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钦韬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近代嘉兴,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改变了嘉兴的历史地位。此外,嘉兴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也深受近现代重大事件和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因此,近现代时期在嘉兴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嘉兴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也具有显著的历史坐标。
一、近现代嘉兴的历史坐标
嘉兴是江南近代史的起始地。1840年6月底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不到一个月后的7月22日中午,侵华英军的一艘军舰开抵乍浦洋面,岸上的清军开炮驱逐,双方随即交火。史学界普遍认为明清时期江南的地域范围是“八府一州”,浙江境内即为钱塘江北岸和西岸的杭州、嘉兴、湖州三府,所以尽管浙江鸦片战争的第一战于1840年7月5日在宁波府定海县打响,但浙东并不属于江南的地域范围。因此,江南的近代史始于在嘉兴府平湖县爆发的中英乍浦战役,翻开了江南地区反帝爱国、救国救民的历史篇章。
嘉兴是浙江辛亥革命的先行地。1904年11月,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在上海成立。嘉兴籍革命志士龚宝铨是光复会的主要创办人,另一位主要成员敖嘉熊则把光复会在浙江省内的第一个革命机关设于嘉兴的温台处会馆,作为联络全省各地开展反清斗争的秘密据点。由此壮大的光复会不仅成为浙江辛亥革命的主导力量,也为上海、南京的光复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日趋复杂而旧式革命道路无法挽救中国的重要关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嘉兴!1921年8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从上海移师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召开。南湖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领导机构和成员,最终完成了全部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嘉兴是浙江全面抗战的爆发地。尽管中日双方在1932年2月26日、1937年8月14日就已两度交战于杭州笕桥机场上空,但这些空战和此后中国军队反击日本海军的战事均属于局部战争。直到1937年11月5日凌晨日本陆军前锋率先在平湖金丝娘桥的海月庵登陆,中国守军奋起反击,天亮后日军复以海、空火力向我守军和援军发起进攻,方才标志着浙江抗战的全面爆发。
嘉兴是终结国民政府的首义地。1949年4月7日,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动和领导下,国民政府国防部陆军预备干部训练团第一总队在嘉兴境内宣布起义。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下令实施渡江战役后国民政府军方的首次起义,动摇了国民政府企图固守长江防线的信心。16天后的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终结了近代中国的最后一个政府。30天后的5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十九师第二三六团解放了嘉兴城,党的诞生地终于回到了党的怀抱!
如今,在迈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作为拥有历史新坐标——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嘉兴,正朝着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二、《嘉兴近现代丛书》内容提要
诚如本文开篇所言,嘉兴的近现代史至关重要。本着这一基本精神,笔者邀请了一大批在海内外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嘉兴籍学者组成《丛书》的编委会,从我国两岸三地、英国、美国、日本等全球各地广泛收集反映这一时期嘉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历史文献,再从中遴选出重要且稀见的图书以及革命进步报刊,以影印的方式原貌呈现212种书刊,其中182种为海内外孤本。
在《丛书》收录的革命进步文献中,1919年创刊的《新乡人》是嘉兴第一份进步刊物,由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沈雁冰、沈泽民担任编辑工作。1921年出刊的《新塍半月刊》是最早宣传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刊物。《少年新塍》则是嘉兴境内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期刊。之后是响应五卅运动而创办的《新塍救国同志团周刊》和抗战时期英勇牺牲的海宁籍共产党员、新四军指导员褚学潜的追悼特刊。最后是解放战争后期浙江大学海盐学友会抨击国民党海盐县政府的《学报》周刊。
其次是反映近现代嘉兴地方总体情况的文献,按地域空间顺序排列,分别为《嘉区汇览》《嘉兴新志(上编)》《嘉兴快览》《嘉区一瞥》《嘉善概况》《嘉善县地方性教材》《平湖县乡土志》《平湖通览》《海宁:浙江潮》《石门乡土历史》《崇德县乡土教材》《青镇概况》等。
