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观杰:铁血雄魂今犹在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上虞区章镇镇老街路13号,刚刚开馆的观杰烈士纪念馆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参观者。行走其间,仿佛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在那段烽火岁月中英雄用血火熔铸的抗日风采在眼前变得鲜活起来。

观杰,家人给他取名永仙,希望他永远像神仙一样长寿、快乐。但他志在“日后努力向上,争做一个杰出的人”,改名观杰,用以自勉。

记者

徐霞鸿

《英雄的旗帜》,展示23年的光辉一生

观杰的名字,曾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2015年9月3日,“观杰中队”的军旗出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中。当战士们以铿锵有力的齐整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人们记住了这一面以绍兴英烈命名的部队的军旗。

顾志坤也是在这个时候留意到观杰这个名字的,他是上虞一名资深传记作家。

不过,真正让他产生要为观杰烈士写一部长篇传记想法的,是2018年8月的一次采访。“那天,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驻西安临潼某部的旅史馆里,看到了观杰的名字。”顾志坤那次赴西安临潼某旅采访,是为了写《阻击英雄沈树根》,一位诸暨籍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我没想到沈树根和观杰竟然是同一个部队的,他还担任过观杰中队所在团的团长,且任职时间长达10年之久。”

顾志坤说,从当时的环境来分析,两人见过面的可能性不大,再加上在沈树根参军两个月之后,观杰就牺牲了。但观杰的名字沈树根是一定知道的,因为在观杰去世后不久,浙东纵队就授予了观杰所在中队“观杰中队”的称号,号召全纵队干部战士向观杰和观杰中队学习。这是浙东纵队自创建以后首次授予一个单位荣誉称号,十分不易。

“尽管70多年过去了,但许多人不仅知道观杰的名字,甚至还能说出不少观杰的故事。”在撰写这本传记的过程中,顾志坤的足迹曾涉及西安、安徽、上海、无锡、杭州、绍兴及宁波等多地。每到一处,他的这种感受愈加强烈。“有一次,我在慈溪市掌起镇东埠头村观杰的牺牲地采访,一位村民听说后,专门骑电瓶车过来,给我讲述观杰在这里打仗的故事,他的讲述又吸引了附近的许多村民,便纷纷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使这次采访成了一次对观杰烈士的集体性回忆和缅怀。”

而正是因为这一次次的采访,有了更多的史料,观杰烈士的面貌才栩栩如生起来。“在无锡某军队干休所,我找到了观杰的战友、时任浙东纵队司令部电台报务主任的秦基。观杰牺牲时,他就在观杰身边,看见担架抬过的路上,是一长串殷红的鲜血。”顾志坤说,他把这些生动的细节都写进了书里。更难得可贵的是,秦基还提供了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这张照片正是观杰牺牲前不久,和秦基一起在东埠头村隔壁洪魏村的“吕记照相馆”拍的。在此之前,观杰所留下的形象资料,仅仅是一张素描的画像。

如今,在观杰纪念馆的展柜里,陈列着一部《英雄的旗帜》。这是顾志坤历时两年、行程万里写成的20余万字的观杰传记。

17岁少年,徒步20多天参加革命

观杰(1921—1944),原名石永仙,又名石子英,章镇镇任叶村人。

在观杰的基本情况介绍中,开篇就是这一句。但鲜有人知道,观杰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找了很多资料,也问过许多人,一直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一直到去年5月,我采访到了观杰读小学时的同学,当时已经97岁的许明本。”许明本告诉顾志坤,石永仙曾和他一起报考校址设在慈溪观海卫镇的锦堂师范学校,这是由当地一位在日本经商的爱国华侨吴锦堂创办的名校。但公布录取结果时,石永仙落榜了。这对好胜心和自尊心极强的石永仙是个不小的打击,他决定改名“观杰”以自勉,意思是:观海卫的锦堂师范没有录取他,他虽不会消沉,但一定会记住,日后努力向上,争做一个杰出的人。

生当作人杰,这是观杰给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观杰出生在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家人给他取名永仙,是希望他永远像神仙一样长寿、快乐。但他偏偏不愿意走家人给他安排好的这条富足安逸的道路。”顾志坤说,在撰写这部传记时,他一次又一次地为观杰的精神而感动。“一个17

岁的少年,毅然决然地告别亲人与家乡,只身一人走了20多天,奔赴安徽泾县,找到了新四军,参加革命。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和执着!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一路的艰难困苦,是无法想象的。”

观杰牺牲时只有23岁,他将自己年轻的生命定格在向敌人冲锋的阵地上。在牺牲前,他对战友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管我,快冲!”

