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随着越城区“首位引领
争先攀高”攻坚季行动部署大会召开,整改争效、改革争先、指标争位、项目争速、要素争强、平安争鼎六大行动有了明确目标。现开设“首位引领
争先攀高”专栏,专题报道各项攻坚行动的好做法、好成绩,进一步提振全区上下精气神,聚力攻坚三季度,为实现全年红打下扎实基础。
随着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走深走实,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已成为越城区数字化改革工作的重点。其中,以“基层治理四平台”“社会风险评估指导中心”等载体为代表的“一网智治”,将效应放大,打造出了一批区域集成的数字赋能“样板间”,有力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走出了一条极具越城特色的全域覆盖、上下贯通的现代智治之路。
数字赋能基层治理
“智”治有方
“现在网格化管理用数字赋能,确实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我们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发出这一感叹的是马山街道两江社区网格员章姣妮。在近日的网格巡查中,章姣妮针对两江社区东江小区居民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现象,用“随手拍”的形式,向马山街道“基层治理四平台”发送事件并提出请求,马山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当即安排反诈宣传员,十分钟内赶到现场,张贴宣传标语、分发宣传单,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这是“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2017年,马山街道就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设立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4个功能性工作平台,辅以综合信息指挥室,以全科网格员为枢纽,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今年5月,还在全区范围内率先实现“基层治理四平台系统”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的互通,在助力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工作和提升辖区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今年6月,已处理区问政系统、网格报送等信息3686件,办结110接警系统事件3440件,收到110应急联动单586件,受理各类纠纷调解155起,成功调处155起。
“这套行之有效的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建立以来,纵向解决了‘看得见的管得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问题,横向解决了‘基层工作条线力量、信息资源有机整合’问题,点面解决了‘加强政务服务,破除群众办事难’问题。”马山街道办事处金融特派员许金炎说。
数字赋能闭环管控
“智”理有据
老梁是越城区特邀的社会风险评估专家。最近,在东湖街道计划上马的一个建筑材料项目风险评估会中,他发现该项目生产中会产生粉尘,提出要增加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这一建议提出后,业主单位当即表态,保证在项目投产后,积极落实相关防治措施。
像老梁这样的专家,在越城区共有106位,主要是知名法律专家、有丰富维稳实践经验的退职干部、高校教授等,是重大决策事项实施前的最后一批“把关人”。一直以来,越城区一些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动在落地之前,都要经过风险评估,被评估为中低风险或者低风险的项目、政策或活动才能实施。在落地实施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对社会风险隐患实时监测管理,若风险发生则及时跟进处置化解。
据介绍,越城区社会风险评估指导中心是去年12月建立的全省首个县级社会风险评估指导中心,负责全区社会风险评估工作的统筹协调与督促,指导培育和管理第三方评估机构,推进社会风险评估体系建设等。为更好地打造这条风险闭环管控“数字链条”,目前,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一件事”场景应用正着手建设中,计划年底前完成开发并投用。
“基层治理四平台”、社会风险评估指导中心、社会稳定指数……这些载体融合构成了越城区整体智治工作体系,通过“党建契约、数字赋能”,已横向实现公安、综合执法等16个部门230余万条数据互通共享,纵向构建区、镇街、村社、网络、群众五级上下贯通的共建模式,推动形成了“人人都是网格员”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三季度是全年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全年红’的成败。下一步,我们将在数字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越城实际,自我加压、提前冲刺,全力打造整体智治首位度中心城区、数字赋能社会治理最佳实践区,并争创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区。”越城区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副主任卢山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