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记住2016年2月3日,建设了3年的迪荡湖公园迎来重要的节点:2000余亩的湖区开始注水,500多万立方米清水将流入湖区,相当于半个西湖的水量。迪荡湖公园,不仅是市民的一个好出处,也是绍兴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天内注入半个西湖的水量
昨天上午8点,梅龙河附近的围堰被打开后,清水滚滚而来。
与此同时,平水东江口围堰的缺口也被打开,河水顷刻向湖内汹涌注入。
昨天的注水分为两个部分,西区从梅龙河的铁路涵洞注入,东区从平水东江的铁路涵洞注入。梅龙河的南面是梅龙湖,贯通浙东运河和环城河,在迪荡湖建设期间,梅龙河与迪荡湖用围堰隔离。早在2012年年底,绍兴高新区建成了铁路涵洞扩建工程,投资1.3亿元将原先的涵洞由2个孔扩大到6个孔。
在迪荡湖东区,原先湖水与平水东江贯通,通过萧甬铁路的2个涵洞相连。在迪荡湖整治期间,涵洞被围堰堵上。平水东江原名若耶溪,上游为柯桥区平水镇的平水江水库,集雨面积大,是我市主要的一条泄洪通道。
据了解,迪荡湖公园是越城区二环线内最大的湖畔公园,东至越东路,北至二环北路,南至萧甬铁路,西至迪荡湖路。整个公园区域占地2.6平方公里(绍兴古城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有1.4平方公里,约2000余亩,库容达50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半个西湖(西湖蓄水量约1030万立方米)。2013年,绍兴高新区开始进行迪荡湖公园建设,将原先1700多亩的水面抽干,并在四周筑起围堰,中间形成了一个2000多亩的盆地。
截至昨天上午11时,迪荡湖蓄水近半,整个湖面蔚为壮观。按计划,整个湖面完成全部注水将历时三天,届时迪荡湖最深处将达到3米,平均达到2米。
“百花谷”仿佛杭州“太子湾”
昨天下午4点半,家住龙洲花园小区的陈先生和老伴走在迪荡湖的环湖西路上,看着开阔的湖面和新种的植物,夫妻俩高兴地说:“等湖水注满后,这里就更加漂亮了。”陈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家距迪荡湖仅几百米,在此居住了10多年的他可以说是迪荡湖变化的见证者。
三年前,迪荡湖区域还是一片散乱的城中村,环境杂乱,违章搭建也较多。2013年年初,为增强绍兴东片城区的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迪荡湖河湖治理工程正式启动。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迪荡湖整治、梅龙河整治与梅龙河铁路桥工程建设等,范围为东北至二环北路、南至西施山路、西至迪荡湖路。同时在整个湖区水系环境治理的基础上,配套景观公园、市政设施、景观建筑等建设内容。拟打造成绍兴城区内一个以水环境为基底的生态型休闲公园。
“我们对迪荡湖水域进行彻底整治,在完成湖区范围村庄搬迁、农田征收、水面征收清养的基础上,整个工程挖土近150万立方米,湖底清淤约100万立方米,这些余土、淤泥通过处理,按造型堆成小山,就地消化用于公园绿化种植。”绍兴高新区管委会建设处徐觉民处长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
迪荡湖整治的各项工程都在加快推进中,约10公里的环湖岸线已基本成形,多座景观桥梁已经建成。而在湖西,一个面积为5.2万平方米的公园已基本建设完毕,这个被称为“百花谷”的公园,种植了樱花、梅花、桂花、海棠、紫薇、茉莉花、美人蕉等植物,犹如杭州的太子湾公园。在迪荡湖注水后,湖西的照明系统也将安装完毕,在春节前开放。
徐觉民介绍说,根据规划,今后迪荡湖还将扩大,目前二环北路东延工程即将启动,届时二环线“拉直”与越东路连接,把目前在环线外的部分水域也纳入迪荡湖区。
“一堤”“八景”做足“水文章”
根据建设计划,到今年年底,整个迪荡湖公园将全部建成。将1.4平方公里水面当作演出背景,把山水实景演出搬到迪荡湖公园是规划者的一个大胆设想。“不仅要让绍兴市民亲近迪荡之水,还要吸引游客品味绍兴之水。”绍兴高新区规划人员介绍说,迪荡湖公园区域的设计目标中,“水广场”是最大特色之一,迪荡湖将成为一个传承水乡文化的现代化城中湖。
依据这一原则,规划确立了“一堤”、“八景”的景点布局。“一堤”即揽月堤,环湖八景分别为梦泽飞丝、琼台览胜、逐浪戏蝠、烟波桥语、蝶舞芳馨、云塔钟声、双亭醉月和莲池含贵。公园周边长达8公里的“两环”游道,将这些景点有机串联。
据了解,迪荡湖公园建成后,将开出交通游线,包括环湖车行线、步行游线、水上游线。除设置单独的水上快艇区域外,迪荡湖水上游线还将与外围河道相连通,带动整个绍兴水上旅游市场。
而精彩的水上景观和游线,都得益于一湖清水。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工程建成后,地处城市外围的迪荡湖、梅龙河、越龙河等都将变身为“城中湖”。依托曹娥江引水工程,迪荡湖将被纳入城区配水范围,以保障其水质。
兼顾实用性缓解城东排涝难
迪荡湖公园既是一项景观工程,也是绍兴城区东片防洪泄涝的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湖区原有水面为1700余亩,经过整治后扩展到2000余亩,整个蓄水量达到500万立方米以上,汛期将成为一片大型的防洪泄涝水域。
对于已伴随迪荡湖建设多年的徐觉民来说,去年台风“灿鸿”肆虐的那段日子还历历在目。7月11日晚上,“灿鸿”雨量最大的时候,他和同事正在迪荡湖工地值班,只见东侧的平水东江水位猛涨,在龙舌嘴公园处一度达到了4.9米,比城南南门水位高出30厘米左右。
他说,平水东江之所以水位猛涨,与越州大桥附近的萧甬铁路“卡口”有很大关系。因为铁路下的过水涵洞较窄,越州大桥下的河道里废弃物较多,从上游平水江涌来的洪水在这里遭遇“肠梗阻”。而铁路涵洞外的东湖镇,水位只有4.2米左右。
市水利局规划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迪荡湖与外塘的水系贯通后,将大大缓解越城区东部的泄洪压力,与目前倡导的建设海绵城市相契合。“迪荡湖注水后,这个湖将成为泄洪区,到时城东的泄洪会比较顺畅。”市水利局规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正考虑在迪荡湖下游开辟一条新的泄洪通道,上游的平水江洪水经过迪荡湖后,从下游的长水江直通曹娥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