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8日,第五届“浙江慈善奖”颁奖活动在杭州举行。本届“浙江慈善奖”我市共有17个组织、个人和项目获奖,首次实现获奖者各区、县(市)全覆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人人慈善”正逐渐成为一种城市氛围,一种生活常态。
一、个人捐赠奖
冯海良王永泉俞俊海
(排名不分先后)
冯海良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27年前,海亮集团在诸暨店口开始创业时,创始人冯海良便许下了一个承诺——饮水思源、回报社会。从捐资助学扶残助残,到修桥铺路赈灾救援;从支持新农村建设和环境保护,到扶助地方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从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到提高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从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到为农村老人免费体检和提供救助;从兴建希望小学,到修建海亮幸福院,资助孤寡老人和孤儿生活、求学等等。在他的带领下,在一个个渴求帮助的角落,总能看到海亮伸出的手,宽大而温暖。慈善就是冯海良的另一项事业,用心经营。
王永泉
浙江中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永泉说,纳税和就业,就像一个人喝水吃饭,是正常的行为,还谈不上是社会责任;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取之于社会,回馈社会,为社会多做贡献,这样做便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作为企业的掌门人,他正如自己所说,在用心经营企业的同时,更没有忘记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肩负的社会责任,每年的慈善捐款如醇香的绍兴老酒一般,默默地滋润着古越大地。他带领企业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让社会责任融入企业“血液”,在助学、赈灾、助医、扶贫济困以及支持文化艺术、环境保护等方面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俞俊海
瑞丰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瑞丰银行是一家专门服务农民兄弟的小银行,而慈善是最不可或缺的服务。”这是瑞丰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俞俊海常说的一句话。过去10年,他不仅把这家“小银行”做成了全国农商银行“标杆银行”,而且在公益慈善之路上也一直在思考、探索和实践,开展了扶贫、助孤、助学、赈灾等活动,在他的掌舵下,企业的慈善之路也走出了“瑞丰特色”。
赵雪芬
新昌县南明街道居民
赵雪芬生于1931年,家有兄弟姐妹7人,生活非常困难。解放后,赵雪芬在新昌县治国坞村小学任民办教师,从此与教育事业结缘,也与助学助困、一心向善的习惯结缘。退休后,她起早贪黑做起了个体户,一直干到了86岁高龄,而赵老师做这些不是为自己的生活,而是为了去帮助很多陌生的人。得到她资助的学生,很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参加工作算起,她60多年来先后资助贫困学生30多人,累计捐助资金30多万元,她的事迹也让当地百姓津津乐道。
二、机构捐赠奖
(排名不分先后)
上海泰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泰然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品质服务的新兴多元化互联网企业。企业成立时间不长,但在发展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秉承真善至美的理念,用关爱和信任把这份理念传达给更多的人,把爱心献给孤残儿童、留守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另外,还将慈善理念融入公司文化中,宣扬和传递正能量。
绍兴市茂林染料有限公司
1998年6月,绍兴市茂林染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启康出资20万元,在新昌县双彩乡建立了“启康希望小学”。从此,企业走上公益事业之路。作为一家以经营染料贸易为主的小企业,每年的利润微薄,但父子接力慈善,持续近20年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行动印证了“努力让风尚文明成为绍兴的标志,唤醒了人心中向善的能量,城市就会有向上的力量”。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是一家资产超百亿、销售超百亿、市值超三百亿、员工超万人的民营股份制国际化集团公司,集团在陈爱莲董事长的带领下,遵循“永恒提升价值,不断奉献社会”的价值观,以强民富国为己任,勇立社会责任的潮头,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及教育、体育、文化事业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
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厚德、明志、勤业”的企业精神,在打造“百年闰土”的征程中,始终不忘初心,倡导以人为本、诚信为怀、回报社会,将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把关心教育事业、关爱弱势群体、热心社会慈善、服务公益事业、造福当地百姓当作自己的分内事。正如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老董事长所说,“闰土发展壮大有今天,反哺家乡、回报社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应尽的公德和义务。”
