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越马,跑出了城市品质

2022年01月01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

精彩马拉松

活力新绍兴

首席记者

裴金红

一场马拉松,绍兴深厚且充满活力的文化,端到了世界面前。

11月11日,在古城的满满诚意里,1.5万人完成了一次最有文化味的奔跑。他们带来了欢乐自信、坚持不懈的马拉松精神,也把江南水乡的如画美景和人文风情装进了心里。

首届“越马”结束了,我们惊喜地发现,经历“越马”之后的绍兴,迎来一场蝶变:城市变得更靓丽,人们变得更友好,绍兴与世界的链接变得更加紧密。

奔跑没有止境。马拉松比赛开启的,是绍兴发展节点上的一次新跨越。

美丽蜕变

没有无缘无故的美。绍兴城底子好,但仍需装扮。

“人在路上跑,如在画中游。”这是11月11日绍兴国际马拉松赛直播中,央视评论员宋剑桥脱口而出的一句感慨。伴随着这句赞美的,是镜头中万紫千红的花海、碧波荡漾的湖面、粉墙黛瓦的民居、绿树成荫的跑道。

自2004年“七艺节”之后,绍兴城市景观就再也没有进行大规模整修。“美则美矣,但千年不变的古典美,总觉得缺少一点时尚。”生活在府山脚下的李文化的一席话,代表了很多绍兴人的心声。另一方面,部分脏乱差的外立面和破损的基础设施,也让这种古典美多了不少瑕疵。

“越马”的到来,为绍兴改善公共设施提供了绝佳时机。

按照G20杭州峰会的城市景观设计标准,绍兴迅速启动城市景观提升工程,从道路街面、建筑立面、绿化广场、城市家具、户外广告、夜景亮化等六个方面入手,在越城区和柯桥区同步开展33个项目,从天上到地下,给绍兴“祛斑”“洗脸”。

22条道路,50公里,16平方公里,大大突破马拉松的范围。市城投集团工程管理部经理尉向荣说,表面上看,是为马拉松作准备;根本上,是奔着“打造独具水城特色风貌和现代城市景观样板”这一目标而去。

马拉松成为景观提升改造工程自我加压的砝码。结果,工期8个月的改造工程,只用了4个月便完工。

改造的结果,让“只缘身在此城中”的绍兴市民也大为惊讶:迪荡湖公园,两片繁盛的花海,轰动了全城;在二环北路、解放大路,新铺的沥青路加上隔离带上的绿化,让驾驶员感觉“在景区中行驶”;胜利东路两旁,从屋面绿化到店招焕然一新,让人神清气爽……

城市的美丽蜕变,是马拉松带给绍兴人最直观的变化。

绍兴国际马拉松赛央视直播总导演陆军说:“马拉松的路线要有美感,一次成功的马拉松,就算你不参加比赛,单纯去旅游也想沿着这条线路走一走。绍兴的美丽蜕变,是马拉松留给绍兴的最大红利。”

气质升华

2500多年的历史积淀,让绍兴人充满了自豪,也塑造了绍兴人内敛、含蓄、宁静的气质与秉性。很少有人意识到,绍兴文化内在的激情。而一场马拉松,让人骤然发现,绍兴的精神气质正在改变。

在马拉松还没到来时,马拉松精神对市民的改变已经开始。

有多年跑龄的唐兰,在得知绍兴要举办马拉松,早早开始带着10岁的儿子一起练习,在她看来,跑步的人更专注更有耐心;市人民医院医生高海军也酷爱跑步,他认为参加马拉松,是自我修养和情绪训练的一种方式;健身教练张颖,在马拉松比赛之前,跑遍了绍兴的大街小巷……马拉松,让越来多的市民走出家门,绍兴正变得越来越有朝气和活力。

马拉松赛道上的每一个场景,也在向人们传递多元、开放的精神。

当打扮成悟空、八戒、济公、加勒比海盗、香蕉人的跑者,在你面前闪过时,你接受到的是一种娱乐精神;当坐轮椅的跑者、独臂的跑者、70多岁的跑者,与你接近时,你看到的是坚强与毅力;当埃塞俄比亚选手用手捂着肚子坚持奔跑时,你感受到的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这些人,这些场景,映入人们的视线,激荡心灵,一点一点地塑造着每个人的“精气神”。

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

马拉松,更是对一个城市服务能力和动员能力的考验。

首届“越马”,史无前例地招募到2621名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传递着绍兴的用心与细心;首届“越马”,配备了2000余名医务人员,现场设置了26个医疗站点、23辆救护车、1架救援直升机、10个定点医院,这样的布局超过标准近一倍;首届“越马”,安排300名“警马”陪跑,沿线布置870余名交警进行交通疏导和引导。

温暖,贯彻在每一个细节中。

这次比赛,参赛的选手不但品尝到了黄酒奶茶、黄酒棒冰、酒酿冲蛋,还获赠旅游大礼包——连续三天,免费游玩鲁迅故居、大禹陵、兰亭、柯岩风景区、兜率天宫等10多个重点景区。正因如此,来自北京的全程马拉松选手郭冬说:“参加过20多个城市的马拉松赛,最温暖的就是绍兴。”

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蔡勇说:“马拉松,不仅是城市风景的展示,更是城市精神与城市文明的体现。”绍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城市治理能力,提升了城市素养。

链接世界

每一次移步换景处,都是文化。绍兴这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通过马拉松,把自己丰厚的文化积淀,如此丰盛地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从绍兴的建城史,到马拉松的起源史,绍兴巧妙地捕捉到了两者时间上的巧合,找到契合之处。鲁迅故里、古轩亭口,到越王城、迎恩门,绍兴多次修改线路,将“最有文化味”的古迹和景点,串在马拉松赛道上。从《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表演,到水上游艇、皮划艇竞赛,绍兴在赛道沿途做足文章,让绍兴水乡和戏剧之乡的特色,得到最充分的展现。

做一场不一样的直播,是绍兴向世界推介自己的关键。

从江一燕、孟关良、徐东香、谢震业等绍兴籍文体明星的出镜代言,到戏剧、书法、乌篷船、古桥、黄酒等绍兴元素的轮番插播,再到央视主持人、评论员的动情讲解,2个多小时的“越马”直播,最大效率地展现了绍兴城市、绍兴文化,让绍兴人民做足了“全城秀”,也让世界观众过足了“绍兴瘾”。

在马拉松中全方位解读绍兴,其实是央视的安排。

“绍兴是一个文化味很浓的古城,每年都能吸引数以千万计的游客,但旅游往往只能触及城市的一小部分。”绍兴国际马拉松赛央视直播总导演陆军说,“越马”直播就是要把整个古城呈现给观众,要把她诗意的一面展现给世界。

马拉松,让绍兴与世界的链接,更加紧密、频繁。

“因马拉松改变的城市很多。”厦门马拉松总裁判长施建平说,兰州以前每年花巨资推介城市旅游,效果有限,但举办马拉松之后,城市的名气和游客数量大增。而厦门举办一届马拉松,带来的直接收益是上亿元。“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更是无形资产,其价值无法估量。”

显然,绍兴已经找到链接世界的新的打开方式,她用一座城市的诚意,换来了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说,绍兴的马拉松效应才刚刚开始。-->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