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孔越 沈宇清
有一座城,城市基因里蕴含了红色文化、江南文化、运河文化、古镇文化、名人文化等多元文化,特色鲜明的城市底色令人向往;
有一座城,绿在城中,城在景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置身如此诗画江南令人陶醉;
有一座城,革命红船在这里起航、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钱塘江大潮巨浪奔涌……
这就是嘉兴,这里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这里秀水泱泱,看得见诗和远方。
过去一年,文艺春风吹遍嘉禾大地,精品力作层出不穷,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获全省“七连冠”,文化和旅游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嘉兴文旅坚持“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唱响一曲曲动人旋律,留下一声声铿锵足音。
彰显红色,
铸造文旅精品
庆祝百年
彰显嘉兴最鲜艳的革命“红色”,最精彩文旅篇章的主轴是南湖景区。
2020年7月1日起,南湖景区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即南湖景区取消门票,保留渡船费(渡船费为20元/人),景区内的伍相祠(壕股塔)等景点同步免费,这是我市去年首个落实的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梦想起航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的一艘画舫中诞生。多年来,南湖作为红色旅游景区接待了无数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前来瞻仰南湖红船,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南湖无疑成为了中国红色旅游圣地。门票减免后,仅2020年中秋国庆长假8天,南湖旅游区就接待游客36.7万人次,列全省第三位,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红色景点凝结着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和奋斗精神,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重意义。南湖景区取消门票,可以说是弘扬‘红船精神’,打造红色旅游标杆城市的一个具体举措。”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硕表示。
南湖景区免费开放后,我市进一步加强南湖旅游景区品质提升,提升南湖革命教育基地功能,开发一系列红色文创产品,力争使南湖旅游景区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首选之地、全国共产党员的必到之地;使嘉兴成为全国品质最佳、主题最红、氛围最浓、产品最红的红色旅游标杆城市。去年10月,南湖旅游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浙江省仅两个入选。
8月3日,献礼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大浪淘沙:启航(原名〈一大代表〉)》主创人员到嘉兴瞻仰南湖红船,感悟“红船精神”。同时也启动了拍摄准备工作。
8月21日,大型舞剧《王会悟》项目合作协议在嘉兴签订;
8月30日,“百年百部”创作计划重点扶持作品——歌剧《红船》在嘉兴大剧院完成首次试演……过去一年,我市还全力推动红色精品创作,力争创作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展现青色,
传承禾城文化
绽放风采
展现嘉兴最厚重的文化“青色”,一个“禾城文化复兴计划”应运而生。
“打造以红船为核心的南湖红色文化区、以运河为纽带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区、以罗城为重点的古城文化保护区、以子城为中心的城市中轴区、以马家浜遗址为重点的史前文化展示区、以梅湾为中心的名人文化展示区……”去年,《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出炉,万众期待、点赞。根据该《行动计划》,我市将围绕嘉兴历史文化特色,以文化物、以物载文,突出打造六大文化片区,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将嘉兴建设成为具有“红船魂、国际范、运河情、江南韵”特色风貌的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嘉兴水乡城市历史风貌得以重现,江南文化魅力风采得到彰显,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我们希望通过实施禾城文化复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升嘉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水平,实现重铸水乡古城风貌、再现历史文化风采、建设品质嘉兴的目标。”张硕表示,以红船为核心,力争将红色旅游打造成全国标杆;以运河(嘉兴段)为纽带,力争让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流动的文化长廊中最璀璨的明珠;以古城为重点,让江南水乡城市彰显独特魅力;以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为代表,确立“江南文化之源”城市定位;以名人文化为亮点,让“文化璀璨、风华绝代”呈现多彩风姿;以民俗文化为载体,让江南文化传承发展融入新时代。
昂首“江南文化”之源,蕴含非遗厚度。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极其珍贵的文化资源。近年来,嘉兴实施“基础、传播、融合、振兴、数字、研究、人才”七大工程,形成了《嘉兴非遗大观》等一批研究成果,组建了近百人的专家服务团队,建成非遗客厅、非遗体验点、非遗教学基地等一大批非遗传承传习场所,并携手嘉职院成立全省首家非遗学院。目前,全市拥有中国蚕桑丝织技艺、海宁皮影戏2项人类非遗项目,嘉兴灶头画等1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海盐腔等70项省级非遗项目,江南丝竹等293项市级非遗项目,还有近千项县级非遗项目,形成完善的五级非遗名录体系,同时全市已建成省级非遗主题小镇7个、民俗文化村5个,推出“跟着非遗游嘉兴”主题游线9条。
点亮金色,
创新公共服务
保持“领跑”
点亮嘉兴最灿烂的生活“金色”,文旅公共服务首当其冲。
在去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浙江省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指标数据(2019年度)》白皮书中,嘉兴以总得分68.16的成绩,再次获得全省第一名的殊荣。这是继2013年以来,嘉兴第七次位列第一,成功实现“七连冠”。
近年来,嘉兴实现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覆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不断提档升级,“两员”队伍配备日益完善,公共文化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进一步推动了我市城乡一体化,广大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获得感逐年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网红”的嘉兴市图书馆在有限的公共预算下,以150多名工作人员在一年里举办了超过5000场活动,平均每天就要举办十多场,还尝试打破城乡公共图书馆之间的“篱笆墙”,打造走出家门口就能轻松享受的“15分钟阅读圈”,让全民都能享受到便捷、免费、均等和优质的阅读服务。如今,嘉兴已建设成为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最完善的地方之一。
