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师爷文化”的现实意义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

绍剧《绍兴师爷》即将创排,动漫片《少年师爷》登陆央视一套荧幕舞台,“师爷故事”纷纷开讲

传统文化,对前人而言,是一种创造、一个磁场、一份承载;对后来者而言,则是一种资源、一块基石、一种延续。

稽山镜水盛产“师爷”,眼下,一部绍剧《绍兴师爷》正在筹备,一部动画片《少年师爷》正在热播,它们抓人眼球,让人好奇,“挠”人探究。

绍剧《绍兴师爷》开始筹备

●记者

童波

绍剧《绍兴师爷》开始筹备

“绍兴师爷的形象能拍成动漫,那当然也能排成绍剧。”4月7日下午3时,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红坐在办公室里,与同事们商量着绍剧《绍兴师爷》的筹备进展。

3月下旬,绍剧《绍兴师爷》剧目题材研讨会召开,一众业内“大腕”纷纷参加,其中不乏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长黄在敏,著名戏剧评论家李春喜,著名编剧陆伦章、余青峰及绍兴本土文化研究专家和业内人士杨乃浚、吴传来、裘士雄、陈伟龙等。

绍兴师爷活跃于明朝中晚期到民国初期,是以绍兴籍文人为主的具有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总称。打造一台以绍兴师爷为题材的绍剧符合剧种特征,对大力宣传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传递人间真善美,反映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是,如何打造紧扣时代特点、地域特征的绍剧《绍兴师爷》?

专家们指出,绍兴师爷文化有着很大的挖掘空间。绍兴师爷的作用主要有治国理政、器用人才、廉政反腐、为民办好事等。大智慧者像徐渭之名流,小智慧者迂回巧妙,机智灵动。所以,现在创作绍兴师爷应该是正面的。这个戏光有“神”不够,还要有“魂”,要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师爷形象,要好看好玩,有悬念。

绍兴市文广局局长徐之澜认为,绍兴师爷的特点是足智多谋,诙谐幽默,定位绍兴师爷的正面形象,无论是对艺术创作还是地域文化的弘扬以及绍兴本土题材的挖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充分研讨,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对绍剧《绍兴师爷》的剧本构思雏形和人物形象有了初步定位,那就是:小故事大情怀,小幽默大心酸,小人物大智慧,小毛病大亮点,小荒诞大哲理。

徐红介绍,本月中旬,编剧将在研讨会的基础上写出剧本提纲,启动绍剧《绍兴师爷》的剧本创作。

《少年师爷》弘扬传统文化

徐红口中的绍兴师爷动漫片正是动画片《少年师爷》。

3月22日,以绍兴为背景的国产动画片《少年师爷》(第7至10部)登陆央视一套“第一动画乐园”栏目,萌萌哒的小师爷成了小朋友们口中津津乐道的小明星。

白墙黑瓦,小桥流水,还原了江南风貌,《少年师爷》以绍兴为背景,稽山清幽,水陌纤道,精美的电视画面,让人仿若置身其中,回味无穷。

没有玄幻色彩,没有血腥暴力,有的则是黄酒、小桥流水、乌篷船等水乡风情。

本片由浙江特立宙动画影视有限公司耗时10年精心打造,取材于民间流传的绍兴师爷故事,展现了江南水乡风土人情和师爷文化,并融入了传统的古戏台、茶文化、黄酒文化、中医文化等具有“中国风”的元素,将“正义、善良、智慧”等品质融入诙谐有童趣的故事中,引导青少年养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规范。

那么,《少年师爷》登陆央视一套意味着什么?

浙江特立宙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丁立清表示,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离不开少年时期的培养熏陶。在无厘头、暴力色彩充斥的动漫环境下,《少年师爷》通过央视这个更大的载体,把民族传统文化有营养、有价值的精神食粮送给少年儿童,而动画片中蕴含着的绍兴风土人情和师爷文化,也将通过这个载体推向全国,推向世界,希望通过动画这种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和发扬中国和绍兴传统文化的精髓。

从2006年项目启动至今,《少年师爷》已经制作完成300集,前六部共160集,曾先后在央视少儿频道、上海炫动、北京卡酷、浙江卫视等国内上百家电视台与频道播出,并走出国门,在俄罗斯、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播出。

在电视播出之外,同名大电影第一部《少年师爷之大禹宝藏》已制作完成,有望今年暑期上映。

“师爷文化”如何传承

清代,就有“无绍不成衙”之说,也表明绍兴师爷遍及全国各地衙门,他们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的特殊群体,也是特殊时代的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

传统文化,对前人而言,是一种创造、一个磁场、一份承载;对后来者而言,则是一种资源、一块基石、一种延续。所幸,绍兴的师爷文化研究一直在进行着。

2007年,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师爷文化委员会在安昌古镇宣告成立。

2009年,安昌镇被定为柯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文学·绍兴师爷故事”传承基地。

目前,绍兴师爷文化研究现状如何?师爷文化研究有何难点?

师爷文化研究者倪守箴介绍,绍兴师爷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绩,绍兴师爷博物馆里也珍藏着一些珍贵的资料,当年,他们遍寻绍兴、杭州、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多方收集。但目前而言,遗存的资料还是比较匮乏,另一方面,师爷文化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提升。

去年,绍兴文理学院退休教师王如尧整理16年的《师爷手稿选》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是师爷文化第一手原始资料的保存呈现,使一箱子散乱、虫蛀、鼠咬、霉损,及书写字体各异的纸本手稿有了较系统的编排。

鲁迅纪念馆原馆长、现绍兴乡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裘士雄对此指出,《师爷手稿选》等原生态的资料十分珍贵,为研究军事、水利等历史提供了原始材料,也为反映师爷题材的电影、电视、动漫、戏曲、小说等艺术作品打下了基础。

1999年,由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绍兴师爷》正式上映,片中绍兴师爷方敬斋匡扶正义又清正廉洁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把绍兴师爷的形象搬上舞台和荧幕,是否有利于师爷文化的传承?

倪守箴认为,师爷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保留、维持,不是庸俗的复制、调和,而是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化和重塑。政府、高校、越文化研究会等各方力量要联合起来,积极收集师爷文化史料,加强研究,提升师爷文化研究的深度。通过舞台和荧幕展示绍兴师爷的形象,是一种文化创新,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