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杰
打开满满一大箱十五册的《陆陇其全集》,想起与陆陇其的结缘却是十多年前。当时还在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攻读博士学位,因为研究的是明清之际的儒学,确切地说则是研究我们浙江的儒学,故而特意论及桐乡人张履祥,附带又涉及崇德(今属桐乡)人吕留良与平湖人陆陇其,还在《中国哲学史》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从张履祥、吕留良到陆陇其——清初尊朱辟王思潮中的一条主线》,也即对于清初浙西一带朱子学传播的脉络加以梳理。此后还在不断积累,相关的论著也有上百万字了。也算是通过张履祥、吕留良、陆陇其等人物的文章、道德的研究,寄托一份故园之思。
记得那年的暑假在台湾访学,特意去了台南孔庙与彰化孔庙,这是台湾保存最为完好的两座孔庙,大成殿两庑的神龛以及圣贤们的牌位也都在,于是便在其中寻找来自故乡的人。庄严肃穆,次序井然,能够在这一百五十多人之中,我们嘉兴竟然有四人,亦可谓莫大的荣光了。其中,最先获得从祀的就是陆陇其,著名的循吏、学者、理学家,学术醇正,为官清廉,雍正二年从祀孔庙,既是清代本朝的第一人,又是嘉兴四位从祀孔庙的大儒之中的第一人。另三位是陆贽、张履祥、辅广,则分别在道光、同治、光绪年间获得从祀。甚至还有理由推断,他们三位之所以也能成为孔门圣贤,获得古代士大夫最高的殊荣,正是由于陆陇其率先从祀而带来的尊儒重道之风。有意思是,这四人之间还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陆陇其,正是唐代陆宣公陆贽的后人;陆陇其小吕留良一岁,通过吕留良而受到了张履祥的深刻影响;至于宋代的崇德人辅广则是大儒朱熹的门人,他关于《四书》的许多注解就被陆陇其收入于《松阳讲义》之中,故年代最晚的陆陇其正是嘉兴儒学的集大成者。
再就这几位大儒的著作来看,陆贽著作最少,辅广著作颇丰然多有散佚,张履祥则得到友人与弟子以及私淑弟子的搜集,故保存较好,但《杨园先生全集》的完整刊刻,则已经是在同治年间了。至于陆陇其的著作,早在康熙年间,就有《读礼志疑》《读朱随笔》《问学录》《松阳钞存》《陆稼书集》共计五种被其景慕者张伯行编入《正谊堂全书》,但是真正集大成的《陆子全书》,则要到光绪十六年才得以面世。其中最大的功臣当属海宁人许仁沐,当时海宁虽属杭州府但也算是邻县,故许仁沐被任命为平湖县的教谕之后,便多方搜集各种陆陇其著述版本,精心编校而完成了一百零三卷的《陆子全书》;后来又以余力搜集各种相关的诗文、传记、年谱,完成了《景陆稡编》八卷,以及《读陆浅言》稿本一册,十多年如一日,为最完善的陆陇其著述而努力,真不愧“私淑”二字。到了新的时代,古人的著作又需要经过点校整理,方才能够便于研究与传播,嘉兴四大儒之中最先被点校的是《杨园先生全集》与《陆贽集》,前几年又有《辅广集辑释》一书,还缺的就是陆陇其的著作了。因为其部头最大,故而标点的难度也最大。笔者在友人的帮助之下,获得了平湖地方政府和中华书局的支持,终于在三年多的时间中,与中华书局俞国林、湖南大学殷慧、贵州大学王胜军、嘉兴学院张猛等学者一起努力,终于在陆陇其诞辰390周年之际,得以顺利出版四百二十多万字的《陆陇其全集》。于是嘉兴地区诸位大儒的著作,都有了新式标点本,嘉兴儒学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也就更加便利了。此处再举三个例子,谈谈《陆陇其全集》对于建设人文嘉兴的重要意义。
第一,“清廉”“无讼”的理念。陆陇其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廉”,他在上海嘉定知县任上深受百姓爱戴,解任之时惟图书数卷,夫人织机一架,士民结彩燃烛相送,刻神位建祠堂,被誉为“陆嘉定”。《全集》收入了《陆稼书判牍》四十九则,与曾国藩、李鸿章、于成龙等人的判牍一同被称为“清代十大名家判牍”。这些判牍与《三鱼堂文集》之中的奏疏可以结合参看,也可以与《陆陇其年谱》或《景陆稡编》所收的传记、行状参看。陆陇其的许多判牍践行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喻之以法、极善感化”的“无讼”理念,对于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依旧多有启发。其中的兄弟争产之妙判一件,陆陇其并不问其中曲直,而是让二人互唤哥哥、弟弟,“未及五十声,已各泪下沾襟”,被认为是诉讼中实行儒家教化的典型。
第二,家书、家训与儒家教育思想。《全集》之中的《三鱼堂文集》收入了陆陇其写给儿子、女婿等家人的几十封家书,谆谆告诫子弟读书、交友之中应当注意的各种事项。还有《治嘉格言》(又称《宰嘉训俗》)之中关于家庭管理、个人修身的相关格言警句,共一百七十五篇。全书旨在化民成俗,广涉教子、修身、处世、治家、勉学、从师、婚嫁、交友、养生、为政等各个方面。这两类文献,都能细致入微,亲切感人,是我们研究儒家教育思想,以及现代社会倡导良好家风家教的重要参考。
第三,地方文献的保存。陆陇其的著作保存大量研究嘉兴地方文史的重要材料,比如《三鱼堂日记》记载其在康熙朝的二十多年之中日常所见所闻,如道路里程、时局世态、人际交往、友朋议论、读书札记等,以及与朱彝尊、曹溶、魏象枢、徐乾学、李光地、汤斌、张烈、万斯同等人的交往,详细反映出清初社会文化生活的多个面向。再如许仁沐选编的《景陆稡编》,将清代以来各种关于陆陇其的传记、行状、年谱以及遗书、世系、祠墓、弟子等文献都搜集起来了。比如《嘉定县请祀名宦事实册》《莅嘉遗迹》《练川遗爱八事》《公归集》《陆邑侯去思碑》等时人或后人所辑陆陇其在嘉定、灵寿政绩相关文献;关于嘉兴、平湖、嘉定、灵寿、宝山、金山等地为纪念陆氏所修祠堂以及平湖墓园相关记载;杨昌浚、常安、彭启丰等所撰祠堂碑记与陈廷敬所作墓志铭;魏象枢、仇兆鳌、李光地等人赠诗,阮元、曾国藩等人题像诗等。这些文献既是研究陆陇其的重要参考,也是了解清代嘉兴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
从《全集》所收的文献来看,陆陇其交游颇广,仅就嘉兴人而言,除了上文提及的吕留良、朱彝尊、曹溶,还有主编《宋诗钞》的吴之振。《景陆稡编》之中收入了吴之振《黄叶村庄诗集》之中陆陇其所作的《吴孟举像赞》:“黄花枫叶,瑟瑟秋声。主人石隐,倚棹怡情。燕云旧梦,月落参横。归卧林邱,渔弟樵兄。语溪一水,可以濯缨。”此诗当作于陆陇其的晚年,所谓的“燕云旧梦”,吴之振有之,陆陇其也有之;而“渔弟樵兄”之隐居,也正是读书人的真心所愿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