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钱干大活”,流量变“产量”

2022年0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记者

汤桂平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经过小微景观改造后,越城区鉴湖街道的坡塘村云松自然村内游客络绎不绝,堪比闹市景区;皋埠街道坝头山村的陆游主题公园同样人气爆棚,附近新亮相的“东山小院”特色农家乐每天翻桌都来不及……

云松村和坝头山村的悄然变化,基于越城区正在启动的“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积极探索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全面提高旅游品质,聚焦旅游“微改造”的“绣花”功夫挖掘内涵,不断实现文化资源“流量”向“产量”的转变,让旅游业迸发出强劲的内生动力。

“小钱干大活”,旧貌换新颜

“真没想到,厕所也能像景观一样漂亮!”5月4日,游客刘先生带着家人在东浦街道黄酒小镇游玩,看到锡麟路一处粉墙黛瓦的古风建筑。这不是文化馆、小商铺,而是东浦街道打造的一处3A级旅游厕所。由于历史积弊,原先小镇上不少房子墙体裸露,上空还布满了电线,但经过“微改造、精提升”,这里已完全变样。环境的改善,给小镇带来了更多的人气。

同样收获不小的还有鉴湖街道坡塘村的云松自然村。“农家菜生意大热,每天的人流量也增了好几倍。”坡塘村党委书记罗国海说,假期之前,“艺术家驻村”活动在坡塘村启动,一个个“小而美”的景观改造项目付诸实施,这些细微变化让整个村庄的风光更加灵动和饱满,慕名而来的游客更多了。总投资40万元的银杏广场正在打造中,目前已进入图审阶段;32省道云松村入口处,有关云松旅游的功能性装饰物工程,目前进入招标阶段;下白线沿线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方案初稿已拟定……“一系列的‘微改造’项目提升工程启动后,云松村还将有更多新看点,相信客流量还会更大。”罗国海信心满满。

昨天是“五一”假期最后一天,皋埠街道坝头山村新开出的特色农家乐“东山小院”内依然顾客盈门。离它不远处,作为该村“微改造、精提升”项目之一的“陆游园林式小花园及游客中心工程”项目于去年完工,园林环境优美,俨然成了一个新景区。另外,作为陆游祠堂遗址景观之一,前些年村里还对“南宋古井”周边进行了小修缮,古井成为一道特色乡村风景。“小钱干大活,效果基本都出来了,整个村貌容光焕发。”坝头山村党支部书记徐祖良说。

以“绣花”功夫,打造“小环境”

“微改造、精提升”是一项极富生命力的小工程、大事业,也是“十四五”期间全省文化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古越文化核心区域,越城具有无可比拟的文旅禀赋优势,文旅产业在打造越城首位度上属于重要内容。

如何以文化旅游为突破口,推动文化资源最大效应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全方位提升文化首位度?越城区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从挖掘文化内涵和提升游客微观感受入手,突出软件和硬件结合、内部和外部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启动“微改造、精提升”行动,立足把“小环境”打造好。

据越城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有关人士介绍,按照全域覆盖、点面结合、统筹推进、以人为本的原则,全区全面开展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情小镇、文化场馆等旅游核心吸引物,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等旅游目的地,酒店、民宿等旅游接待场所的“微改造、精提升”,促进全区旅游公共服务大提升,推动旅游业高品质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从前期摸排情况看,越城区共开展近百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包含环境提升项目、设施提升项目、体验提升项目、服务提升项目、保护提升项目,分布在越城全区各镇(街道)的各景区景点、文保单位、文化场馆等。按照统一部署,2021年,越城区将完成50个左右“微改造”示范点建设,实现旅游服务与旅游体验的“精提升”。比如,全面提升全区A级以上旅游厕所,总投资100万元的“改造提升旅游厕所”项目被列入清单;越城区背街小巷整治项目,将对太平弄等地域进行路面整修,对沿线绿化进行提档升级;总投资50万元的越城区图书馆场馆智能化改造工程,将引进智能咨询机器人和虚拟现实影音等智能化设施设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屋禅院造像环境整治工程,将投资100余万元修缮石屋禅院造像保护性建筑,整治提升文物所在区域环境,完善环境和排水系统,巩固边坡,消除环境隐患,促进文物本体保护……

用“诗和远方”,让流量变“产量”

“绣花功夫”微改造,全域旅游出精品,打造更富魅力的“诗和远方”,一座文化名城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营造主客共享空间,吼山不再止于一个桃花节。“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同样纷至沓来。”皋埠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建华说,去年年底他们投资40万元刚刚完成吼山游客中心的提档升级。原来光线幽暗、设施陈旧的游客中心变得宽敞明亮,内部还添了软装设施和视听设备,陈列了不少文创产品……陈建华说,游客服务更便民更温馨,即便桃花未开,景区照样引人无数。

结合美丽城镇建设,建设时时美丽、处处精致的旅游环境,截至目前,越城区东浦街道已创建为省4A级景区镇(街),皋埠、孙端、富盛创建为省3A级景区镇(街),创成AAA级景区村17家、AA级景区村7家、A级景区村62家……

“抓住微改造项目为契机,可以培育更多文旅金名片。”区文广旅游局有关人士表示,深挖“黄酒文化”,越城区将持续推动黄酒小镇省级风情小镇提档升级。高品质打造“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越城段,大力开展秦望、筠溪、龙瑞宫、越王台、迎恩门等重要节点建设工程,把唐诗之路越城段打造成为最有诗意的生态长廊、最有故事的文化长廊和最有风情的旅游长廊。与此同时,在旅游业上挖存量、扩增量,越城区还将持续培育提升景区景点、文创园、星级酒店、等级民宿等业态,解决吃住游购娱问题,让城市有故事、有温度、能留人,实现“流量”向“产量”转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