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系统运筹揽全局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记者

裴金红

坚持系统观念,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

城市百强排行榜不是单一的GDP榜单,而是由7个硬软指标综合考量得出。指标的均衡性全面性,清晰传达出一种导向:只有不偏科的全能选手,才能从众多优秀城市中脱颖而出。

2018年以来,紧盯重返全国“30强”目标,绍兴坚持“十个指头弹钢琴”,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谋大局、谋长远,不断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走在了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上。

未雨绸缪觅先机

危机来临前,谁做好功课,谁就掌握先机。

近年来,绍兴同样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国内,一体化浪潮、城市群竞争加剧。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压力,绍兴通过富有远见的前瞻性谋划,摆脱方向和路径上的迷茫,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释放出了奔涌而出的发展红利。

以更开放的战略视野谋发展——站在高处羡慕海洋,不如勇敢迈出步伐,向着海洋深处游去。

2018年以来,绍兴的决策者在不同场合强调“要跳出绍兴审视绍兴、跳出绍兴谋划绍兴、跳出绍兴发展绍兴。”“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逐渐成型。《绍兴市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杭绍甬一体化发展绍兴行动计划》《绍兴深度接轨上海行动计划》相继出台,融杭联甬接沪的“路线图”逐渐清晰。随着“杭绍甬一体化”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拥抱湾区、向海进发,成为绍兴新的坐标。一条从有限空间走向无限空间的突围之路由此打开,绍兴得以在更广阔的天地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以更强烈的忧患意识攀高峰——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要对标先进,找准“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如果说重返全国“30强”是跳一跳可以摘到的苹果,那么“四大体系”便是登高之梯。更高质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更高水平建设现代城市体系,专注城市能级提升;更高品位重塑城市文化体系,做好守正创新文章;更高标准优化自然生态体系,擦亮稽山鉴水底色。这是对绍兴优势短板的全面梳理,是具有整体性的顶层设计。顺着这一“四梁八柱”向上攀登,绍兴在危机来临前及早站上制高点,在疫情冲击和经济衰退风险中表现出强大的抗打承压能力。

以更敏锐的政治嗅觉抓机遇——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旦错过不会再来。

短短3年,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从零到300亿元的跨越。有人庆幸:如果不是决策层部署早,再晚几个月,美国对中国芯片行业大规模“卡脖子”,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无从谈起。这几年,绍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抢抓亚运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杭绍甬一体化先行区建设等机遇,加快推进高铁、高架、高速等交通路网建设,加速“走出去”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协同共进谋发展

高质量发展,强调整体性、均衡性、系统性,必须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城市协同共进,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干大事、干成事。

三圆石化跨域迁徙,这个被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越城区、上虞区、市级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在嵊州、新昌,两地共建公路、污水处理厂、高铁新城,合作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成为城市协同的典范。全市域“融杭联甬接沪”的大合唱也在奏响,“拥抱大湾区、融入长三角”,由碎步到大步,绍兴凝聚起强大向心力。

城乡均衡发展——城市乡村,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鸟失一翼不可飞,车缺一轮不可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