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伞行天下:共富征程持续提速

2022年01月12日 10阅读 来源:绍兴日报

完成小微企业园第三方运营机构招引,6家一期入驻企业投产,启用伞艺创新中心;完成《伞艺小镇建设政策》意见征求稿修改;伞艺小镇3A景区一期道路、河道工程已完工,伞文化艺术村完成立面改造及景区规划设计;和邦精工项目主体建筑有序推进,共何邻里中心主体工程即将完成,跨境电商园建设单位已引进;中国伞业指数编制工作已经就绪……今年以来,上虞伞艺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进一步提速。

“2019年伞艺小镇列入省级特色小镇第四批培育对象,去年伞艺小镇年度考核良好,列入省第六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我们的目标是到明年创建成功。”崧厦街道伞艺小镇创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制定了伞艺小镇创建三年计划,预计三年完成50.56亿元的投入,其中去年投资10.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2.97亿元。今年1至6月已完成投资6.69亿元。”

伞艺小镇位于上虞区崧厦街道长海公路两侧,总规划面积3.47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平方公里。小镇规划形成“一核两轴、四心四片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形成中部城、南北产业园的带状形态,为确保产业支撑强劲、生活配套设施齐全且不涉及大面积土地调规,确定了规划红线范围。

为打造伞艺小镇,去年,上虞专门成立伞艺小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产业扶持专项基金,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围绕三年投资计划以及小镇创建规划,科学制定重点项目布局,加快项目推进,崧厦街道高起点规划布局1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除建设作为转型升级平台的省标杆级小微企业园外,还有总投资10亿元、占地53亩的跨境电商园,投资15亿元的伞艺小镇交通道路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伞艺小镇3A景区创建项目,投资7000万元的伞艺小镇3A景区伞文化公园及水域提升、生产服务配套、客厅改造提升项目等。

这批重量级项目的启动,一方面将打破崧厦街道伞业小微企业多但产业同质化、低价竞争激烈、亩均效益低等方面制约;另一方面通过平台搭建,实现伞业的产业链完善和户外遮阳伞等延伸产业的集聚,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打造产业共赢生态系统。

目前,总投资6000万元、年产6000万米的浙江维泰精纺有限公司精纺布项目完成设备安装,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订单纷至沓来。上虞和邦精工有限公司总投资1亿元、年产150万打高档伞架和邦精工高档伞项目正在有序建设中,预计年底前竣工。“投产后将结束‘中国伞城’高档伞架依赖从深圳进货的尴尬。”

不沾水的纳米雨伞,抵抗8级大风的摩登伞,“曲水流觞忆江南”文创伞……连接科技与文创,天玮雨具与浙江理工大学科艺学院“联姻”,共同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文创纳米伞和文创羽毛伞,叩开了旅游景区、机场等国内市场大门。友谊菲诺将文化内涵深植于伞中,开发了一系列时尚用品、工艺品和收藏品,以文创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伞艺小镇正朝着“全球伞业智造中心、全球伞业文创中心、全球伞业文化旅游目的地”奋进。

——上虞崧厦街道谱写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高分答卷

创建提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天玮雨具IP+自由品牌联动。

舜源村村口景观。

全球三把伞,一把崧厦造。作为“中国伞城”,虞北中心镇、全国重点镇——崧厦街道以伞行天下。辖区内拥有1400余家制伞企业、18个伞业专业村,年产各类成品伞6亿把以上,是国内最大的伞业制造基地,年产值超120亿元。同时,伞业也是一个富民产业,辖区内伞业从业人员多达4万余人。

在上虞区委提出“要率先探索建设具有上虞辨识度的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区县样本”的实施过程中,崧厦街道有基础、有条件在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当前,崧厦迎来伞艺小镇省级特色小镇创建、上虞‘北都市’建设等机遇,我们将坚持伞业引领共同富裕这一方向,奋力写好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高分答卷。”崧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长海公路东边伞艺小镇核心区共何村、振欣路与文昌路交叉口,一幢大楼正在抓紧建设,主体部分即将完成。“这幢大楼将成为共何社区中心,建设用地面积1087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预算造价约6500万元。”据介绍,该中心以社区文化、社区服务、社区活动为主要内容,配套商贸市场,共4层。根据规划1~2层为社区服务综合体,3层为公共服务中心,4层为屋顶停车场。项目完工后,将成为为周边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市场,还将为伞城产业及居住配套服务设施。

今年以来,崧厦街道主动融入上虞“北都市、南花园”新发展格局,积极找准发展定位,优化街道功能布局,构筑“南融中优北接”格局,融入区域协同发展,以“品质名城”理念着力建设品质街道。南融,全面无缝融入中心城区,优化街道城市功能布局,抓好南北中心大道快速路、一江两岸三期景观工程等项目征地和杭州湾经济开发区南片重大项目用地保障工作;中优,投入8000万元优化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推动旧城有机更新,新建总投资6500万元的共何社区中心项目,投用佳源广场大型商贸综合体;北接,无缝对接杭州湾经济开发区,做好城市配套保障,有力攻坚329国道北移工程征迁,并依托329国道和南北中心大道等交通动脉优势,积极谋划做好产业项目布局和城市功能布局,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街道把项目作为提升城乡品质能级的重要抓手,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要求,倒排时间进度,一件件抓落实。329国道、杭甬智慧高速及连接线、崧北河等重点工程征迁工作有力推进,区域协同融合更加深入。社区邻里中心、“污水零直排”等城市功能项目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有序推进,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据介绍,近年来,街道已累计投入26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占地5.5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框架全面建成,“六纵六横”市政路网全面贯通,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街道建有全省一流的幼儿园、小学、国防教育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医院、养老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品质堪比主城区设施。

今年,街道聚焦城市建设中的短板、堵点,实施总投资5600万元的美丽城镇建设项目,对街区道路、停车场、绿化、路灯等市政设施进行系统升级,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投入1200万元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基础配套设施,推动三友生活垃圾分类中转站立项建设。投入6500万元用于教育医疗服务提升,启动崧厦中学异地新建工作。

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省级试点,增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沿街商铺、老旧房、出租房、小微企业、民间宗教信仰场所等领域开展“五管齐下、万家整治”消防安全隐患大整治,累计排查整治单位9776家,整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4220余个。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