三、慈善项目奖
(排名不分先后)
“造血型”慈善扶贫基地
(绍兴市上虞区慈善总会)
上虞区慈善总会自2011年起,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培育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不断把上虞区“造血型”慈善扶贫基地工作推向规范化制度化,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最近三年来,已先后开展两轮“造血型”慈善扶贫基地活动,实现了慈善救助从单一的经济型救助向项目型救助转变,从“输血型”救助向“造血型”救助转变,从单个“造血型”救助向辐射帮扶“造血型”救助转变。
“慈剡家园”安居工程
(嵊州市慈善总会)
该项目作为一项慈善爱心工程,由嵊州市慈善总会于2006年下半年着手调研,2007年开始正式实施。项目实施10年来,始终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多方联动,扩大救助范围,提升品牌效应,在社会上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很好的美誉度,现已成为当地的一大重点品牌项目。实施至今,累计资助住房困难户3112户,最大限度地确保了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青春暖流——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项目
(共青团绍兴市委)
“青春暖流”关爱农民工子女公益项目是共青团绍兴市委广泛组织各级团组织深入开展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通过项目化操作、网络化运作,以各类志愿关爱行动为载体,满足在绍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实际需求,服务社会民生,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民工子女的良好氛围。
“天天向善”急难救助项目
(绍兴市慈善总会)
从2013年起,绍兴市慈善总会致力于慈善项目整合和开发,对慈善救助进行重新洗牌,针对急难救助整合推出“天天向善”急难救助项目,内容涵盖小额慈善冠名基金、“天天向善”全媒体大型公益行动、慈善临时救助和慈善应急救助四大类。该项目基于推动慈善急难救助的发展,借力“微慈善”的平台,加强与基层、媒体、义工等合作,利用慈善救助的精准度和灵活性,有效衔接政府社会救助。从2013年以来,该项目救助支出已达1070.67万元,直接惠及困难群众超过6570人。
“衣循环·爱循环”绿蛙废旧衣服回收公益项目
(绍兴市越城区民政局、绍兴舒维纺织品再生利用有限公司)
围绕“循环和爱”这一主题,越城区民政局通过和爱心企业合作实施绿蛙项目,将人们日常大量闲置浪费的废旧衣服进行循环再利用,让无数家庭的爱心通过捐赠废旧衣物这一形式得以传递,不仅实现了废旧衣服循环利用的目的,也普及了“慈善人人参与”的理念。从2015年初正式启动以来,绿蛙项目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志愿服务奖
(排名不分先后)
绍兴市慈善义工联合会
绍兴市慈善义工联合会成立于2011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有参与义工2万多名,义工成员身份也日趋丰富。社会领袖逐渐汇聚,或直接加入义工联,或与义工联保持长久良性的合作关系。各类注册义工服务队伍68支,服务形态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三年志愿服务时间11万小时。同时,绍兴市慈善义工联合会还积极发挥孵化器作用,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合作等方式孵化服务队及其他社会组织,形成了强大的公益合力。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慈善志愿服务类奖项。
嵊州市慈善阳光志愿者服务队
嵊州市慈善阳光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2013年,现有注册慈善志愿者230名。自成立以来,服务队不断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心系老弱病残和贫困户,积极开展助困、助学、助老等帮扶活动,以真诚的爱心去帮助弱势群体,另外,还在深入调查社会需求和志愿服务意向的基础上,实施系列化、项目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全力打造慈善志愿服务品牌,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慈善工作奖
(排名不分先后)
绍兴广电总台
绍兴广电总台是绍兴本土具有影响力的市级主流媒体,长期以来致力于弘扬我市慈善文化,利用其传播特性弘扬道德善念,褒扬慈善精神,昭示社会正能量;同时亲力亲为,从总台领导到普通记者员工积极参与慈善活动,践行慈善公益。在助力慈善事业发展以及推动社会和谐和城市文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绍兴乃至全省都具有一定影响力,在参与慈善事业中起到了标杆和示范作用。
绍兴市一米阳光爱心服务社
绍兴市一米阳光爱心服务社始创于2009年7月,2014年1月正式注册成功。服务社以“有尊严地帮扶”为核心理念,帮扶特殊群体活动得到深入发展,特别是“一米饺子”成为志愿者与老人、孩子的融合剂,得到广大志愿者和市民的认可。此外,医院志愿服务项目、“一米捐衣吧”、“一米阳光板友会”、“垃圾不落地”、“文明出行”等项目也不断发展。服务社已多次荣获省、市、县级慈善、志愿服务组织荣誉,在本地有一定的影响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