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回顾百年历史,唯物辩证法贯穿其中。新时代,辩证的科学思维是我党把握新的时代特征、明确新的历史任务、直面新的国际挑战、谋求新的发展机遇的科学思维。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浙江人民高瞻远瞩,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逐一击破发展难题,在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辩证之路。“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学习和领悟辩证思维有助于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厘清发展思路,提升实战效果,在发展之路上事半功倍。
一、“十个手指弹钢琴”
辩证思维蕴含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和综合的思维分析并认识事物,树立全局观,不断推进系统优化,选择最优目标,促成发展。同时,发展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特征。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其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失时机地促成质变。
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充分运用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浙江人民把党中央的指示和浙江元素相结合,抓住浙江发展中的短板和优势,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辩证思维的指引下,浙江实现了“平安浙江”与“法治浙江”的双轮驱动,拆除了法治建设中的“篱笆墙”,描绘了法治浙江的新画卷,并奋力打造高水平的平安浙江示范区,形成了省市县乡一体的整体治理格局。其中,“平安”是“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同时,在发展上“选对路子”,走绿色发展之路,从而不失时机地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发展,在生态建设之路上“短道速滑”,“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浙江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二、“牵牛要牵牛鼻子”
辩证思维蕴含着矛盾的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具有普遍性,因此我们要敢于承认并揭露矛盾,一分为二地分析矛盾。同时,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一刀切”的片面做法。另外,在复杂事物中有多个矛盾,有主次之分,同一矛盾又有主次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既要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重点、抓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充分运用了矛盾的观点。浙江洞察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有针对性地发展浙江经济。浙江虽是资源小省,但毗邻东海,适合发展海洋经济。同时,依托广袤的山地,浙江发展了山地休闲旅游产业,实现了“旅游+”的创新型转变。以往我们曾认为山地会制约发展,然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浙江发展了首批山地休闲度假试点单位,助力了绿色GDP的增长,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三、“不日新者必日退”
辩证思维蕴含着辩证否定观。事物通过自我否定而实现运动和发展。辩证否定是发展的重要环节,没有辩证的否定,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发展。辩证否定也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立足实践、实事求是,同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这个信息产业主导的时代,我们要有革故鼎新的自觉,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功夫,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导向,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科技领域是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只有不断地破除科技创新的“冰点”,“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才能精准发力,乘势而上,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充分运用了辩证否定观。浙江致力于建设创新型省份,走出了一条浙江特色的创新驱动之路。之江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的先驱,努力攻关智能感知、智能网络、智能计算、智能系统四个方面,深入研发量子精密测量科学装置、工业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科学装置等核心技术,以强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向着世界一流的技术创新中心靠近。“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之江实验室不断引进海内外高精尖人才,不唯头衔帽子、论文数量等“颜值”,只唯实际贡献之“内涵”,并十分注重人才鼓励机制,通过经费支持、提供科研场地等措施,着力打造“领域专精、层次高端、梯队有序”的科研团队,鼓励人才迈开步伐,自由探索,启动科技创新的“加速键”。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浙江的科技实力正崛起腾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