实还是一个“古迹大户”。三星村历史悠久,村内文化底蕴丰厚,村内共有石佛寺冯氏老宅建筑群、姚家后墩遗址、红旗大队礼堂、三星村砖瓦厂旧窑等11处文保单位。

行走在三星村,700多年历史的老石桥、波光粼粼河道、炊烟袅袅农家小院,每家每户门口的小菜园和大果树……满眼的诗情画意,村民们的田园生活和非遗文化融为一体。近年来,该村注重添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建有三星特色家风馆,增设了“三星古桥-古窑-水塔”游客线路,还在三星文化礼堂开设了三星竹刻工作室,推出体验活动,受到游客好评。

感受三星村“活着的非遗文化”,村辖区内的梅花洲景区是一个好去处。西街两侧设有南湖区民俗馆、菱画馆、根雕馆、文化生活馆、灯彩馆等许多非遗展示陈列馆和传习场所,冯嘉生竹刻馆也开在这里,常态展示传承省级非遗项目凤桥竹刻。另外,在景区内的冯氏老宅,游客可近距离感受皮影戏、硖石灯彩艺术。可以说,正是非遗文化魅力的融入,让景区风情变得更隽永和时尚。

凌公塘主题公园:全区非遗展示窗口

凌公塘主题公园是很多市民钟爱的休闲健身之所,也是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的窗口。

南湖非遗馆坐落在公园西南角,2015年6月12日正式开馆,馆内设“人文南湖

非遗存珍”、“非遗传承基地”、“非遗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五大主题板块,通过图文展示、实物展陈、多媒体互动、传统技艺体验等方式,展示国家级非遗项目掼牛,省级非遗项目凤桥竹刻、船拳、南湖画舫制作技艺、三塔踏白船,及市级非遗项目龙凤花烛制作工艺、余新蚕猫等,它们是南湖区最具特色的非遗项目。

位于公园主入口小广场上的掼牛雕塑格外吸睛,其东侧便是下沉式中国斗牛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掼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湖船拳、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样刀武术的主要展示场所,自2012年起,已举办8届中国掼牛争霸赛。除此之外,每年端午节等特定的时候,中国斗牛馆每年带来40场文化盛宴,举行掼牛、船拳、样刀等非遗项目演出,别具一格的舞台艺术,极大丰富了游客及附近居民的文化生活。

南湖非遗馆集中展示非遗项目每年增加2样以上,增加互动区、体验区,下一步考虑开非遗商店;继续每年承办中国掼牛争霸赛,每年安排非遗项目表演不少于60场……进一步玩转“非遗+旅游”,凌公塘文化主题公园未来更可期。

湘南社区:传承七星舞龙主阵地

湘南社区由原来的七星镇高丰村、博山村合并而成,这两个村自古以来就是“七星舞龙”的传承高地,搬进新社区后,居民们仍精心呵护着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

居民周海根是第一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同时是“七星舞龙”项目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教授弟子有陆菊宝、李松根、尹海民、沈妹娜等30余人,其中陆菊宝和尹海民也于2019年被评为该非遗项目南湖区级非遗传承人,在他们的教导下,一代代的七星“龙娃”成长起来。

让非遗民俗“活”起来并“活”下去,湘南社区的做法,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近年来,该社区建设了湘南非遗公园和湘南农耕文化馆,居民们在每年的正月十三、二月二十二等会自发组织6次大型民俗文化庙会,及10次非遗传承活动。在这些热闹的日子里,舞龙舞狮一直是核心项目,活动期间还会进行抢轿、打锣鼓、扇子舞等民俗文化沿路展示,并推出传统手工的体验、传统饮食的品尝等项目。置身非遗“活态”场景,真正是“见人见物见生活”,让人感叹“昨日重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