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者荣耀》之局如何破?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

一款热门游戏,让大量中小学生难以自拔,记者调查“限玩令”下的“暑期战场”

如果不玩《王者荣耀》,或许很多人并不知道网络流行语“不要冲动硬拼,慢慢积蓄力量”的意思。作为时下最火热的一款游戏,《王者荣耀》正掀起全民狂欢潮。然而,因为大量中小学生也沉湎其中,引起广大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警惕。

尽管7月4日,腾讯公司针对中小学生推出了《王者荣耀》的“限玩令”,但仍有不少家长担心,暑假里暂离学校,脱离约束的孩子们,能抵挡住手游的诱惑吗?为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不少中小学生

沉迷《王者荣耀》

●记者

不少中小学生

沉迷《王者荣耀》

“晚上我们一起‘开黑’,我也要赚金币哦。”7月7日一大早,15岁的张成(化名)和小伙伴谈论着手游《王者荣耀》。

张成口中的“开黑”,其实是个网络用语,就是玩游戏时通过语音或者文字进行实时交流。

张成是越城区一所中学的初二学生,他的“游戏瘾”让母亲陈莉(化名)很担忧。

三个月内,陈莉摔坏了两部手机。一部是她自己的,一部是他儿子同学的。

很多个夜晚,张成偷偷拿了陈莉的手机,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玩《王者荣耀》。多番劝说无果,陈莉一把夺过手机,狠狠地摔在地上。

然而张成却变本加厉,他向同学借了一部手机,晚上躲在房间里继续玩。陈莉没办法,只能将手机没收,放在自己房间的抽屉里。没想到,张成偷偷从网上买了一部模型机,“调包”后以为能够以假乱真,但还是被母亲陈莉发现了,于是这部手机也被陈莉摔坏了。

从没玩过网络游戏的陈莉,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这个突然出现的强大对手。

当她第一次从儿子口中听到《王者荣耀》这个名字的时候,她还愣了一下,心想:这是个什么游戏?

公开资料显示,《王者荣耀》是一款即时对战手游,上线近两年已成为全球下载量最大的游戏,注册用户破2亿,日活跃用户5000万。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和内部调研分析,12岁以下玩家约占3.62%,13~17岁玩家约占14.50%。根据估算,约有3600万中小学生参与到这款游戏中。

张成也是其中之一,且越玩越上瘾。陈莉说,从初二下半学期开始,张成花在游戏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每天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玩游戏,作业也不按时写了。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新闻,说绍兴一名12岁的孩子竟然在七八天时间里充值2.5万元,玩的正是这款手游《王者荣耀》,这些孩子真让人不省心。”陈莉不无担忧地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5名正在玩这款游戏的中小学生,他们表示,放假期间每天的游戏时间约2~3小时,有人达5小时以上。周俊(化名)是越城区一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一进入《王者荣耀》的世界就会废寝忘食,一旦游戏开打,吃饭时都舍不得放下。他说,他们班上至少有80%的学生在玩该款游戏,尤其是男生,他们经常相约组队战斗。

刚读完初一的王同学说,班上有40多个学生,大概近一半在玩这款游戏。下课时,同学间经常会热烈讨论《王者荣耀》。

越城区一名教六年级的张老师说,他班上有20多名男生,没几人不玩该款游戏的。学校严格规定不允许学生带手机到校,学生玩游戏都是放学回家后。但学生们聚在一起时讨论的话题依然是《王者荣耀》。

这款游戏

为何如此火?

《王者荣耀》为什么让这么多中小学生沉湎其中?

为一探究竟,7月7日晚10点,记者打开了手机上的《王者荣耀》客户端。只需一秒钟时间就完成了组队。眼下正值暑假,游戏开场之前,团队中有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团队里有小学生吗?”一名玩家回应道:“我是。”

在玩《王者荣耀》时,16岁的何冲(化名)喜欢打开语音,一会儿和队友砍“人头”,一会儿进攻“推塔”。在他看来,团战比单机更热血,“有时一局翻盘了,开心不已。当然,如果输得多了,可能还会生气,不想继续玩了”。

24岁的陈琦,是《王者荣耀》的资深玩家。他说,这款游戏之所以可以吸引不同年龄段的玩家,首先是因为它操作相对简单,新手玩10分钟就能上手,而且这款游戏不仅仅是游戏,还有一定的社交功能,锻炼玩家的团队合作和反应能力,所以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在玩。

陈琦说,在《王者荣耀》中,有李白、荆轲、项羽、鲁班、不知火舞、马可波罗等许多让人好奇的游戏角色。游戏的最高段位为荣耀王者,在王者之下,依次有星耀、钻石、铂金、黄金、白银和青铜等段位。只要在排位赛模式下取胜,便有机会升级。游戏中的玩法以竞技对战为主,玩家之间可以进行1对1、3对3、5对5等多种对战方式,还可以参加游戏的冒险模式、闯关模式,在满足条件后可以参加游戏的年度排位赛等。

游戏中最受欢迎的打法是5对5,玩家选择不同的英雄角色组队,拆掉对方的防御塔和水晶即算胜利,俗称“推塔”。对陈琦来说,玩《王者荣耀》的乐趣在于享受其中冲榜和战友亲密配合的快感,“大家一起组队‘开黑’”。

“一到假期,学生玩家数量直线上升,特别是说话特别幼稚的小学生,不会打就乱打,我辛辛苦苦打上去的段位就这么眼睁睁地掉下来了,好心塞。”陈琦说,他为了购买皮肤(角色外观),花过几百元钱。玩家们购买皮肤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新皮肤很炫酷,二是皮肤可以增加英雄的技能属

探因

现象

“限玩令”

真的管用吗?

