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国会参议院未能通过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美国联邦政府非核心部门当地时间20日零时开始被迫“关门”。这是美联邦政府2013年10月以来再次“关门”。
当天恰逢特朗普总统执政周年纪念,今年也是国会中期选举之年。分析人士指出,无论对特朗普,还是对控制国会的共和党来说,政府“关门”风波丢脸事小,执政能力受质疑事大;也预示特朗普执政一年后,华盛顿精英政治圈分裂状态有加剧之势。
执政能力再遭质疑
共和党控制的美国会众议院18日通过一项为期4周的临时拨款法案,以维持联邦政府继续运营至2月16日。但这一法案19日晚没能在同样由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如愿通过。在最初的程序性投票中,受到5名共和党人和44名民主党人联合阻击,没能达到推进此法案所需的60票门槛。
民主、共和两党此次关键分歧在于,民主党希望将保护“童年抵美者暂缓遣返”计划的立法与政府拨款法案绑定投票,而共和党认为两者应分开说事。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政治权力体制决定了白宫为首的行政部门和负责立法的国会之间存在制衡,联邦政府“关门”并非新鲜事。但此次“关门”发生在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之际,而且还在总统执政第一个年头,实属罕见,给特朗普和共和党的执政能力打上了新的问号。
此外,特朗普近期在国会两党磋商中的移民改革协议问题上态度不定,使得国会共和党无法琢磨特朗普的真正意图,也影响到国会共和党领导层与白宫的沟通。
政治裂痕仍难弥合
审议和通过联邦政府预算是美国会的核心职责之一。但近些年,联邦政府预算成为两党政治博弈的主战场之一,政府或将“关门”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此次美国政府“关门”风波持续多久,取决于两党何时解决在移民改革问题上的分歧。但“关门”风波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特朗普执政下的华盛顿政治圈两极分化加剧,党间妥协、寻找共识越来越成为奢望。
特朗普上台后,在气候变化、“奥巴马医改”、减税、银行监管、边境管理等政策上急速“右摆”,在赢得保守派欢迎同时,民主党人对此深恶痛绝,加深了美国国内政治裂痕。
此外,这次“关门”风波也反映出共和党主流派和以特朗普为首的非建制派之间的裂痕仍难弥合。
白宫当天以强硬口吻发表声明,声称只有民主党同意为联邦政府拨款后,才会开启移民改革谈判。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政府“关门”恰逢周末,对美国民众的影响可能有限。未来两天,国会共和党人仍有动机寻求与民主党人达成临时拨款的协议。但是,特朗普的强硬表态,反而令欲寻求两党妥协的国会共和党人处境愈发尴尬。
并不是全体“关张”
这不意味着美国联邦政府全体、彻底“关张”。
大约1700名白宫雇员中,659名总统办公室、副总统办公室、国家安全委员会等部门雇员将作为“必要人员”继续上班,其他人暂时休假。
国防部说,全体现役军人照常执勤,美军在阿富汗以及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打击极端武装的行动不受影响。非要害岗位文职人员将暂时放假。
作为外交部门,国务院诸多日常业务照常,包括护照和签证发放。
国土安全部一名发言人说,近九成雇员将继续上班。这意味着海关、边境等部门多数人员将在岗。
内政部说,国家公园将尽量保持开放。
交通部半数以上雇员不会放假,民航管理系统照常运转。
司法部下属的联邦调查局、毒品管制局及酒精、烟草、火器和爆炸物管理局、执法官局、联邦监狱系统多数雇员将继续上班。刑事案件将继续得到处理,而对公共安全没有影响的民事案件将拖延。
邮政系统有自己的收入来源,将继续营业。
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大约半数雇员将在家“待岗”,一些重要业务如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则不受影响。新华社特稿
新闻链接
实际上,美国联邦政府“关张”并非首次,一定程度上甚至可说“家常便饭”。美联社统计,过去25年,美国政府3次部分“关张”,如果再往前,这类事件更频繁。
上世纪70年代末民主党人吉米·卡特任总统时期,几乎每年政府都会“关门”一段时间,平均每次持续11天;80年代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政府时期,8年间6次临时“歇业”,每次平均一两天。
上一次政府停摆发生在2013年,民主党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任内,持续16天。
这类事件是美国政治博弈的产物,今后或许会继续出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