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盐县澉浦镇北团村文化礼堂打造一个留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嘉兴日报

记者

张应隆

【礼堂名片】

从海盐县澉浦镇向东出发,经青山折北,平展展、白茫茫的盐田延绵数里,是宋时鲍郎盐场正北团的所在地,北团村也因此得名。北团村文化礼堂采用全年开放式服务的模式,有一首北团村的“村歌”,还于2019年发布《北团村志》,以传述、图文、表格等形式,有地域风貌、历史沿革、社会变迁、家族传承、民间故事等十个章节。书中记载了万奥农庄的成长,记录了北团的历史名人,讲述了各个姓氏的沿袭。

近年来,北团村以创建全国文明村为抓手,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坚持走富民强村、素质立村、文明兴村、民主冶村的发展之路,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省级科普村”“省级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礼堂故事】

来到北团村,首先被崭新的房屋、宽敞的马路、整洁的农村人居环境所震撼。“在我们村,破旧、脏和乱早已是过去式,美丽乡村带来美丽经济,这几年,北团可以说是焕然一新。”该村相关负责人自豪地告诉记者。

不过,乡村振兴不仅仅是造几幢漂亮房子,修几条宽敞马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才是终极目标。光靠收租金只是一时“输血”,培育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创业才是长久之计。近年来,北团村通过“农民+合作社+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模式,成为了华东芦荟第一镇,共有近1000亩的芦荟种植。在互联网经济的当下,北团村以“互联网+农业”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拓展,探索科技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共享农业与乡村结合的新的发展模式。

随着乡村环境的改善,北团村还发展起了休闲观光农业……如今“北团问农”已成为海盐“南北湖·五味村”第一站。以万奥农庄为龙头的家庭农场积极开展“八鲜采摘游”活动,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游客到访,短短2年村民的年收入增长了20%。这些故事,如今都被收录在《北团村志》里,这本村志也收藏在北团村文化礼堂。“文化礼堂,记述的是我们村的蜕变,更承载了人们对过去、家乡的记忆。”相关负责人笑言。近年来,依托文化礼堂,该村先后组织开展了各类先进模范、“最美人物”“最美家庭”评选和展示,设立“善行义举榜”“最美人物榜”等,评选出14名“最美北团人”并进行了表彰。2020年,北团村还开展了“岗村结对·扮靓庭院”巾帼文明岗活动,在市级优美庭院基础上持续性开展庭院环境整治工作,力争使北团的庭院更加整洁、美丽,村民生活更加舒适。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评创活动,村级以上星级文明户等文明家庭创建率90%。

积极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不断加强公益志愿服务,建立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组织,共有20余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全年常态化开展文化宣传志愿服务、历史文化遗产维护、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村庄环境整治志愿服务、平安巡逻志愿服务、小城镇整治志愿服务、五星达标A级创建志愿服务、除雪护村志愿服务、垃圾减量分类考评志愿服务、新冠抗疫志愿服务等,全年累计服务时长达6500小时,广泛弘扬道德正能量,强化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疫情防控期间,北团村参加志愿者活动人数共有104人,参加志愿活动人次有938人次。

【记者感悟】

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情操与现代科技文化水平,北团村积极落实形势政策宣讲员队伍,借助文化礼堂活动,担负起形势政策宣传、法律法规培训、核心价值培育、致富技能传授、传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宣讲任务。也完善了村规民约、文明公约、卫生公约等制度实施力度,褒奖善行义举、激励赶学比超,在日常治理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美丽乡村带来的美丽经济,让村庄焕然一新。乡风文明,则提升了北团村的乡村气质,为北团人打造起一个留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