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让基层百姓更有文化获得感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

——陈泉标履职记

记者

章唯艰

“既熟悉又陌生”,这是陈泉标履新后的最大感触。十多年前,他曾在文化管理岗位工作,重返文化系统,却感到时代的发展已经给这个工作带来了太多变化。但他始终抱着一个朴素的念头:“推进文化事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实打实地落实每一项工作,让基层百姓更有文化获得感,才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

夯实文化设施建设

在陈泉标的工作计划表上,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最重要的一项。履新以来,他跑得最勤的地方,也是各个基层文化服务中心。

“这里的设施能满足群众需要吗?周末和晚上来这里的人多不多?”在孙端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陈泉标又向负责人追问起了运营工作中的细节。近一个小时的交流后,他把很多信息暗暗记在了心中。“现在许多基层场馆都建设得不错,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市文广局文艺处处长袁巍说:“为确保年底前完成新建乡镇(街道)图书分馆15家、文化分馆54家,新增综合文化站面积达标39家的目标,陈局长多次带队深入新昌、嵊州的乡镇(街道)进行督查、暗访,事后将督查结果通报给当地主要领导,督促各区、县(市)加快建设进度。同时,他也很关注基层文化设施的建管结合、管用结合,要求我们提出课题,研究提高效能发挥。”

“现在有许多想法在我脑子里,比如农家书屋的经费有限,是否该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又比如基层文化工作者流失严重,如何通过绩效考核留住人才。”陈泉标说,“作为局长,我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把碎片化的想法转化为整体思路。”

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陈泉标常跟文广局的干部说:要想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就要站在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从供给侧改革,提升文化服务也要从供给侧改革。”

到任后,陈泉标一直着力推进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的建设。“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把服务信息提供给百姓,同时把百姓的文化需求反馈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把文化服务同百姓需求对接起来。”经过严密的筹备,目前这一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预计8月底就可试运行。

同时,现有文化服务的提升和创新也是陈泉标关注的方向。“好书天天荐”活动自2015年推出以来,深受读者欢迎。陈泉标在调研中却提出:“使用经费能不能进一步扩大?布点能不能再多几个?”为此,他常到新华书店、图书馆和读者交流。

近年来,市文广局常年坚持文化惠民服务,陈泉标到任后,进一步深化了该项工作。市文广局根据基层需要,常态化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还组织“文艺专家门诊”、“绍剧周末剧场”、“文化大巴”等,丰富百姓业余生活。

做优文化产品供给

8月的一天,市绍剧艺术中心会议室内,绍剧《绍兴师爷》的主创团队正在一句句地琢磨台词,陈泉标悄悄走了进去。认真聆听了演员们的剧本研讨后,他鼓励团队:把它打造成艺术精品。

“陈局长对这台《绍兴师爷》一直非常关注。”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红说,陈泉标局长履新初期,正是《绍兴师爷》主创班子搭建的时候,可以说,他是看着这台戏成长起来的。这部戏排演完后,将作为惠民演出新剧目,加入“绍剧周末剧场”的节目表中,为市民提供更多文化选择。

“文化惠民要从源头也就是产品的供给上抓起,绍兴有自己的优势产品,那就是戏曲。”陈泉标到任后,紧抓不放文艺创作,推动出人出戏出精品。

这种对文艺创作的重视,影响了整个文广系统。今年,绍兴有三个戏剧项目入选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越剧《屈原》成为了全国越剧界唯一入围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的剧目,越剧《青藤狂歌——徐渭》踏上全国巡演,越剧电影《唐琬与陆游》也已完成拍摄。

人物名片

名:

陈泉标

务:

绍兴市文化广电新

闻出版局局长、党

委书记

任职时间:

2017年4月

马上任

100

扫一扫,

听工作感悟怎么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