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臭豆腐式网红”,我们不约!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

在过去的一年,“网红”热度不断飙升,

《咬文嚼字》杂志甚至把它列为“2015年十大流行语”,与“互联网+”“宝宝”“任性”等并列。可以预见,“网红”会继续像雨后春笋般出现。那么,对于网红,你怎么看?

网红,只会越来越多

夏振彬

不是你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元旦刚过,就有人在地铁里吃着凤爪骂着街,然后一夜成名,还“商演不断”,成为2016年第一位网红。随后,又有狗血剧在地铁上演——看得人牙痒的“北京人与外地人对骂”视频,结果竟是演员炒作……

这是闹哪样?简直不用一句“活久见”不足以表达公众的恼怒心情。近年来,“网络红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地球上,颇有“大行其道”的气势。

在网络时代,一夜成名正在变得稀松平常。从木子美、芙蓉姐姐到凤姐,从奶茶妹妹、犀利哥到西单女孩,网络从不“挑食”,不论男女老幼,不分职业性别,分分钟改变普通人的人生轨迹。

梳理一下,网红有的纯手工制造,有的则是流水线生产。有人因言出位,有的以大胆成名,有的靠脸吃饭,有的凭才华闯出一片蓝天——校花、老师、健身达人、网络主播、段子手、年过九旬的模特、默默无闻的好心人,甚至在德国自制麻辣香肠的重庆大妈,都能成名。So

easy!

而成为网红之后,也是无数诱惑,轻则粉丝暴涨足以四处炫耀,厉害的可以名气剧增,财源滚滚。从案例来看,不少网红摇身一变成为淘宝店主,有的甚至可以自创品牌,开始创业;有的凭借粉丝基础,接发广告,发条微博按次数计费,更牛的甚至还可以商业代言;此外,网红走到线下也是市场广阔,为商家站台、跑场演出、做模特、开工作室等;还有综艺节目为了颜值或噱头会邀请网红——通告费再加曝光率,真可谓名利双收!

在2015年,网红热度进一步飙升,连天王都按捺不住加入到“网红男友”的行列,让人瞠目结舌。鉴于这一“群体”的卓越表现,《咬文嚼字》杂志还把“网红”和“互联网+”“颜值”“宝宝”“任性”等列为“2015年十大流行语”,而“网红”位列第9位!

可以预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阔步向前,“网红”现象只会越来越多。而相比传统方式,它也确实是快速成名、快速致富的捷径。关键是,如果可以选择,你想成为网红吗?

“臭豆腐式网红”不能忍

逸飞

平凡的普通人通过自身刻苦的努力,并借助网络传播力量成为网红,最终上演草根逆袭,这当然值得鼓励。但不知不觉间,“网红”一词越来越变味儿了。一听网红,很多人甚至会嗤之以鼻、大加挞伐,这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一些人通过捏造炮制各种新闻热点,专门依靠恶意炒作而走红;或者是“另辟蹊径”依靠传播“审丑”“审怪”等一些低级趣味而被围观;甚至还有人因为突破道德底线、毁人三观而被吐槽围攻、成为靶心。对于这些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而无不用其极的“臭豆腐式网红”,我们要坚决Say

no,不能助长这股歪风邪气。

对那些炮制新闻,肆意消费公共情绪,恶意炒作的网红我们要给予抵制。没有消费,网红自然成“快消品”。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普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及个人自媒体迅速发展,通过网络恶意炒作而“声名远播”的案例越来越多。比如近日“上海鸡爪女”跟北京“地铁对骂”,故意挑起了网友的不满情绪甚至引发网络对骂,这些靠消费大家公共情绪的恶意炒作,给网络空间带来了戾气,应该停停了。

而那些恶俗、审丑、审怪的网红同样给网络世界带来满满的负能量。还有人拿色情炒作也是让人作呕——近日网上就热传着一组以“空姐服务城管”为主题的图片,图片香艳低俗,最后也被证实是蓄意炒作。类似以“恶俗”为噱头进行炒作的行为,为何就屡屡得逞?实在值得我们深思。

还有一种网红也要不得,那就是不顾社会影响,不断突破道德底线,之前就有“某某大学生网络直播杀猫虐狗过程”,其手段之残忍让人不忍直视。

当然,围观群众自己也有责任,网友要擦亮眼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远离这些恶意炒作事件,毕竟一旦少了围观的群众,这些炒作的行为也就自然而然失去了市场。还是那句话,是金子的话总有一天会发光的,要成为网红也要靠实力,而这些靠一时的恶意炒作,博大家眼球的行径,终究不能长久,对这种“臭豆腐式网红”,我们不约。

金羊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