同样全国闻名的文化馆总分馆制,也在去年得到了新的突破——出台《关于推进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全国率先把文化馆开进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嘉兴市文化馆企业分馆37家。如走进位于海宁的安正时尚集团,企业分馆内藏书区、阅读区、电子阅览室、健康教育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员工们已经习惯了在下班后、休息时享受悠闲时光。
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表示,嘉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期以来走在全国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也得到高质量发展,嘉兴的文化馆企业分馆建设在全国有示范意义。“企业员工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在经济发达地区有些还是集中居住,对这样的人群过去关注度不太够,公共文化服务最终目标就是普遍均等、惠及全民,让文化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人。”
描绘蓝色,
文旅产业危中求变
涅槃重生
描绘嘉兴最活跃的经济“蓝色”,文旅产业危中求变,涅槃重生。
去年初,面对疫情影响,我市及时制定支持文化企业9条措施和旅游企业12条措施,设立应对疫情专项帮扶资金,联合嘉兴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文旅企业提供专项信贷支持,并积极推进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工作,覆盖全市191家旅行社,涉及资金4368万元。还出台《关于支持文化企业战胜疫情和平稳发展的八条措施》,帮助影院和影视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2020年7月,我市正式入选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日前,《嘉兴市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方案》正式实施,提出着力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区域知名的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其中多项创新举措开启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进阶之路。
根据方案,我市计划到2022年,文旅产业规模实现新突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1.4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1600亿元以上。文化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增速年均达到8%。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7.6%。具体来说,将实施20条措施,主要包括充分发挥政策效应,配合推进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着力优化全域旅游新格局、烹出夜间文旅“大餐”,推进智慧便民工程,提高消费便捷程度,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开展文旅消费惠民活动,引导旅游景区提质升级,探索升级“心游嘉兴”品牌形象等。
文旅项目强势推进。目前,濮院古镇景区基本建成,盐官音乐小镇已具雏形,全年投资额达224.6亿,50亿以上重大文旅项目达11个,在全省文旅项目投资综合指数中位列第四。
闪耀绿色,
全域旅游创建
铸造金名片
闪耀嘉兴最动人的生态“绿色”,全域旅游展开唯美画卷。
走进秀洲区油车港胜丰村,西千亩荡的水流淌在房前屋后,织出一张绮丽的水乡梦境;乌镇横港的国际艺术村,可以让你感受到一个真实开放的自然村落,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横港院子,享受理想的诗意乡居生活;西塘荷池村与西塘古镇景区仅一桥之隔,一到盛夏时节,荷花碧叶连天,景色异常优美;乌镇陈庄村是以竹编非遗文化为核心的非遗传承匠人村,来这里,可以体验迷人的竹编非遗文化……
不久前,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嘉兴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公布了2020年嘉兴市3A级景区村庄名单,共有17个村庄成功创建。
景在村中,村融景里。近年来,我市以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发展为契机,从增强美丽乡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入手,深入推进平原水乡地区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经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全市已创建A级景区村庄超过300个,其中省3A级景区村庄45个。嘉兴因地制宜推进平原地区村庄景区化建设得到浙江省充分肯定。新仓村(梁家墩)更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2020年12月,嘉善县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成为嘉兴市唯一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县。多年来,嘉善旅游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从规划全域统筹、景观全域打造、环境全域优化、产业全域联动、市场全域推广、机制全域创新“六个全域”入手,努力推动全域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多次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
与此同时,桐乡、海宁、嘉善、平湖等4地还上榜“2020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南湖区、桐乡市创建省4A级景区城;濮院等17个镇成功创建为景区镇。“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我市文旅发展的一张闪亮金名片。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1年,嘉兴文旅将紧紧把握建党百年这一窗口期,向全国人民展现嘉兴文旅高质量发展成果,着力展示红色旅游标杆城市的全新形象、江南水乡文化名城的厚重底蕴、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先进成果、平原水乡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吸引力、“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真正打造“最红”文旅融合地、再现“最美”水乡名城、提升“最优”公共服务力、实现“最强”产业竞争力、牢筑“最实”行业保障力、锤炼“最拼”团队凝聚力,奋力推动全市蝶变跃升、跨越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百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