政治类文献以时间顺序为主轴,如《壬寅乍浦殉难录》和日人辑录的《乍川纪事诗》反映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1842年乍浦之战,后者体现出此役对日本的影响;《白榆村舍记事稿》《乍浦忠节祠汇录》记载了太平天国时期嘉兴境内的战争与社会状况;《桐溪记略》《魏塘文告摘录》反映清同治至光绪年间桐乡、嘉善两县的政治统治与社会治理情况;辛亥革命后的几种早期县议会文献和《魏塘去思录》体现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各地的政治状况,另有一批文献集中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各级政府的政治统治;抗战史方面收录了《浙西初期抗战史话》《嘉兴劫后文献(第一辑)》《嘉兴县政府光复县城之经过》等。抗战胜利后的文献分为战后总体状况和各县参议会会刊两大类,如《重光初期崇德县政纪要》《浙江省第十区三十六年度工作报告》等,从中可见解放战争时期各地的社会混乱状况。最后的《两年来之嘉兴青中》记载了国民党预干总队嘉兴起义部分参与者所在的学校概况。
经济类文献首先是关于赋税问题,《杭嘉湖三府减漕奏稿》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后嘉兴等地的漕粮征收、运输与减漕措施,《嘉兴求减浮粮书》《嘉湖减赋记》则是民国初年地方士绅请求减赋的文献。地方经济概况类文献有《中国经济志(浙江省嘉兴、平湖)》《崇德经济建设概要》两种。然后按行业划分,内容涉及农副业的有《嘉兴县农村调查》《平湖之土地经济》;涉及商业的有《嘉兴府商会章程(附原奏部章)》以及抗战时期日本满铁上海事务所调查室编纂的《硖石镇米市惯行概况》等;涉及金融类的有嘉兴商业储蓄银行的三种章程;工业方面文献有嘉兴永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的结算报告以及《民丰造纸股份有限公司修正章程》《中国蚕丝公司第一实验绢纺厂一周年纪念特刊》等;交通类的有《东方大港之曙光》《沪杭公路图说》和沦陷时期日方编纂的《海杭线と苏嘉线》等。
在文化、教育类文献中,首先是反映乡邦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筹刊槜李文系征稿、募资公启》《嘉区文献》等。然后是记载嘉兴方言的英文辞典Dialect以及用方言撰写的《圣谕广训通俗》。另有与风景名胜和旅游相关的《嘉兴导游》《钱塘海宁观涛指南》以及沦陷时期日方发行的《嘉兴と烟雨楼》等;教育文献较为丰富,如《光绪甲申科试嘉兴阖郡黉案齿录》《魏塘书院征信录》《秀水县学堂章程》《浙江省立第二中学一览》《嘉兴私立秀州中学详章》《平湖葛氏稚川学校二十周年纪念册》《海宁县实施国防教育经过报告》《桐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校刊》等等。
在社会类文献中,一部分记述了嘉兴地区的社会救助和赈灾活动,有《嘉郡普济育婴堂征信录》《王江泾兴仁善堂征信录》《海宁州朱氏义庄缘起公牍章程》《海盐县旱灾救济会赈务分会报告》等;另一部分为医疗、公共卫生和禁毒资料,如《嘉兴福音医院四十周年纪念册》《嘉善防疫医院二十一年征信录》《乌青镇禁烟会文牍章程款项一览册》等。此外还有旅居各地的嘉兴同乡录,有《嘉兴六邑旅京同乡齿录》《平湖旅渝同乡调查录》等。
最后是关于水利环境类文献,如《横桥堰水利记(泖河案牍附)》《西塘浚河征信录》《乍闸纪原》《海宁浚河征信录》等。海塘类文献如《塘工议事会禀稿议案(附收支清册)》《浙江水利局办理十九二十两季海塘险工之经过》等。
三、嘉兴历史研究的展望
2019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给新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的贺信中明确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新时代巩固与发展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的任务,不仅需要“梳理历史文脉”“挖掘文化底蕴”的理念,更需要基于高度的政治站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扬弃既有模式。然后,以权威的理论、宽广的视野、丰富的史料、全新的方法,加快推进历史文献集成、历史地图集成、历史影像集成以及嘉兴通史、专题史的学术研究、出版发布和成果转化,在此基础上找准嘉兴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历史定位,并通过嘉兴现代化进程的轨迹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下文化嘉兴的高质量发展和“禾城文化复兴行动”提供客观、科学、精准的历史依据,为建设“重要窗口”中的最精彩板块提供从微观到宏观的智力支持。
近年来,笔者在参与家乡的历史研究、展馆建设、城市规划时,深切感受到应在理论和实践中努力提高政治站位,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反对唯心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丛书》的出版和其他相关工作继续推动嘉兴历史文化的传承走向学术、走向深入,从而更客观、更科学、更全面地展现嘉兴的百年革命历程与千年历史变迁。
(作者1984年生于王店镇,1996年开始考察、研究苏嘉铁路至今。复旦大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现为该校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嘉兴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被评为秀洲区十大乡贤之一。已出版与嘉兴相关的著作7部,主导或参与建设5座纪念场馆,并与总师团队等合作开展城市规划工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