性。皮肤的售价有多种,有288点券的、有788点券的、更有2888点券的,288点券相当于人民币28.8元。

记者在苹果的应用商店《王者荣耀》下载页面发现,上面注明了“17+”的字样,提示年满17周岁以上才能使用。然而,随着游戏的火爆和手机的普及,不少低龄玩家也大量涌入。

“限玩令”

真的管用吗?

7月6日,越城区一所中学的初二学生周峰(化名)像往常一样玩《王者荣耀》时,突然弹出一条提示:“您今日累积游戏时间已经超过2个小时,根据健康系统规则,您今日将无法登录游戏。”然后,游戏就硬生生地被停了。

“我平时和同学一起玩《王者荣耀》,经常是四五个小时不下线。”周峰说,没想到现在刚玩了两个小时就被系统强制关闭,再也无法登录。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现象,7月4日,《王者荣耀》宣布推出“限玩令”,试运行全新“健康系统”。12岁以下未成年用户,游戏账号累计登录时间长达1小时,在对局结束后将被强制下线,且当天不能再登录。13岁以上未成年人,游戏账号累计登录长达2小时后,将被强制下线,且当天不能再登录。

腾讯将其总结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的“三板斧”——未成年人限制每天登录时长、绑定硬件设备实现一键禁玩、强化实名认证体系。按照新规,将根据年龄对游戏时间进行限制,那中小学生的游戏账号是否进行了实名认证呢?

记者随机对拥有《王者荣耀》游戏账号的8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只有6位进行过实名认证。

“我玩这个游戏两年了,去年游戏公告里说输入身份证号码实名认证可以送装备,我就认证了,本来我一天也玩不到两个小时,所以限制时间的规定对我没啥影响。”在越城区一所中学读高一的李同学说。

而未在游戏中实名认证的六年级学生李子君(化名)说,他的游戏账号就是爸妈的微信号。“要么就用游客登录,要么就绑定爸妈的微信玩,爸妈限制我玩的时间也是每天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他说。

另一位初二学生小陈则说:“我的账号没有实名认证,特别爱玩这个的人,在网上搜个成年人的身份证号码验证一下,或者用爸妈的身份证验证都挺容易的。”

在采访中,也有不少家长对此表示质疑。一位姓蒋的家长表示,现在的孩子很聪明,身份限制恐怕难不倒他们。“如果孩子拿父母的身份证注册,就没有年龄限制的问题了,那这项措施意义何在?”

一位《王者荣耀》的玩家告诉记者,现在网上有很多游戏代练,中小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上购买身份信息注册,所以,这个规定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小学生游戏成瘾的难题。

防止游戏上瘾

建议游戏分级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热点话题。

6月22日,杭州一名13岁的学生因玩《王者荣耀》被父亲教训后从四楼跳下。4月底,有媒体报道称,广州一名17岁少年狂打手游《王者荣耀》40小时,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在杭州少年跳楼后不久,杭州夏衍中学老师蒋潇潇发文《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文章称,“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游戏的样子”。蒋潇潇发布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引发共鸣。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精神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董莹盈表示,虽然这款游戏形式很简单,但内容实际上很丰富,有很多角色,可以让人使用他们崇拜、喜爱的历史人物角色来进行对战,这种切身体验感构成了拟态环境,容易让人进入情景。在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未成年学生群体中,很容易让部分个体迫于群体压力而跟风,这也是大量中小学生置身其中的原因之一。

“其实这和家长的陪伴与管理不到位也有关系,一些家长忙于工作,直接把手机丢给孩子,很不妥。”董莹盈表示,只有通过有效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有积极作用的。防止未成年人犯网瘾,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假期中,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沉迷游戏的苗头,要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写字、画画、唱歌、运动,等等,启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从中得到快乐,网游的吸引力相对就会减弱。

在浙江大公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海滨看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手游,应该在游戏登录这一环节就做好准备。在游戏登录环节,不仅要实名注册,还应该通过上传照片或人脸识别,保证人证合一。要严格按照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未成年人对网络支付没有“钱”的概念,家长要保管好支付密码。

防止孩子对这款游戏上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游戏必须分级。既然实名认证几乎形同虚设,厂商就必须设置其他有效门槛来防止低龄玩家注册,绝不能低门槛甚至零门槛。”陈海滨认为,监管部门也要对游戏平台进行相应的规范和管理。

调查

观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