今年97岁的秦基,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在这一天的慈溪掌起镇东埠头保卫秋收的战斗中,观杰率七中队战士们在向敌人发起冲击时,不幸被机枪子弹击中大腿。待战士们消灭敌人后赶到观杰身旁时,观杰因失血过多,已停止了呼吸,但战士们不相信他们的中队长会牺牲。于是,仍用担架抬着观杰,一路狂奔,到了隔壁洪魏村的纵队医院里,一定要医生救治。当时我正在纵队电台值班室,听到观杰负伤了,我赶紧跑出去,只见观杰躺在担架上,双眼紧闭,脸色惨白,我含泪俯身大声呼喊:‘观杰醒醒、观杰醒醒……’这时一个医生哭着告诉我:‘秦主任,观杰同志已经牺牲了。’”

事实上,在不算太长的战斗生涯中,观杰早就立下了赫赫战功。“黄桥决战后,观杰被党组织派到原陈泰运部(税警团)当七连连长,也开启了他带兵打仗的新征程。”顾志坤说,观杰带领的这支部队作战非常英勇,在许多重要战役上都立下卓越功绩。1942年,观杰从苏北根据地回到家乡参加抗日游击队后,也先后率部参加过蜻蜓岗战斗、茭湖突围战、姜山奔袭战、茶坑战斗、前方村战斗等多次战斗。

“观杰中队”的军旗,依然鲜艳

观杰的生命是短暂的,但观杰精神却代代传承。

“观杰同志真英勇,带领着部队奋勇冲锋,完成任务不怕死,留下英名千古存……”这一首便是当年“观杰中队”的队歌。

观杰牺牲了,但“观杰中队”一直还在。一年后,“观杰中队”和沈树根所在的金萧支队渡江北撤,他们一起驱日寇、打顽匪、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一起参加抗美援朝,解放一江山岛,保家卫国,再创新功。

有资料表明,“观杰中队”自创建以后,参加的大小战斗达1000余次,全中队牺牲的烈士数以百计。而它所在的部队,更有9000余名英雄为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了300多名战斗英雄、典型模范和60多个荣誉单位,观杰和“观杰中队”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观杰中队所在的部队因发展需要,几经整编、精简,但观杰中队的建制和称号却始终保留,那面77年前授予“观杰中队”的荣誉军旗,依然鲜艳夺目,在迎风招展中,向后人诉说着一位英烈的悲壮故事,传导着不变的“忠诚向党、勇猛顽强、敢打必胜、全心为民”的观杰精神。

不忘来时路,奋进新时代。作为观杰的家乡,章镇镇对观杰烈士精神的传承和发扬也在不断深入。

去年,章镇镇实施了观杰烈士纪念碑提升工程建设。在章镇镇、上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任叶村观杰烈士墓原址上重建的观杰烈士纪念碑、观杰烈士墓及纪念广场等综合设施已顺利完成。

如今,刚建成开放的观杰烈士纪念馆选址在章镇老街原韬奋书店,也有着别样的深意。“章镇老街曾是浙东游击纵队驻地、北撤集合地,这条街上不仅有韬奋书店章镇分店旧址,还有姜山战斗遗址、浙东商行旧址、浙东银行旧址、浙东新四军游击纵队副司令张俊升的住宅旧址等许多红色遗址。”章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吕彭说,将观杰烈士纪念馆设在这里,不仅可以展示观杰烈士的壮烈一生,也可以展现浙东游击纵队在章镇这片红色热土上的英雄历史。

未来,章镇镇将以观杰烈士为主体,进一步发掘红色资源,讲好章镇红色故事,推出红色研学旅游线路,让红色记忆代代相传,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